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5-05 09:24 | 来源:北京社区网 2007-05-16 | 查看:2930次
(中国好人网配图)
2007年“首都十大公德人物”的评选,让人们再次熟悉了这个名字——陈荣超。
他,今年已经74岁,曾两次心梗,做过心脏搭桥手术;他,十几年如一日,和老伴一起省吃俭用,把从牙缝里抠出的钱用来支持教育事业,先后捐资40万元建起了两所希望小学;他就是中华慈善奖获得者、首都十大公德人物之一、丰台区军休十三所军休干部陈荣超。
相比那些大款、巨富,陈荣超的慈善之举充满了艰辛。的确,积攒40万元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纯靠工资收入、又是在人已经年老体弱的时候。那么,是什么力量让他如此慷慨又如此执着,即便为他人倾尽所有,也始终无怨无悔呢?
“我们老两口从小是苦孩子,后来参军干革命,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把攒下的钱捐献希望工程,实质上是把人民给予我们的又部分返还给人民。”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也许难以想象——一个捐资40万元建起两所希望小学的“慈善家”,家中却是这样简陋:不大的房间里家具明显有些陈旧,有的已经漆皮剥落,沙发套儿上甚至还打了补丁。室内惟一的一件奢侈品要算女儿送给他们的电脑,据说这是女儿为支持父母的助学行动,特意买来方便他们与学校远程联系用的……
2000年2月,陈荣超和老伴杨玉仙将几十年节衣缩食积蓄下来的20万元全部捐给希望工程,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建了一所希望学校。此举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赞扬也有人不解。而了解他们的人说,老人的做法绝非一时冲动。正如丰台区民政局一位干部所言:行动的坚定来自于思想的坚定。老人捐款的背后有他们深厚的思想根源。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中叶。
1950年元旦,成都解放,17岁的陈荣超到62军185师教导大队报名参军,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参军后第一次发津贴时的情景。当时,指导员发给他15000元旧币(合人民币1元5角钱),陈荣超说什么也不要,并问指导员:“干革命还要给钱吗?”指导员耐心地说:“小鬼,发给你的津贴不是让你乱花,而是让你去买支钢笔,好好学习,将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陈荣超记下了指导员的话,但真正理解我党、我军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却是在艰苦斗争实践中。
1950年2月,185师奉命进军西康,解放雅安。当时雅安尚未建立人民政权,土匪恶霸活动猖獗,民不聊生。陈荣超和战友们转战雅安各县,白天穿梭在乡村山寨间,夜晚露宿于破庙密林中,执行清匪反霸、减租退押任务。在那艰苦的战斗日子里,雅安的人民倾尽全力帮助他们,做向导、送情报、救伤员,甚至不惜生命掩护解放军战士。
是年6月,陈荣超不幸染上了恶性疟疾,一连好些日子,在发热时高烧不退,发冷时又浑身抖个不停。部队出发执行任务,安排他到老乡家养病。房东何婆婆就像亲娘一样细心照料他,端水、送饭、喂汤、喂药,硬是从死亡线上把他救了回来。也就是从那时起,“一定要为人民做些什么”的愿望,深深印在了这位年轻军人的心中。
从1950年2月到1951年2月,人民解放军用1年时间肃清了此地300年来活动不断的匪患。而185师也有700多名战友长眠在了这个让陈荣超永世难忘的地方。
在此后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中,组织上先后两次送他到第二坦克学校和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深造,一步步培养他走上了领导岗位。
回想半世纪的风雨,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峰火岁月,还是在环境安定的和平年代,陈荣超始终没忘指导员“将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那句话,也始终没忘自己“一定要为人民做些什么”的夙愿。他说:“我们老两口从小就是苦孩子,后来参军干革命,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把攒下的钱捐献希望工程,实质上是把人民给予我们的又部分返还给人民。”
“工作岗位可以退下来,党员责任不能退下来。作为共产党员,我们退休后还能为党和人民做点什么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陈荣超夫妇先后退休了。老伴杨玉仙退休前曾任某军工企业副厂长,并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紧张工作了几十年,退休后本该在家颐养天年了,但二老还真是不习惯。那些日子里,他们经常互相发问:工作岗位可以退下来,党员责任不能退下来。作为共产党员,我们退休后还能为党和人民做点什么呢?
一天晚上,电视里正播放希望工程的公益广告,那个大眼睛的小女孩渴望上学的镜头,让老两口儿夜不能寐。反复思量后,他们觉得,捐资助学是一件意义远大、又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两人由此决定,将几十年攒下的钱全部捐给希望工程。
至于投资何处,陈荣超夫妇一下想到了雅安。那里是他们第一个并肩战斗的地方,那里有赤诚帮助过他们的乡亲,那里有他们牺牲的战友,那里有他们割舍不断的情思。想到那里的贫穷落后,老人决心在雅安建一所希望小学。
然而仔细一打听才知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捐建一所希望小学,最少要投资20万元。20万元!他们哪有那么多钱啊,省吃俭用几十年攒下的钱还不到一半呢。怎么办?是“一对一”捐资助学,还是攒钱建学校?一连几天,老两口儿都在商量这件事:要是“一对一”助学,充其量只能帮助几个孩子;如果能建成一所学校,受益的可就是好几茬人啊!
