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青春(组图)

发布时间:2020-04-16 19:3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4月16日 07 版 | 查看:727次

  武警额济纳中队官兵在沙漠中进行搜索训练。

  武警额济纳中队官兵在沙漠中开展拉轮胎百米冲刺训练。

武警额济纳中队官兵开展沙漠追逃训练。

  新兵下连后的第一课——参观中队荣誉室。本文图片均由武警额济纳中队提供

扫一扫 看视频

  接到入伍通知书时,武警内蒙古总队阿拉善支队额济纳中队战士李行觉得,自己要去大草原当兵了。

  在他的脑海里,大草原就是内蒙古的代名词。当大巴车穿过茫茫戈壁来到中队驻地时,他才发现这里是内蒙古的最西端,位于中蒙边境,地处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

  和他的班长、28岁的上士崔达刚来时一样,望着荒凉的戈壁滩,李行不可避免地“感到有些失落”。这里年均降水量不足37毫米,夏季地表温度高达70摄氏度,冬季低至零下4摄氏度,七八级以上的大风天一年有100多天,这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不适合人类生存地区”。

  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训练和执勤任务既给人挑战,也助人成长。崔达和不少战士一样动过“当两年义务兵就回去”的念头。但两年后,他们却留了下来,崔达在这个沙漠边缘的军营里坚守了12年,是目前在中队服役时间最长的士兵。

  种树与留人

  上等兵李行是个性格内敛的人,刚到驻地时虽然心理上有落差,但他不愿意把情绪写在脸上。“从支队到这里600多公里,途中全是戈壁滩,到了中队还能看到很多树,给人一种可依靠感。”他这样安慰自己。

  放眼望去,营区里种着杨树、胡杨、榆树、柳树等大大小小的乔木,楼前有两块面积不大的绿化地,虽然在冬天已经枯黄,但仍与四周光秃秃的沙漠戈壁形成巨大反差。

  这些树是崔达和战友们率先种下的,此后一茬茬年轻人接力,才有了今天的景观。2009年9月,额济纳中队搬至现在的营区,崔达作为首批进驻的官兵,见证了这座军营最初的样子:“营区只有一栋孤零零的楼,四周用铁栅栏围了一圈,剩下的就是戈壁滩。”

  从那时起,中队官兵开始种花草树木,10多年来从未间断。驻地地表有70厘米厚的坚硬土层,再往下是30厘米厚的盐碱结晶层,这样的地质条件是植物的“天敌”,再加上飞沙走石的袭扰,“种10棵树最多活两三棵。”

  崔达和战友们悉心照顾种下的树苗,一天3趟去营区后的小河里取水浇灌,就像一日三餐一样规律。尽管如此,他们第一年种下的100多棵树几乎全死了。第二年,他们查阅资料、走访林业专家,从20公里外的河槽上背来土壤替换盐碱土,金贵的树苗才渐渐在这贫瘠之地扎下了根。

  为了让初来乍到的新兵也在这里“扎下根”,额济纳中队付出了比种树多得多的努力。“新兵刚来时,普遍有失落感。”指导员康昊承认,艰苦的环境的确让一些战士产生了畏难情绪,要让他们安下心来,同样需要精神上的土壤和水源。

  中队100多平方米的荣誉室承担起了这一重任,新兵下连后的第一课就是到这里参观。入伍8年,25岁的班长张瑞仍记得初次参观荣誉室时的感受——震惊。

  “那么多的奖牌、锦旗和先进人物!”集体一等功、基层建设标兵中队……在指导员的介绍下,张瑞慢慢读懂了这些荣誉的分量。满屋子的文字、照片和实物让他意识到,他们来到的虽然是一片不毛之地,但上面却有一座荣誉的殿堂。

  而且,额济纳中队还有一位身边的榜样人物——时任中队长王慧成,在投笔从戎来到这片戈壁滩8年后,王慧成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这是武警部队的最高荣誉。

  “这么多荣誉,把我们这些兵的心给收拢住了。”张瑞说,从那以后,自然环境带来的种种不便,比如被风沙刮一脸土、因天气干燥流鼻血等,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26岁的班长陈小路记得另外一个细节。新兵下连后的那个除夕,是他第一次离家在外过年,“感觉格外孤单。”按照计划,当晚他还要执勤,连春晚也无法观看。“没想到我们还没去,中队的干部就主动提出替我们上哨。”这让他既意外又感动。

  陈小路觉得自己来对了地方,他还能举出很多富有人情味儿的例子证明这一点,比如生病时战友端来热腾腾的鸡蛋面、困难时周围人纷纷慷慨解囊。这些生活中的温暖瞬间,让他逐渐对这个陌生而偏僻的中队产生了归属感。

  沙场与战场

  目前,陈小路已经在这里度过将近7年的时光。7年里,中队楼前的刺梅和波斯菊谢了又开,训练场边的杨树已经长到十几米高。夏天训练间隙,战士们围坐在树下吃西瓜、喝绿豆汤,享受着沙漠边缘难得的阴凉。

