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04 18:24 |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04日 01版 | 查看:481次
曾经以为,英雄离我们很远。
直到这次来武汉参与新冠肺炎的报道,我们才真正意识到,原来英雄,就是与我们擦肩而过的芸芸众生,就是那些如此平常的普通人。
我们突然发现,历史总会在一个不经意的转角,露出一星温柔、一丝微光、一点峰回路转的余温,提醒着我们,哦,原来英雄,一直都在,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这个春节,九省通衢,荆楚之地,倏忽间失掉了几乎所有的活力。
她,病了。病来得如此突然、如此凶险,需要有人来医,有人来治。
这时候,他们出现了。
一
医护人员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他们,是一群“面目模糊”的人,在周严的口罩、密实的防护服包裹下,连他们自己都只能通过背后的标记分清彼此。他们,又是一群辨识度最高的人,不用特意去找到谁,他们每一位,都是身披白甲、冲在最前线的“战士”。
感动我们的医护人员,总是一批接着一批。有的,我们逐渐知道了;更多的,我们仍然不知道。疫情发生后,河南省胸科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袁义强不断接到医护人员的“请战书”,攥着这厚厚的一叠纸,他说:“接到临床一线职工递交的‘请战书’非常感动,为大家在疫情灾害面前奋不顾身、救死扶伤点赞。作为胸部疾病治疗专科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责无旁贷。”
奋不顾身的请战背后,他们或许面临着疫情时期失去亲人的痛苦——
二月八日下午两点多,刚刚下班回到住处的林茂锐关上房门,呆坐在椅子上,泪水夺眶而出。这一天正是元宵节,本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援助武汉方舱医院的医生林茂锐却接到了广东揭阳老家传来的噩耗,九十一岁的外婆因病去世。“虽然无法赶回去陪伴亲人,但他们都很理解我。”林茂锐说。
他们或许正在承受身体的极限——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护士长王雯参加过抗击“非典”,她觉得这次的疫情有些不一样。从防化服到防护服,从手套到口罩,从护目镜到纸尿裤……这身行头穿脱都不容易,全副武装后的医护人员们先是大汗淋漓,又在忙碌中用体温把汗湿蒸干。湿了干、干了湿,数不清有多少次。即便这样,王雯还是一再提醒护士,慢点走,不能急,一步一步按流程走,保护好自己,才能救更多的人。
脱下一身“戎装”的王雯,让人心疼。前胸后背,满是汗渍,护目镜和N95口罩勒得额头和面颊上都是压纹。“人们管这个,叫天使印记。”王雯虽然是笑着说的,但我们能听到她笑声背后的疲惫感。
有许许多多医护人员或许早将自身安危抛在脑后——
一月十八日有症状,一月二十日确诊后自我隔离治疗,二月五日又返岗工作。这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医师赵智刚传奇的抗疫经历。
“我们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在第一线,早期对这个病毒不太了解的时候没有做太多防护,因此被感染了不少。不过,现在我们这里已经有四名确诊新冠肺炎后治愈的医护人员返岗工作了。”赵智刚语带镇定。生病初愈应该好好休养,但赵智刚义无反顾地冲回第一线。“初期感染的医护人员不能上岗,以至于疫情暴发时医护人员排班都快排不出来了。我们每个岗位都很重要,只有尽快返岗才能保证医院当下的高负荷运转。”
“始终不能返岗的话,会对没有被感染的医护人员造成心理压力。因为不返岗工作,其他医护人员心里就会打鼓、会恐慌。而能够顺利返岗工作,说明哪怕被感染过,也不会造成什么大的损伤。”赵智刚心里总为他人着想,为大局着想。
在这场防控疫情的战斗中,无数医护人员奋不顾身、义无反顾、毫无怨言、毫不退缩,真是使人肃然起敬。有数以千计的医护人员被感染,有好几位医护人员以身殉职,令人痛惜!
现在想来,用什么词能够准确形容此时的医护人员?思考良久,我们觉得,他们就是真正的英雄,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二
千秋邈矣,百战归来。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无论以前,还是现在。
对生活于这座英雄之城的人民来说,此刻,他们皆是英雄。
社区干部从来都不是一个轻松的职业,但现在,他们还要鼓起巨大的勇气、冒着极大的风险工作——由于和病人的近距离接触,他们随时有可能染上新冠肺炎。
他们退缩了吗?
