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02 19:30 | 来源:科技日报 2020年03月02日 第05版 | 查看:495次
实习记者 于紫月
现阶段,疫情时时刻刻牵动人心。与抗疫进展信息相伴左右的还有大量的科普文章。然而,在微信群、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和网络上,也充斥着各种关于新冠肺炎的传言,这些传言是真的吗?
钟南山:4月中旬湖北解除限制 谣言
近期,全国各地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出现下降的趋势,多地出现0增长,甘肃、辽宁、贵州等8个省份纷纷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
好消息接踵而来,网络上也开始兴起钟南山院士“解禁预测”的消息。该消息称,钟南山院士初步对各地解除限制作预测,其中提及:3月10日到25日前后,大多数省份将解除限制,4月15日前后湖北也将解除限制。这是真的吗?
日前,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明确辟谣:钟南山院士未做过类似的预测。各地生产生活的具体安排,请关注当地政府权威消息。
科技日报记者查阅了近期有关钟南山院士的公开报道,与之勉强关联的事件是在2月17日的一次远程视频会诊中,钟南山院士阐述了通过模型模拟的疫情发展峰值。他表示,根据模型预计,2月中下旬全国病例数将达到峰值,但并不意味着达到峰值后马上下降,目前是否已经达到峰值还不确定,仍需再观察几天。全国应该是4月底。钟南山院士强调,这只是一个非常粗略的估量。
可见,上述言论是出于科学论证的角度,探讨疫情的发展,并未提及各地“解禁”的相关预测。登录相关省份人民政府、卫健委官网,均未发现有即将“解除限制”的具体时间通知。
普通口罩垫纸巾可阻断病毒传染 谣言
口罩是抗疫时期居民出入人员密集场所的必备装备。众所周知,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KN95/N95等口罩防护效果较好,然而,面对目前“一罩难求”的局面,很多人开始在寻找代替品的路上各显神通。
近日,社交平台上频见网友支招:在普通口罩里面垫几层纸巾,可以阻断病毒传染,起到类似医用口罩的效果。
果真如此么?“效果不会有明显提升。” 教育部产业用纺织品工程中心副主任、东华大学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系靳向煜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医用外科口罩、KN95/N95口罩等最能起到防护作用的是口罩内外部经过特殊处理的面层、过滤层。普通口罩则不具备这种高性能的过滤层,防带有病毒颗粒物的作用大打折扣,即便垫几层纸巾也无法拦截或吸附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
在朋友圈中也会经常看到采用织布、保鲜膜等居民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材料自制口罩的视频,同理,这种没有专业过滤层的自制口罩也不甚靠谱。
既然过滤层是口罩有效防护的必要条件,那么能否在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KN95/N95等口罩内加上几层纸巾,以延长口罩的使用寿命呢?
在靳向煜看来,这种做法存在几个问题。首先纸巾的功能主要在于擦拭,如擦手、擦汗等,纸的密度要比非织造布高,垫上几层纸巾透气性降低,影响人体的呼吸;其次垫纸巾会吸收口鼻呼出的水汽,由于纸巾的湿强很低,遇湿后很快破损,影响佩戴的舒适性。因为上述口罩的过滤层是采用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驻极非织造布材料,应用时接触到水、酒精、异丙醇、蒸煮等会影响防护效果。然而,一次性医用类外科口罩和KN95口罩中的医用类型口罩外表面皆经过疏水拒液处理,接触肌肤的里层是柔软的非织造布组成,所以纸巾吸水的作用便有点鸡肋。
有些非医用类型(即大多数普通民众佩戴的有呼吸阀KN95/N95口罩)表面未经疏水处理,纸巾吸水看似有所帮助,但实操起来却很难。一则,通常的纸巾一旦湿润,其强度便会大大降低,极易破损,这种情况下垫纸巾帮不上多少忙,反而在更换纸巾时还会增加手指碰触口罩感染面的风险。二则,若使用湿强性较高的纸巾,便会有较为明显的憋气感,因为这类纸巾往往透气性差。
“更重要的是,有些带有湿强剂的普通纸巾若长时间碰触口鼻唇,其附有的化学剂有可能有损人体健康。”靳向煜说。
鸵鸟蛋抗体制成抗病毒口罩 谣言
近期,在一则流传于朋友圈的视频片段中,日本研究人员称将鸵鸟蛋的抗体制作成过滤层并置入防护口罩中,可以彻底杀灭病毒,完全阻断感染可能性的效果。这是真的吗?
近期,由中国科协、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和市场监管总局等部委主办的科学辟谣平台已明确将该信息列入谣言范畴。日本大阪大学产业科学研究所特任研究员张昊表示,虽然这种想法很好,但提取自鸵鸟蛋的抗体很大程度上属于商业噱头。不少厂商为了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不断向产品引入各种噱头。例如,日本市场上宣称采用了抗病毒材料的口罩品种少说也有几十个,其中的原理更是五花八门。有与所谓鸵鸟蛋抗体类似的生物防护层,也有自称利用化学原理和物理原理的病毒灭活层。然而,此类口罩的实际抗病毒效果却从来没有得到过官方卫生机构的认可。
靳向煜也表示,目前尚无抗新冠病毒口罩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等官方机构的肯定。“目前口罩最多能做到灭菌包装,即出厂前进行环氧乙烷灭菌处理,但在口罩短暂使用过程中还做不到主动消灭病毒,这也是我们不提倡拿‘抗菌’作为抗新冠病毒口罩销售噱头的原因,人命关天。更何况,与抗菌相比,抗病毒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多晒太阳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 谣言
1月27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新增了病毒对紫外线敏感的描述,此外,病毒对热敏感也被历版《诊疗方案》提及。由于太阳光中含有紫外线,又能带来热量,网上便逐渐有传言表示,只要出门晒晒太阳就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这是真的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马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有紫外线灯时,在无人房间每日紫外线灯照射一次,每次1小时以上可起到消毒效果,达到56℃的温度30分钟也可有效灭活病毒。但太阳的照射温度既不能达到56℃,日照紫外线的强度也达不到紫外线灯的强度。因此,“晒太阳就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的说法并不靠谱。
此外,紫外线灯虽能消毒,但普通民众使用时也应格外注意。近期,看紫外线灯眼睛疼痛、流泪不止的事件频见报道。武汉市第四医院眼科医生杨蕾蕾提示,紫外线消毒的原理之一是使蛋白质凝固变性,因此,特别容易造成眼角膜上皮坏死脱落。人们即便不直视紫外线灯源,在开着紫外线灯的房间待久了,同样有可能“中招”。因此,在使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时,人应当离开现场,使用结束后,先通风一段时间,再进入房间。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