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2-13 12:09 | 来源:经济观察网 2020-02-13 11:09 | 查看:869次
刘远举/文 湖北一药房将0.6元进价口罩卖1元,超过了文件规定的15%标准,结果涉嫌哄抬价格,被洪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没收违法所得14210元,罚款人民币42630元。不过,网友却说,一块钱一个的口罩,现在上哪儿去找,这是良心商家。
这条新闻在社交媒体刷屏,反应了口罩已经成为抗疫当中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焦虑点。
中国是世界工厂,产量达到了世界口罩总产量的一半,日产量2000万只。目前的停工停产、各地封路、人员流动限制、物流停顿,造成了复工复产不利,限制了口罩的产量。但据2月10日全国22个重点省份的最新数据显示, 口罩企业的复工率已经超过76%,防护服企业的复工率为77%。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口罩的产量将逐步增加。
不过,我认为,紧缺的状况会有所缓解,但只要疫情不结束,口罩一定是短缺的,不可能完全走出紧缺的局面。
先看需求方面。最近,针对企业复工问题,在最近的一次国务院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要配备消毒液、体温枪等物资,为职工配发口罩等防护用品。其实,即便不这么要求,在人员密集的写字楼上班,或者需要接触很多人的工作,戴口罩显然也是一个刚需。这个刚需有多大呢?
其实,这是一个一直以来都被忽略的算术题。
在四个一线城市中 , 上海的外来常住人口也最多 , 达到了 980.2 万。其次为北京,外来常住人口达到了 807.5 万,深圳外来人口为 806.32 万,广州有 533.86 万。这四个城市,外来人口总量大约在3000万。外来人口基本上都是年轻人,都是到大城市上班的。假设本地户籍居民都不上班,那么,这四个城市上班的人口也达到了3000万。一般来说,口罩4、5个小时就达到使用寿命,一天出去10小时,按两个口罩算,那就是每天消耗6000万个一次性口罩。
中国不只有北上广深,也不是本地居民都不上班。2018年末,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2亿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2亿人。一天一个口罩,或者重复利用,按两天一个算,每天起码也要1.5亿个。福耀玻璃的曹德旺最近接受采访时表示:我相信,国内现在每天对口罩的需求至少1亿个,而全中国的口罩日产量才不到3000万个,医用N95口罩日产量更是不到600万个。他这个估计,基本上和这个粗略的估算在一个数量级上。
在产量方面,目前,中国石化、上汽、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富士康、工业富联、格力地产都利用自己的车间专业优势与产业优势,进入口罩等医用物资的生产。但无论面料产能还是口罩产能,制约因素都是设备。这些设备的生产,设计很多零件,且都是非标准化通用零件,需要一个个的加工,之后还需要组装调试,这都决定了短时间不可能猛增。
相对而言,口罩机生产时间短一些,两三个月就能大量生产出来。但更关键的是上游的喷融布的生产,涉及的时间更长,超过了疫情持续的时间,厂家考虑到需求时间短,增产之后,需求回落,就会遭遇供大于求的风险。比如,作为滤材生产的龙头企业,泰达洁净董事长宋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短期内不太可能会再上产能,因为如果要上一条生产线,从采购到施工再到安装调试,这个运行周期可能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
所以,上游原材料的产量才是最终制约中国口罩产量的因素,上游产业缺乏增产动机,那么,口罩短缺,不可能完全解决。
因此,缓解口罩产能问题,必须多管齐下。
首先,要优化口罩资源配置,优先保障一线急需的医务人员的口罩供应,鼓励市民不要挤占宝贵的医用资源。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等专家都表示,普通市民完全不需要N95口罩,一般的口罩能阻挡大部分带有病毒的飞沫进入呼吸道,N95应该留给医护人员。北京、浙江、吉林、山东潍坊等多地都规定,公务人员,一般不得佩戴N95口罩,就有利于让重要且稀缺的资源用在刀刃上,保护一线的医护人员。
其次,尊重价格信号。价格信号可以从需求与生产两个方面同时调节供需关系。在需求上,价格信号,可以抑制居民的非理性需求,让口罩流向最需要的地方。实际上,医院不管是从价格能力上,还是客户关系上,都有更强的竞争能力——毕竟,政府不缺钱,而医院是大客户,未来的客户。价格信号也能刺激生产,不仅刺激口罩的生产,也刺激上游产业链,这也决定了价格信号足够大,才能传导到上游。尊重价格信号,意味着要抑制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权力冲动。跨省物资征用由国务院调配,省内物资,按当地床位、病人数量,给定征用权限,避免伤害到企业的积极性。
第三,原材料厂商不愿意增加喷融布的产能,是担心生产线建好,需求已经过去。但从目前病毒传播的趋势看,潜伏期上,还存在无症感染者,且死亡率很低。那么,这就有可能病毒转变为类似流感病毒那样,长期存在于人类社会中。这种情况下,口罩会成为一个长期需求。只是对于厂家而言,这个需求很难确定,这时,就要发挥政府调控之手的长处,给补贴促使厂家增加相关生产线。2月5日,发改委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口罩在疫情过后富裕的产量,政府将进行收储,只要符合标准,企业可以开足马力组织生产。这就解决了企业的扩产之忧。这一政策应该扩展到整个产业链上,把喷融布的生产也包括进来。
第四,口罩在疫情期间,供不应求,是必然现象,这就意味着口罩的重复使用成为一个必然的选项。权威指引中,从最初口罩不能重复使用,到后来提倡重复使用的变化,就是这一必然的具体体现。但是,口罩的重复使用,还缺乏相关的权威数据、权威方法,这就需要权威实验室以清晰、明确的形式,告知民众,从而使民众接受,学会重复利用口罩。
总之,口罩问题虽然很难完全解决,但是,多管齐下,还是能很大程度上缓解,平衡供需关系。再这一点上,相关部门要深入研究,制订产能目标,勇于承担。
(作者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