  这些官兵来自五湖四海,很多人都是来到驻地后才第一次见到沙漠。

  李行对沙漠的第一印象是壮丽和神秘。“诗人王维的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的就是这里的景象。”作为一名文科生,他喜欢用浪漫的眼光看待这里,“特别是夕阳西下,血红的残阳洒满整片戈壁,如果不实地看一看,一辈子都是一种遗憾。”

  但第一次在沙丘上进行5公里武装越野就刷新了这个文艺青年对沙漠的认识。“沙地特别松软,每跑一步脚就会陷进去,体力消耗比平地上大两到三倍。”他甚至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跑完全程的,风沙打在脸上隐隐作痛,到终点时双腿已经发软,“感觉像跨过了一座人生的大山。”

  据中队长邵喜文介绍,中队肩负着额济纳旗执勤处突、反恐维稳、抢险救援等重任,必须适应沙漠地区的作战环境。为此,他们每个季度都会去沙漠中进行10公里奔袭、极限爬行、抢占沙坡顶、野外生存等课目的训练。

  崔达是中队沙漠训练经验最丰富的战士,被大家称为“沙漠骆驼”。很多时候,他都手拿地图和指北针走在队伍最前面。“上坡尽量用前脚掌,下坡要靠脚后跟,千万要踩实,小心不要崴脚。”他熟练地介绍沙漠行军的注意事项。

  李行的大部分沙漠训练经验来自于崔达,比如尽可能沿着沙脊前进,而不是走直线,否则既费力气,又容易陷进流沙中;冲沙坡时最好侧着身体一鼓作气往上冲,这样能减轻阻力;喝水要注意少量多次,既能补充水分,也便于行军。

  即使是在刮沙尘暴、下雨下雪的恶劣天气里,训练仍照常进行。有一次中队组织沙漠5公里奔袭,沙尘暴像堵墙一样袭来,李行戴着护目镜顶着风往前跑,“却好像在原地踏步”,鼻孔和嘴里满是沙尘。

  “这不是找罪受吗?”他忍不住抱怨。

  直到听到中队官兵追击歹徒的故事,李行才明白其中用意。2007年,额济纳旗东风镇牧场发生特大灭门惨案,犯罪嫌疑人胡依嘎将邻居一家三口杀害后持刀潜逃。时任中队长王慧成带领应急班前出处置时遇到了沙尘暴,顶着漫天黄沙展开追击。由于胡依嘎熟悉地形和天候,官兵们多次搜索围捕未果。一直在戈壁滩和红柳林中连续追击了40余公里,才将其围困抓捕。

  从那之后,中队官兵就又多了两个训练课目——恶劣天候练搜索,沙尘暴里练射击。无论寒冬酷暑还是风沙肆虐,从不因天候恶劣而缩短训练时间,从不因课目危险而降低训练难度。

  “这已经成了我们训练的常态。”邵喜文说,在额济纳中队,没有经过风沙考验的官兵是不能上“战场”的,“暴恐分子袭扰可不会专门挑好天气。”

  坚守与成长

  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训练和执勤,既考验着年轻官兵的体力,也磨练着他们的心性。

  前段时间,8级大风裹挟着沙尘再度来袭,能见度不足30米。隔着宿舍楼的玻璃,李行发现不远处的食堂“消失”了,眼前只剩漫天黄沙。在这样的天气里,额济纳中队仍在进行据枪和瞄准训练。

  在陈小路看来,这时的训练要求射手排除外界不利因素,心无旁骛盯紧目标,更加考验专注力和抗干扰能力。而专注力和抗干扰能力也是许多老兵能够长期坚守在中队的秘诀。

  在这样一个偏远、荒凉的地方服役,年轻的战士容易被外界干扰。“我的很多朋友都过着惬意的生活,而我却在风沙天气里起早贪黑训练,饭菜里都吹进了沙子。”陈小路也有动摇的时候,“都是同龄人,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

  这时,他会习惯性地走进荣誉室,想想自己当初为什么来当兵。在额济纳中队,荣誉室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被大家称为“不会说话的指导员”,有心事进去待一会儿,“转一圈就换了一种心态。”

  “我记得特别清楚,班里的老兵退役前把我们几个新兵叫到荣誉室,指着标兵中队的牌匾说,今年的荣誉我们保住了,希望你们也能做到。”陈小路告诉自己,如果干不好,不仅违背自己的初心,也对不起那些为中队付出的老兵。

  从生活节奏上看,额济纳旗在中队官兵心中是一个“慢半拍”的地方。网购的快递到这里最快7天,最慢半个月,以至于买任何东西都要打好提前量。但在训练和执勤上,这里却是名副其实的快节奏。战士们憋着一股劲儿,在训练场上争分夺秒提高自己的成绩,目标只有一个——为中队争光。

  现在,陈小路更愿意换一个角度审视自己的成长。虽然没有朋友们那样丰富多彩的生活,但他在军营的磨砺下变得自律、坚韧、崇尚荣誉,做事雷厉风行、务实肯干,而这些品质无论在哪里都是成功的前提。

  每当这时,他就会平静下来,深吸一口气,就像据枪训练时在漫天风沙中瞄准靶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达 通讯员 毛胜涛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