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25 10:49 |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25日 07版 | 查看:856次
【战役一线大家谈】
编者按
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文章强调,要把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作为科技战线的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综合多学科力量,统一领导、协同推进,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高校积极组织科研攻关,全面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本期,我们邀请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深圳大学的三位校长,讲述战疫中的高校担当。
(本报记者 张哲浩、赵秋丽、严圣禾 本报见习记者 王美莹采访整理)
在医工交叉融合中凝聚战疫力量
西安交大二附院援鄂医疗队队员在研讨治疗方案。光明图片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王树国
庚子新年至今,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也让2020年成为我们记忆里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举国抗疫战斗中,西安交通大学将医工交叉融合中积累的科技势能,积极转化为战疫动能,为尽快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我校第一、第二附属医院积极承担支援武汉前线和陕西定点救治任务。从除夕到元宵,我校共有5批302名医护人员陆续驰援武汉前线,与全国援鄂同行一道接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武汉市第九医院等,全力展开救援工作,并提出以大剂量维生素C为基础的“交二方案”,提高了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我校还选派12名公共卫生专家支援陕西省、西安市两级疫情防控指挥部,从事疫情分析工作,提交动态疫情分析报告17份、疫情简报50篇,为政府制定防控策略措施提供直接依据。
我校医学科研工作者在多年研究基础上迅速产出成果,无偿提供给社会及同行使用。第一附属医院郭佑民教授团队出版了《新型冠状病毒影像学诊断》一书,超过2万人次免费下载使用,得到了国家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的高度肯定。郭佑民教授团队还与合作者紧急开发出新冠肺炎定量检测工具,向全国免费提供远程安装,共在100余家医院部署。此外,医学部专家们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历时5天4夜,录制了36集“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大家谈”系列讲座,在10余个网络平台免费开放,受众逾26万人次,助力普及防控知识。
医工交叉产出成果,快速投入抗疫一线。疫情就是战情,我校师生急家国之需,主动担当,迅速响应,组织了133项科研项目,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在病毒快速检测、流行趋势预测、防护消杀手段、疫情监控预警等方面积极迎战,迅速向社会提供科技武器。
机械工程学院彭年才教授团队开发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及相关核酸提取和检测仪器,供应至全国198家疾控中心、367家医疗机构,包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省和武汉市疾控中心、方舱医院移动实验室等,并向疫区捐赠价值超过百万元的核酸检测试剂及全自动核酸检测设备。管理学院刘跃文副教授团队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的预测模型及系统,在云南省应用到4000余个检查点,识别1人不到1秒钟,能够快速、批量锁定风险。数学与统计学院徐颂华教授团队开发出在线健康咨询、问诊与新冠风险筛查系统,实现患者与交大二附院40余个科室的资深医生进行远程连线,已服务患者超过5万人次。
医学部吕毅教授团队研制的双紫外光消毒机器人、磁耦合智能吸痰机器人在一线重症患者病房使用,提高了救治效率。机械工程学院梅雪松教授团队开发的体温筛查巡检机器人、无人消杀巡检机器人等系列产品,已在陕西省内多地、深圳海关、合肥新桥机场、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等环境中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消杀效率,降低人群暴露风险。
疫情当前,我校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产出高质量成果,并快速投入应用到抗疫一线,是因为学校在促进医工交叉研究方面有系统化的布局。近年来,我校注重推进医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积极探索机制保障。2019年,学校专门设立了医学交叉研究引导项目,在陕西省科技厅的支持下,签署合作协议,投入专项经费保障,促进医科与理科、工科、生命科学、文科等学科相互交融,努力产生原创性基础理论成果、临床诊疗新技术、医疗仪器设备、新药物等。
我校积极发挥智库功能,建言献策助力决策。疫情是“出卷人”,我校学者们争当“答卷人”。相关学科专家主动作为、贡献智慧,撰写了120余篇各类决策建言,报送教育部专题约稿8篇、疫情专报95份,并向各级部门报送,为各级政府提供了决策参考。副校长颜虹教授在牵头国内其他高校试点培养公共卫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项目基础上,提出在我国开展公共卫生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建议,获得国内同行认同。经济与金融学院李香菊教授围绕抗疫殉职医务人员应认定为烈士、中小企业裁员引发风险等议题提出的建言被全国政协采纳,并作为政策制定依据。
