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处方医生王争艳:不争自艳 医者本色—记武汉市汉口医院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争艳(图)

发布时间:2010-04-29 00:13 |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2月01日 07:32 | 查看:2657次

小处方医生——王争艳(中国好人网配图)

  1月27日上午,首场王争艳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武汉举行(王争艳先进事迹本报1月5日9版“百姓故事”栏目曾予以报道)。一位普通社区医生的故事,为什么会令许多与会者感动得潸然泪下?武汉市副市长刘顺妮对她有一句评价:名叫争艳不争艳,不争自艳最鲜艳!也许,这就是答案。

  患者说:把命托付给这么好的医生,放心

  2009年9月25日,武汉市汉口医院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争艳当选“武汉市人民满意的好医生”。自此,她从医26年、平均单张处方不超过80元的故事不胫而走。

  王争艳的“名气”,是无数患者“粉丝”抬起来的。她在汉口医院做了11年的内科住院医师后,又在医院下设的4个门诊站点担任全科医生,最后成为一名社区医生。王争艳走到哪儿,患者“粉丝团”就跟到哪儿。退休干部胡作润就是“粉丝”之一,尽管到大医院看病也能报销,可他们一家人就是认准了王争艳。

  胡作润一家认识王争艳,是在20年前。有一次,胡作润的岳父被人诊断为肺部感染,可总是治不好。后来,家人找到王争艳。经过一番细致的检查,王争艳判断老人是心衰。对症下药后,病情缓解。从此以后,胡作润一家人就成了王争艳的“粉丝”,王争艳调到哪儿,他们就跟到哪儿。

  家境困难的患者更是把王争艳看成“救星”。患者家属刘玉芬说:“我先生王荣华得了难治的怪病,是王大夫用便宜的药方保住了他的命。在我心里,王大夫就是全世界最好的医生。”

  11年前,王荣华被诊断患有“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治疗费用昂贵。王荣华一家三口,只靠他每月300多元长病工资维持生活,怎么承受得起?在别人介绍下,他们找到了王争艳。“王大夫总是根据我先生的病情,一种药一种药慢慢地调。用药前,她总会先问我们能不能承担得起,尽量帮我们找对症又便宜的药。一年又一年,我先生就靠这些廉价药活了下来,气色还蛮好!”刘玉芬感激地说,“在王大夫那里看病,听她细心地问,耐心地听,仔细地讲,觉得药还没吃,病就先好了一半。”

  病人们一传十、十传百,王争艳的故事也越传越多,越传越广。

  同事说:我们佩服她,更喜欢她

  别看王争艳直到2008年才成为副主任医师,可她在同事眼中,早有“王教授”的外号。

  与王争艳共事19年的同事李娟说:“王争艳医疗功底扎实,对技术精益求精。她性格直爽,乐观。我们佩服她,更喜欢她。同她一起工作,简单、开心。”

  见过王争艳的人都知道,她个子大,嗓门也大,说话像“竹筒倒豆子”。王争艳说:“我现在就想把我知道的尽量、尽快地教给年轻人,所以说话很快。”她最爱“唠叨”给年轻医生的是:“如果每个医生都把病人当熟人、当亲人,那谁都能成为好医生。”

  李娟清楚地记得,1994年9月,有位叫吕占奎的肝炎患者,因心肌梗塞送到医院后,在病房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情况危急。王争艳马上对他进行心肺复苏,还口对口人工呼吸。事后,同事们为她担心:“你就不怕患者把肝炎传染给你吗?”王争艳说:“我当时什么也没想,也来不及想。”

  王争艳还喜欢叮嘱年轻医生练好基本功。被她说多了,有些年轻医生有时也不以为然。但是,有一次,一位叫刘耀东的农民患者慕名找到王争艳,请她看看十多年没弄明原因的消瘦病。王争艳拿着电筒、听诊器,一个部位一个部位地看、听,又用双手在腹部一点点摸,最后她问:“你是不是得过血吸虫病?”刘耀东惊呆了:“您怎么知道?”原来,刘耀东得血吸虫病是十多年前的事了。从此,科室几位年轻医生对王争艳心服口服,尊称她为“王教授”。

  除了对业务精益求精,王争艳什么也不争,吃的、穿的、住的,职称、职务、待遇,她都不放在心上。同事们都说:“王争艳豁达开朗,心态阳光。谁家的孩子生病了,都请她代班;哪个同事春节想回老家,她都主动顶上。她是科室里最受欢迎的老大姐。”

  以心换心,大家也都心疼她,每天中午,同事都早早地把她的盒饭热好,递到她手上。王争艳脚大,不好买鞋,大家谁逛街时看到有卖大码鞋的,总会第一时间通知她。看她一直住着不到50平方米的旧房子,大家一直不忍,终于在2009年初房价下降的时候,一起找上门来,逼着借给她钱买新房。同事们说:“我们就觉得,这么好的医生,不该住得这么差。”

  王争艳说:我只是做好了一个医生的本分

  面对各种各样的荣誉,王争艳认真地说:“26年来,我只是忠实地遵守了行医的准则,做好了一个医生的本分。”

  王争艳最初对“医者仁心”的理解,来自当护士的母亲。1954年长江发大水,王争艳的父亲和挺着大肚子的母亲响应党的号召,报名救灾到了洪湖。1954年底,王争艳就在洪湖出生。从此,她的父母就在艰苦的乡下医院扎了根,再没回大城市。“乡下医院条件差,时常有病人在手术中需要输血却无血可输,这时我的母亲就会挽起袖子说:‘抽我的!’母亲是第一个让我见到医者仁心光辉的人。我至今都感谢我的父亲母亲!”

  1977年,王争艳参加了“文革”后的第一场高考,考入同济医学院。但到校没多久,她就因病休学。“在休学治疗肺结核的两年里,我深深体会到病人的痛苦和无助。”王争艳说。但这也进一步让她理解了母亲的口头禅:“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良医,就是要为病人解除痛苦。

  王争艳认真地思索着怎样成为“良医”。两个人对她影响深远:一个是老子,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另一个是同济医学院的医学大师裘法祖院士,他在上课时教导学生:“先看病人,再看片子,最后看检查报告,是为上医;同时看片子和报告,是为中医;只看报告,提笔开药,是为下医。”26年来,王争艳诊病一直严格遵守着“视、触、叩、听”的基本步骤。

  而26年的从医生涯中,患者的信赖和热爱让王争艳自己也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常想,医生的价值在哪里?一个医生在全心全意地为病人着想治好病的时候,才能体现一个医生的价值。别人没治好的病,我治好了;别人要花大钱治好的病,我花小钱治好了,我就特自豪、特幸福。”(人民网记者 田豆豆)

(责任编辑:孙宾)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