王健 北川需要我们这样的男护士(图)

发布时间:2010-06-29 00:21 | 来源:烟台文明网 2010-05-13 08:26 | 查看:1148次

小王在自己的“工作场所”——急救车上

        人物档案:王健,25岁,烟台莱阳人。2005年从莱阳卫校毕业后在莱州市人民医院做见习护士。一年见习期满,他通过努力学习,在2006年烟台市卫生局统一招考中出类拔萃,成为烟台山医院急诊科护士。2008年12月,体格健壮的他应召奔赴北川县漩坪乡,成为烟台市第八批抗震救灾防疫医疗队中的一员。在百步九折的蜀道上,他度过了一生中最为难忘的35个日夜。

  急诊科医护人员手机24小时开机

  凌晨两点,来自120指挥中心的电话铃声急促响起。“要出诊?好的,我马上就到!”急诊科护士王健迅速穿上衣服,来不及整理洗漱,第一时间奔赴指定现场。

  王健说,这样的场景对于急诊科医护人员而言,是家常便饭,他们的手机要24小时开机。

  小王回忆说,第一次出诊特别紧张。出诊对护士的要求很高,急诊护士首先要学会分诊,即第一时间区分急诊病人属于哪种病症,如外科、内科、传染病科等;其次,护士在急救车上要保证准备好所有的急救药品,呼吸机、吸氧机等器械待命,把心电图纸准备好;如有需要需第一时间打通患者的静脉通路,并配合医生在路上抢救。

  做护士5年难忘北川的35个日夜

  做护士5年,最难忘的是奔赴北川漩坪乡的35个日日夜夜。“去北川,需要我们这样的男护士。”来到震后的北川,小王一个劲儿地感叹,“医疗条件很落后,老百姓生活很艰苦。”小王回忆说,“堰塞湖泄洪把漩坪乡完全淹没掉了,我们就在山头上搭建起帐篷医院。”除了接待诊治,还要出去“巡诊”,由于漩坪乡的村民居住比较分散,烟台援川医疗队的成员每天跋山涉水为当地老百姓展开巡诊。在百步九折的蜀道中来回奔波,就靠两条腿,一个多月下来,小王磨破了带去的军用布鞋,整个人瘦了十多斤。

  说到当时在山顶上的生活,小王抿嘴一笑,“衣食住行的条件都要靠我们自己创造” ,他调侃说,“至今还记得馒头就咸菜,晚上大家一起喝面条的场景。”冬天山上少有蔬菜,吃萝卜白菜算是改善生活。说起住宿,他不好意思地说,在山上的一个多月没洗过澡,晚上睡在帐篷里那个冷啊,不过可能是白天巡诊太累了,一会儿就睡着。有时夜里也会有急诊病号,再冷的天也得起来协助大夫救治。小王说,“想不到的苦和累,但是看到当地百姓比我们更苦,就不能再喊苦了。”

  在漩坪35个日夜的坚守,小王说自己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个医护人员,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护士也有自己神圣的使命,那就是救死扶伤,“需要救护的人太多了,我们能做到的太少了,我们只能做好最本职的工作,让苦难离我们远点,再远点。”

  急诊科护士最怕面对死亡

  小王说,急诊科护士最怕面对死亡,在北川也是如此,每次面对死亡,心情很是低落、复杂而沉重。“但是我们要及时调整情绪,不能影响接下来的工作。”小王说他最欣慰的时候是看到病人能在他们的抢救下重获生的希望。他还说,抢救时间为30分钟,但如果还有哪怕一丝希望,我们就不会放弃,要尽最大的努力。策划人 张坚栋 文/图 见习记者 赵广立

(责任编辑:祁建梅)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