这场疫情也带给我们反思和启示,应该尽快建立一批开放性、先进性、学科交叉性的生命医学研究中心,组建跨地区、跨学校、跨学科的研究团队,鼓励政府、高校、研究机构、医疗单位与企业联合海内外力量进行科研攻关。
我校将继续立足“三个面向”,主动融入社会发展,和最前端的行业产业同频共振,站在潮头培养人才、开展研究,以科技创新和智慧成果,助力全国实现疫情防控和科学发展双胜利,以一流的思想和成果,实现引领社会、造福百姓的使命责任。
瞄准防控关键问题开展科技攻关
武警淄博支队官兵在体验由山东大学研发的VR放松减压系统。光明图片
山东大学校长 樊丽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要尽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疫情发生以来,山东大学充分发挥学科门类综合、科研实力雄厚、医学特色鲜明的突出优势,勇担抗疫责任,先后选派4批医疗队近300名队员倾力支援湖北,积极动员全校科研力量,主动开展科研攻关,在科技战疫中奋力书写百年学府的时代担当。
抓重点、攻难点,瞄准疫情防控关键问题开展科研攻关。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做好校园防控的同时,我校快速响应,第一时间部署推进科研攻关工作,出台《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科研工作的指导意见》,聚焦防控及救治中的快速检测、急危重症抢救等难题,设立实施22个新冠肺炎应急攻关科研专项项目,动员精锐科研力量集中开展科技攻关。目前,已在快速诊断检测与试剂、药物疫苗研发、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防护产品及装备、心理干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实现了迅速转化落地。我校第二医院王传新教授团队与时间赛跑,成功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和免疫层析法),实现了在最短时间检测确定疑似病例,对于快速筛查特别是对于隐性感染者的迅速分流具有重大意义。药学院刘新泳教授团队在药物疫苗研发方面获得重要成果,在硝唑尼特的原料和制剂工艺研究、法匹拉韦的产业化研究、建立基于靶标的虚拟筛选平台、开展体外抗病毒药物的高通量筛选与评价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积极进展,为抗新冠病毒药物的快速发现提供了新思路。电气工程学院刘淑琴教授团队自主研发了重要医疗急救设备(ECMO)关键部件,其各项参数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仅相对国外生产厂家费用直降三分之一,而且从性能上完全可以替代进口。高等医学研究院王培会教授主动公开其掌握的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病毒编码的所有基因,无偿为学术界提供pcDNA6B-viral gene-FLAG载体,避免了重复研究和科研资源浪费,为加速相关研究争取了宝贵时间。
多学科、多层次发挥综合交叉优势,夯实科技战疫基石。深入推动医工、医理等结合,实现协同发力,全面夯实抗疫科技支撑。我校科学开展疫情监测,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团队组建了一支40余人的疫情舆情动态监测攻坚团队,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华预防医学会密切合作,严谨细致地开展疫情舆情动态监控分析预测工作,为疫情防控的科学研判、精准施策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有力促进了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受到中华预防医学会的高度评价。积极参与心理疏导,软件学院杨承磊教授团队开发的“虚拟现实放松减压训练系统”,成功应用于司法系统,有效帮助抗疫武警官兵减压。有效助力智慧防控,山东大学-南洋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国际联合研究院主动对接抗疫急需,牵头研发了两款智能机器人(智能会诊及配送机器人、防疫巡检机器人)紧急投入湖北抗疫一线,有效替代了医护人员在高风险污染区开展病人问诊、随访等工作,极大降低临床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
重咨政、谋长远,助力提升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水平。着力发挥智库作用,立足“文史见长”优势,凝聚人文社科学者智慧开展对策性研究,为疫情防控建言献策。目前,我校已提交相关成果44篇,部分被中央和省级决策采纳。王学典、黄少安、郑敬斌等教授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有力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疫士气。针对此次疫情暴露出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漏洞,学校在做好科技抗疫过程中,及时加强顶层设计与系统谋划,努力构建面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科技攻关体系。在山东省科技厅的支持下,我校齐鲁医院参与建设了山东省传染性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在此基础上,学校正在推进建设公共卫生性疾病源干预与诊治创新平台,为应对区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全链条应急科技攻关解决方案。
下一步,我校将坚决扛起“强校兴国”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和科研人才优势,急国家之所急,研国家之所需,切实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山大智慧和山大力量。
为战疫和复产提供科技智力支撑
深圳大学病毒研究组研究人员用新研制成功的试剂盒进行抗体检测。光明图片