荆门市土门巷社区网格员胡华丽没有。在接到荆门市金宇小区谢阿姨“蔬菜告急”的求助短信后,她第一时间将蔬菜送了过来。她说:“这都是小事,没什么。”
武汉市汉阳区晴川街铁桥社区工作人员彭彩没有。即便累到天旋地转,狠狠地撞到椅子上的她,醒来后的第一句话也是:“吴女士去医院了吗?”她,还惦记着社区发热病人。不到四十八小时的时间里,彭彩电话排查了两百多户居民。做过此事的记者深知,这是多么巨大的工作量,而她说:“这些事我该做。”
武汉江夏区湖泗街邬桥村党支部书记叶斯良没有。刚上任一年多的他,此次疫情暴发后,毫不犹豫选择冲向疫情防控一线。得知自己村里要设立监测站后,他又请缨,在村委会的临时食堂里当起“伙夫”,为监测站的工作人员提供后勤保障服务。他说:“能干一点是一点。”
武汉市江汉区北湖街建设社区副主任徐智鹏也没有。在接到社区独居老人的取药求助后,徐智鹏放下电话,迅速披上外套跑出办公室,冒着雨发动起外勤车,迅速驶往医院取药。因为对社区情况谙熟,不用说他也知道这位老人的常用药品。把取到的药递给老人时,老人忙不迭地说感谢。他说:“等疫情过去,要回家好好抱抱自己的儿子‘小可乐’。”
武汉市江岸区塔子湖街道华汇社区工作人员张莹同样没有。记者采访她的半小时前,社区有老两口来电话说,他们测完体温,但眼花看不清温度计数字。于是,张莹和同事赶紧入户去记录。为了确保不漏一人,武汉正全力进行拉网式排查,不少社区工作人员每天超负荷工作。张莹在个人工作簿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每天平均处理一百三十多个社区居民来电。”电话联系、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为居民送医送药,电话一个挨一个,事情一件接一件,人像陀螺一样地转。吃一顿中午饭,她都要用微波炉热两三次。但她说:“人命关天,我们要争取一切时间。”
英雄,就是如此。
三
封城中的武汉,街上鲜有行人与车辆。但生活在继续,城市要运转。
环卫工人、快递小哥、“专车”司机、防疫志愿者……当大多数人被迫宅在家里时,他们却一直在街头,一直在路上……他们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他们是武汉的守护者。
他们,平常在人群中不起眼,但此刻,同样是英雄。
熊鹏德是一位“不起眼”的环卫工人。采访他时,记者经常听不懂他浓重的孝感口音。甚至在确认他姓名时,都反复沟通了好几次。“师傅,您叫熊鹏德还是熊鹏达?”无奈之下,熊师傅脱下手套,从裤兜里拿出自己的老年人手机,生疏地按下了“德”这个字。
每天三点半起床,四点到七点清扫大街。从七点开始到晚上六点,他还要再做一份街道保洁工作。“现在人少,我们必须加油干。我妻子也是一名环卫工,现在,我们最希望的就是把街道的卫生搞好,给大家带来一个好的环境。我总跟老婆说,卫生多重要啊,我们必须要顶上。不为什么,只想快点消灭疫情。”
袁双是一位“不起眼”的快递小哥。下午两点二十一分,袁双当天的第六十二个快递单即将完成。记者见到他时,他戴着口罩,一路小跑,口罩外侧一鼓一鼓的。“你把快递放门口吧。”客户隔着防盗门在屋里说。这是这几天送快递的常态。正当袁双转身离开,没想到门开了。“等一下,这是给你的,这几天你们辛苦了,也要注意防护。”袁双接过来,一看,是两个口罩。“好温暖呀,客户挺关心我们的。”他笑着又跑了出去。
问他为何喜欢一路小跑送货,他笑着说,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也是一名快递员,在危机时刻,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自己的城市做一点事情,“我们能够奔跑,觉得特别有意义”。
午后的阳光正灿烂,送完一趟货,他对记者说:“我想让父母看看,寒冬过后,温暖终会抵达,武汉加油!”
张一驰是一位“不起眼”的司机师傅。晚上九点,“专车”如约而至。车一停,摇下窗,记者见到戴着口罩的张一驰,带着武汉人特有的豪爽,一挥手:“上车,这几天忙哟!”聊起这几天的工作,他说:“昨天中建三局的朋友联系我,说有两位同事去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报到。我下午四点接一位,晚上八点又接了一位,中途再接送两位医护人员,正好串起来不耽搁。”
三十二岁的他并不是一位专职司机,而是武汉市武昌区青联委员,在一家私企工作。“这几天,我要当好一名志愿者司机。”张一驰说。
一月二十三日,武汉的公共交通停运。他听说很多医生护士下班后回不了家。此时,一些热心的志愿者们迅速拉起了QQ群、微信群,一大批勇敢的武汉市民走出家门,组成了志愿者车队。这一天,有人粗略统计有四五千人参加,张一驰正是其中一员。
到了一月二十九日正月初五,张一驰早上起来后,发现微信群的单明显少了,他觉得这是一个好兆头,运力缓解了。这一天他找到了新工作,区里的青联征召志愿者,大量境外援助的物资抵达武汉需要翻译人员。“我的英语水平毫无压力,妻子也是法语老师,日语N1水平。”他笑着说,语气中带些自豪。
二月四日中午,他回家睡了一觉,在家待了一会儿,看到微信群里有新消息,他马上拿起手机、驾照、口罩,又开车出门了。张一驰说:“当秩序逐渐恢复,我就该‘下岗’了。”
“不过,我特别期待能够‘下岗’。”他告诉记者,这是他最近经常跟家人说的话。
正是这样一颗颗“不起眼”的螺丝钉,一个个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谱写了武汉全民战“疫”的感人篇章。
毕竟,在这座城市生活的每一个人都坚信,寒冬终将过去,春天就在眼前。
(作者:晋浩天、章正,系光明日报记者,原载《人民文学》2020年第3期)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