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23 19:34 | 来源:北晚新视觉 2020-02-28 11:16 | 查看:846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网上流传着大量关于新冠病毒、新冠病毒肺炎防治的偏方和所谓的“揭秘”。比如“新冠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因此不能开窗通风”、“吸烟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这些是真的吗?
刚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2月“科学”流言榜,聚焦这些偏方和“揭秘”,逐一破解误区。
1.新冠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所以不能开窗通风
流言
新冠病毒能通过气溶胶传播,所以不能再开窗通风了,否则很容易被传染。
真相
据《新冠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病毒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气溶胶是非常微小的液滴或固体颗粒,可以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微粒中含有微生物或生物大分子等生物物质的称为生物气溶胶,其中含有微生物的称为微生物气溶胶。
某些病原体(例如天花、SARS、流感、诺如病毒),在特定情况下(例如,在抢救病人时进行气管内插管期间)产生的小颗粒气溶胶向患者附近区域的人近距离传播,可形成特定场合下的气溶胶传播。
但是,气溶胶传播只有在特定的、病毒浓度很高的环境下才会发生。首先,气溶胶会被流动的空气不断稀释,空气中含有病毒的气溶胶的浓度越低,那么感染的概率也就越低。当年关于SARS的研究发现,在病房中,如果窗户紧闭,空气中的病毒浓度就会增加,在这种环境下,医护人员就相对容易感染SARS冠状病毒。与之相反,如果打开窗户自然通风,病房中的空气流动和空气交换率很高,可以大大降低空气中的病毒(气溶胶)的浓度,也降低了医护人员感染病毒的可能。
正因为这样,我们除了洗手和戴口罩,还需要勤开窗通风。勤开窗通风,特别是在公众场所,例如办公室、医疗机构等,可以降低可能存在空气中的病毒(气溶胶)浓度,降低通过空气吸入造成感染的风险。
2. 吸烟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流言
烟草颗粒是纳米级的,可均匀覆盖在肺细胞表面,形成一道屏障,将病毒阻挡在人体之外。因此,吸烟可减少新冠病毒感染。
真相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首先,烟草燃烧产生的成分有两种:一部分是气体,比如一氧化碳,占到了九成以上;另一部分是固体颗粒,如尼古丁和焦油颗粒。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资料,这些颗粒的大小在1微米到2.5微米之间,并非纳米级。不同病毒的大小差异很大,但都属于纳米级。1微米等于1000纳米。指望烟草颗粒阻挡病毒,大约相当于用纱布去过滤水源,并不现实。
其次,烟草不但不能帮助呼吸道抵御外敌,反而会对呼吸道造成损伤。研究显示,烟草中含有七千多种化学物质,其中致癌物有几十种。它们会干扰肺脏的正常运转、破坏肺脏的防御体系,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而且,研究还显示,吸烟会增加罹患流感的风险。美国曾经对30万退伍军人进行长达16年的随访研究,结果显示,吸烟者的流感死亡率远远高于不吸烟的人。换句话说,吸烟不仅增加了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概率,而且加重了感染的后果。
3.新冠病毒能通过蔬菜水果肉类等食物传播
流言
超市内的蔬菜、水果和肉类被人挑来拣去,很容易传播新冠病毒。
真相
病毒与细菌不同,新冠病毒很难通过蔬菜水果传播,其主要传播途径依然是飞沫和接触传播,公众要理性面对,无需过度恐慌。
新冠病毒的突触,能跟人体黏膜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结合,这种酶主要存在人体黏膜细胞当中,例如鼻黏膜、口腔黏膜、眼黏膜等等,因此冠状病毒是容易通过黏膜传染的。但目前没有研究证明,病毒能够在瓜果蔬菜肉类等食品上存活,也没有因为食用了被“污染”的蔬菜瓜果而感染新冠肺炎的案例。
具体到食用环节,新冠病毒的特点是耐冷怕热,尤其对热敏感。在56度的环境下,30分钟就能灭活,而沸水或者炒菜的温度往往达到了100度甚至更高,病毒立刻就被杀死了。按照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蔬菜肉类大多数是烹煮以后食用,高温烹饪正是消灭病毒的最佳“利器”。
水果的卫生问题也不必担心,因为不少水果例如橘子、香蕉等,本身都有表皮,表皮就是很好的天然防护层,能够隔绝病毒的入侵。诸如苹果、鸭梨等无表皮水果,在食用前最好削去果皮,用清水清洗干净以后再食用,同样可以保证食用的安全性。
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时期,应多吃热食、熟食,多选择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容易烧熟煮透的肉类等食材。减少或者不食用寿司、生鱼片、白切鸡等生冷食物,也要注意不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和禽肉制品。
2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文件,对新冠病毒通过食品传播的可能性给出了官方意见:尽管有人担心新冠病毒通过食物传播,尤其是生的动物性食物,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这方面的证据。根据SARS和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研究经验,冠状病毒并不通过食物传播。
4.喝高度酒可抵抗新冠病毒
流言
钟南山院士说“饮用高度酒对抗新冠病毒”。
真相
“饮高度酒对抗冠状病毒”这句话并不是钟南山院士说的,而是有人用作图软件P上去的。
75%的酒精能够杀灭病毒,但并不是“喝”。喝到胃里的酒经过的是人体的消化系统,而新冠肺炎是呼吸系统疾病。
使用医用酒精对双手和手机、门把手、电梯按钮等日常接触的地方进行消毒是有用的,但过量饮用高度酒不但不能抵抗新冠病毒,还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5.可以用清蒸、水煮、微波炉、喷洒酒精等方式消毒口罩
流言
清蒸、水煮、75%乙醇、紫外线、微波炉加热等方式均可以消毒口罩。
真相
口罩的过滤层主要由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构成,它非常细,不耐高温,温度大于80度时会收缩变形,导致结构破坏,使防护效果降低。水的进入也会使过滤层中的电荷迅速消失,导致过滤效果大幅下降。
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外表面都经过拒水处理,酒精、血液、唾液等很难渗入。因此,表面涂抹酒精难以起到消毒作用。同时,酒精会破坏口罩外层防水结构,用酒精处理过的口罩材料对血液、唾液的吸收会增强,加速口罩过滤层失效。
聚丙烯熔喷材料是一种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对紫外线非常敏感,接受紫外线照射后,结构会发生破坏,即氧化降解,过滤性能大幅下降。
微波炉加热也会破坏口罩内部结构,同时,如果将微波炉用于处理医疗垃圾,将不能继续加热食物。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张航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