深圳大学校长 李清泉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面对疫情,与深圳经济特区共同成长的深圳大学,勇于作为,充分发挥自身学科科研平台优势、线上教学平台优势,积极参与到疫情的防控、防治以及全国高校线上教学保障当中,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特区大学的力量,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高校的责任与担当。
首先,迅速开展疫情防治防控课题攻关,为抗疫一线提供科技支撑。疫情突如其来,病毒防治及疫情防控刻不容缓。我校第一时间成立了“深圳大学新冠病毒肺炎应急科研攻关小组”,开展各级各类科研攻关应急课题60项,聚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点环节进行协同攻关。
在新冠病毒检测方面,为提高检测效率,深圳大学医学部陈心春课题组联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共同研制出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采用血清或血浆作为检测样本类型,22分钟即可得到检验结果;邹和群课题组研发超快速、全自动的整合样品核酸提取和RT-PCR定量括增,PCR可以在10分钟内完成40循环。同时,还开发出配套的病毒样品采集和分子定量检测试剂盒,为新冠肺炎诊断提供了完整分子快速精准检测解决方案。
在药物研发方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吴奕光博士研制的“安普舒伤口护理软膏”和“喷剂敷料”在第一时间紧急送往武汉市协和医院等抗疫一线。该软膏类的产品可有效解决医护人员因长时间佩戴口罩和防护服造成的压痕,促进创面愈合,预防细菌感染;喷剂敷料类产品可在创面和皮肤上形成致密但透气的物理屏障,医护人员喷敷这种产品后,如同戴上“隐形手套”,实现长效抗病菌。贺震旦课题组从168种清热解毒中药中,发现一类中药苯丙素苷成分LPG,该成分可刺激T细胞,促进NK细胞活性,从而抑制和捕杀感染体内的病毒,该胶囊研制成功后经统筹安排发往抗疫一线。
在疫情的诊断、监测以及医疗设备研发方面,我校高毅课题组提出采用CT影像数据辅助诊断的方法,帮助医生迅速从200幅图像中准确定位病灶,为医生发现病灶节省一半以上时间;巩鹏课题组研发可穿戴体温贴,实现一部手机同时动态监测多位留观者的体温,并对超过37.3℃的体温发出警报;欧阳晓平院士团队及时生产了一批十吨级新型医用废物处理装置,应用于武汉雷神山医院、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等医院和医疗卫生场所。
其次,用大数据说话,为复工复产决策提供智力支撑。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复工复产关系生计。深圳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城市,早在2月初,全市疫情形势最严峻、防控工作最吃劲的时候,就开始着手推进疫后恢复准备工作,以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
同时,我校积极发挥高校优势,在2月11日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空分析研究报告》,依据大数据对深圳市复工与错峰管控进行疫情传播状况的模拟,提出了深圳可考虑部分有序复工,复工率六成相对综合收益最明显等结论,引起了广泛关注,为深圳的防疫工作提供了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参考。
疫情期间,我校依托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广东省城市空间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可视计算研究中心、深圳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疫情研究小组等科研平台和机构,先后完成并发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空分析研究报告》《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可视分析》《深圳、香港、新加坡三地疫情可视分析报告》《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建模与分析》等报告。通过建立模型、比较分析等,对深圳的疫情发展给出数据观察和解读,提出有序复工复产的专业建议,发出深圳管控输入性病例和本地有效防控的挑战在不断加大的预警,为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肯定。
最后,发挥优课联盟作用,为全国高校线上教学提供平台支撑。为了全力保障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我校充分利用优课联盟的平台优势,组织开展线上课程培训,吸引了全国500多所高校师生参与。
我校牵头建设的优课联盟是国内首个地方高校MOOC课程共建共享联盟。面对疫情带来的在线教学任务,1月30日,优课联盟启动线上教学服务;1月31日,优课联盟面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慕课课程和学分课程;2月4日,优课联盟进入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高校在线教学的课程资源平台名单;2月17日,优课联盟线上课程全线开放,面向全国高校免费提供线上课程。
此外,优课联盟先后开展教师线上教学直播培训4场,参与教师2500余人;与粤港澳大湾区联盟联合开展2期11讲《高校在线教学案例分享》公益课。为满足不同教师教学需求,优课联盟提供三种线上教学模式,教师可根据教学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充分推动“MOOC+SPOC+翻转课堂”“在线开放课程+直播见面课”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应用。
截至目前,优课联盟平台开课共计1537门,开设SPOC门次为672门,在线教师总人数31108人,注册学生人数49.7万,选课总人次34.92万,选修联盟课程的高校479所,累计选课高校517所,联盟平台教学运行稳定。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