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权威专家回应焦点

发布时间:2020-03-01 21:02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20年03月01日 02版 | 查看:589次

新华社北京2月29日电(记者于文静、董瑞丰、刘慧)据国家卫健委消息,截至28日24时,据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7414例,其中重症病例766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9002例。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疗有何新方向?治愈出院者康复治疗如何进行?公众日常门诊需求怎样保障?在29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权威专家进行了焦点回应。
  病理解剖有何新进展?重症救治有何新思路?
  对重症患者的救治是降低病亡率的关键。目前病理解剖有何进展?重症救治有何新思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病理解剖工作对回答新冠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病理特点、组织学损伤等问题至关重要。现在确实取得了进展,根据11例病理解剖去世患者的初步结果,基本可以看到如痰栓、肺部病变,包括一些血栓形成,对临床已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他表示,病理解剖从大体标本到组织学到分子病理学及病原学等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现在病理专家在和临床专家一起讨论已经见到的结果。单纯病理结果一定要结合临床,包括病人的基础疾病、既往疾病情况等,进行综合判断,到底死因是新冠病毒感染还是其他基础病、炎症因子风暴等,这些数据很快会出来,供临床治疗决策做重要参考。
  “我们根据对发病机制的研究、近期病理解剖结果、一些死亡病例的研判,发现血栓的形成、突发的心梗以及严重的合并感染等可能是最终导致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王贵强说,对此出台了一系列相应办法,如避免或降低血栓形成、抗真菌药物及时使用、雾化吸入、稀释痰液等。
  目前,我国针对重症患者的救治,在管理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诊疗方案并及时更新,组织专家组进行指导,找到预测预警指标进行早干预,一些新技术和新疗法也及时更新到治疗中,如恢复期血浆治疗、血液净化治疗等。
  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郭娜说,重症护士一方面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关注呼吸循环情况,同时严格做好人工气道的管理、肾脏替代治疗、ECMO护理等。对于危重症患者积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
  治愈后还要做什么?康复介入越早越好
  在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中,部分病人出院后仍有乏力、食欲不振等表现,一些重症病人的肺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出院患者如何更好地恢复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说,国家卫健委提出了对出院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和健康管理的一系列要求。其中,要求区分不同患者,轻症患者更多要在居家或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康复,重症患者出院后要由专门康复医疗机构提供康复。
  “针对新冠肺炎来说,呼吸康复可能会对减轻肺炎有关症状、提高心肺活动耐力及改善身心健康有利,还有利于患者逐步恢复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研究表明,在疾病急性期的病情稳定阶段,康复介入越早预后越好。”中日友好医院康复科主任谢欲晓说。
  据介绍,有关呼吸康复治疗是由一系列健康促进方法组成,主要包括心肺功能训练、有氧功能训练、力量训练以及日常功能训练,还有心理治疗方法。
  中医药专家也提出一些“康复套餐”。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王融冰建议,除了恢复期药物治疗,还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采用艾灸针刺、经络推拿等方法加快康复。
  对新冠肺炎患者的功能评估标准和早期康复内容,有望纳入新一版诊疗方案。郭燕红说,目前正在着手启动第六版诊疗方案的修订工作,将纳入前期临床研究和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治疗技术、策略和方法、康复内容等,促进患者治愈并提高健康恢复水平。
  日常门诊住院不能一停了之,规范线上诊疗
  新冠肺炎防控和治疗牵动人心,日常门诊等服务需求也是公众关心的问题。
  “日常门诊、住院服务不能一停了之、一关了之。”郭燕红说,现在一手要抓疫情防治和患者救治,一手要保障好人民群众日常医疗服务需求。
  她表示,对于湖北武汉等高风险地区,当前要以新冠肺炎防治和患者救治工作为重点,同时保障肿瘤、尿毒症等慢病患者和孕产妇、儿童、老年等重点人群日常医疗需求。中风险地区要抓好疫情防治和患者救治工作,在疫情研判基础上,逐步把工作重点转到日常医疗服务保障工作上来。低风险地区要全面迅速恢复日常医疗服务工作。
  疫情期间互联网诊疗成为许多人的新选择。郭燕红说,以浙江为例,通过开通线上医疗服务,发热门诊医疗就诊量降低了50%。国家卫健委要求各省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加强对互联网诊疗的监管,确保服务规范和患者安全。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