陈荣超掰着指头算了又算,拿出存折数了又数,两人的退休金加上老伴作为高级工程师的返聘工资,再加上现有存款的银行利息,省吃俭用再有个十年八年,一定能存够20万元。老人最后下定决心,捐建一所希望小学,实现自己“一定要为人民做些什么”的夙愿。
陈荣超夫妇从此开始了他们精卫填海般的攒钱历程。早饭是馒头咸菜,正餐一菜一汤,晚饭多为面条或稀饭;他们的衣物也基本不再购置,在家就穿旧军装和工作服,外出穿以前买的便衣,甚至家里用的手纸也是杨玉仙用积攒的旧报纸换来的。而为了多换几个钱,她很少把这些旧物品卖给上门收废品的小贩,而是坚持自己送到很远的收购站。“尽自己所能地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让他们有学上!”这就是两位退休老人的全部内心世界。
“作为一个中国人,就应该有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而奋斗的精神;作为一个中国军人,就应该有为保卫祖国和人民利益不怕牺牲的精神;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就应该有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精神。”
克服了怎么攒钱的第一个坎儿,眼看着存款一天天增多,20万的目标在一天天接近,陈荣超夫妇的心情十分愉快。
可就在节骨眼上,他们的儿子却因病下岗了。当时孙子还在上小学,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三口之家仅靠做售货员的儿媳每月六七百元的工资生活,日子过得十分拮据。虽然他们没有向父母开口要钱,但是看到有病的儿子、年幼的孙子、无奈的儿媳,老人怎能不揪心啊。
“光顾着管别人的孩子,却放着自己的孩子不管,甚至推给社会,这不是共产党人的作风。”陈荣超夫妇迎来了第二道坎儿。一边是困难的儿子,一边是助学的目标,老两口儿在这个左右两难的天平上艰难地做着平衡。而惟一的办法就是继续“抠”自己。他们把生活开支压缩到最低,承担起孙子上学和生活上所需的费用;同时,也想方设法为儿子治病,等儿子身体好转后,又帮他找了一个临时工作,挣些钱补贴家用,帮他们渡过难关。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99年5月,老两口儿终于攒够了20万元,就在他们满怀激情地为筹建希望小学而奔忙的时候,陈荣超却突发心肌梗塞住院了,医院向家属发出了病危通知书。接受抢救那几天,他大小便都必须躺在床上进行,夜深人静时,怎么也不能入睡,看到又担惊、又受怕、思想压力特大、两天两夜未合眼、一直守候在床前的老伴,这位铁骨铮铮的老兵竟留下了这样的遗言:“老杨啊,万一我走了,把遗产捐献希望工程,遗体捐献医学研究”;“你千万不要悲伤,一定要坚强,我们两人的夙愿,要由你来完成啊……”。相濡以沫几十年的老伴,一时竟无语凝噎,只是轻轻点头,默默含泪。
“也许是马克思他老人家认为我还未完成使命,又把我遣返人间。”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两个多月后,陈荣超病愈出院了。
这次“意外”给了陈荣超不小的震动。捐建希望小学之事,他们原本不打算声张,但考虑到人老了,说不定还会有什么意外发生,何况捐建学校还有立项、选址、设计、施工等一大堆事情要办,为了能尽快地把学校建起来,1999年11月,老两口分别给各自单位的党组织写了报告,把他们的想法、打算和当时所处的状况如实向组织作了汇报。组织上极为重视,迅速和四川省军区、雅安地委有关单位联系,并组织了工作小组负责操作此事。经过军地双方认真考察、调研之后,定点在雅安地区芦山县龙门乡中心学校,推倒危房,建新校舍。芦山县委、政府对此极为关注,投入配套资金30万元,并多方筹款20多万元投入学校建设,当地人民群众和学校师生都积极参加了建校的义务劳动。2000年10月,一座1743平方米的白色四层教学楼耸立在了邛崃山麓,青衣江畔。当地政府将学校命名为“晨阳希望学校”,既取陈荣超、杨玉仙夫妇姓氏的谐音,又象征着学校似早晨升起的朝阳,托起明天的希望。
教学楼落成典礼那天,陈荣超夫妇一进校门,就被天真纯朴的孩子们团团围住,“爷爷、奶奶”的深情呼唤声不绝于耳。一名叫文泰悦的小女孩扑到他们的怀里说:“爷爷、奶奶,以后我们就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了,再也不会在没有门窗的破旧教室里挨冻、受怕了……”
“倥偬一路,沧浪一生”,陈荣超老人用这样一句话对自己的追求进行了诠释:“作为一个中国人,就应该有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而奋斗的精神;作为一个中国军人,就应该有为保卫祖国和人民利益不怕牺牲的精神;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就应该有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精神。”
按说到了这里,老人攒钱建学校的心愿已了,全部积蓄也都花了进去,也许就该踏踏实实地在家享清福了。岂知,陈荣超夫妇的爱心之旅才刚刚开了一个头。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张予)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