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2-09 17:40 | 来源:《 新闻战线 》2017年第11期 | 查看:1801次
● 毛晓刚 张 砥
评论的引导能力,在本质上是一种说服论证的技术和能力。论点鲜明深刻,让人一看就能心有所动、情有共鸣;论述全面透彻,让人读罢能够收获知识、受到启迪;感性与理性紧密结合,论述才有能量,文字才有分量,“艰难的说服”才不再那么艰难。选题上强化“执政意识”,观点上突出“约数意识”,表达上注重“传播意识”,论证上聚焦“能量意识”,这些品质将《长安观察》塑造成独具匠心、独具特色的品牌栏目。
百舸争流的舆论场,造就了一个群雄并起的“观点时代”。北京日报时事评论专栏《长安观察》,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遵循“积极主动提出党报主张,旗帜鲜明引导社会舆论”的基本定位,以其特有的风格收获了广泛的舆论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
今天的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日益多元,统一认识、凝聚共识的难度越来越大。这样的大背景下,党报评论越来越需要堪当黄钟大吕,以自己的专业水准和发声质量,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聚同化异、解疑释惑,针砭时弊、匡扶正气,在众声喧哗中定基调,在思想激荡中立主脑,在人流涌动中举旗帜。
《长安观察》专栏是北京日报评论版《七日谈》的头条栏目,围绕新近国内国际大事要事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设置议题、阐发议论,篇幅一般在1500~2000字之间。作为头条,专栏坚持讨论充分再落笔,努力体现思想性、新闻性与针对性的结合,冷静、客观、理性地辨析新闻事实,力求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举一反三、由表入里,从偶发的新闻事件中发现普遍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从纷纭事物、海量信息中理出头绪、找到主题、悟得真谛。自创办以来,《长安观察》长期针对中西民主政治比较、社会心态与思潮、改革实践与探索、国际形势与演变、媒体理念与责任等重大领域新闻热点明确表态,富于建设性和客观专业的思考分析,往往能给人启迪、让人心头一亮。
十年磨一剑。从初创时的每周一期,到现如今的每周两期,《长安观察》的引导力、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不断提升,受到上级领导、业内同行和广大读者好评。之所以如此,在于其评论立场鲜明且一贯,绝不随风摇摆,模棱两可,或官样文章;在于其评论文风犀利敢直言,绝不含糊其辞,人云亦云,敢于坚持真理批判谬论;在于其评论思想深刻有力量,绝不哗众取宠,随声附和,坚持独立思考科学分析;在于其评论明辨是非讲大义,绝不为名利失风骨,在价值判断上陷入迷失。
截至目前,《长安观察》已刊发近700期,不仅成为北京日报的品牌产品,更成为首都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舆论高地。
选题:强化“执政意识”,实现党心与民意的统一
曾有人说过,党报像一张不苟言笑的脸,而评论就是这张脸上最严峻的表情。的确,在这里“严峻”不仅是一个形容词,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蕴的名词,标注着党报评论所承载的政治使命。
当前,中国的舆论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新闻舆论的生成机制和传播机制,带来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的时代。格局变了,坐标变了,要求变了,如何更好担负起党报评论的政治责任,如何更好实现党心与民意的统一,北京日报在思考,也在探索。
带着这份强烈的问题意识,2008年3月,《七日谈》应运而生,《长安观察》正式开栏。
政治传播讲求设置议题。《长安观察》紧跟中央要求、贴近时代热点,对重要精神做出准确阐释,对重大事件给出深度剖析,对国家发展建设治理的问题困惑进行理性探讨,凝聚了北京日报评论在主动设置议题上的探索,体现了首都党报牢牢把握话语权,在多元舆论格局中力争主导的自我期勉。
为党立言是使命、为民发声是职责,这份“执政意识”,首先就体现在选题的确定过程中。从运行机制上看,这一专栏是北京日报集体智慧的结晶,选题策划会的参会者为社长、总编辑、分管副总编辑、评论部全体人员以及其他部门评论作者,堪称社内“最高级别”。选题由评论部先出方案,众人逐一发言、充分讨论最终明确而成,报社主要领导不仅是拍板者,更是参与者。这样的设计,有效实现了评论选题新闻性与观点性的统一、社会性与政治性的统一、小切口与高站位的统一。
在集体智慧的合力之下,《长安观察》在现今中国舆论界可谓独树一帜。既鲜明地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又能以精美文章,生动语言,犀利文笔引领思潮,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政治评论的经典范例。《“民主国家”为何不民主》《“普世”的要害是否定特色》《唱响主旋律是中国媒体的社会责任》《媒体决不能撕裂社会扩大对立》《意识形态工作这一手一定要硬》……现在看,这些评论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影响,对当今乃至其后的影响可能更加深刻。
怎样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怎样直面中国发展现实问题,怎样定位中国未来发展方位,如何评述党在国家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正是因为敢于触碰这些政治主题、宏大叙事,《长安观察》才能够拿出真正有说服力、有分量的政论文章。
观点:突出“约数意识”,实现立场和效果的统一
传播学认为,“同意”可以被制造。“制造同意”早在1922年就已成为政治家把社会心理学和无垠的大众传媒空间结合在一起的一门“自觉的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党报评论也是在“制造同意”,换句话说,就是在“凝聚共识”。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党报始终不渝的生命线,但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工具化的宣传,而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政治立场最终要通过传播效果来检验,评论写作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在观点的交流碰撞中达致共识。在《长安观察》近十年来的实践中,一条凝聚共识的基本路径愈发清晰,那就是寻求“最大公约数”。
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最大公约数”。但对党报评论来说,讲好伟大复兴的中国故事,不能是光说大话、空话、硬话,也不能是一味追求小清新、小时代、小情怀;不能是自娱自乐,也不能是媚俗迎合。这种“主流叙述”,要有“为党立言”“凝聚共识”的政治定力,也要有“感染人、吸引人、打动人”的话语魅力。
比如,在爱国主义这一宏大命题上,《长安观察》曾刊发《必须高扬爱国主义这面旗帜》一文。文章敏锐捕捉到了当时舆论场中较为盛行的“逢中必反”论调,通过深入剖析持此论者的思维逻辑,层层推导此论盛行的深层危害,精准对比西方国家在相同问题上的鲜明态度,得出了“中国的发展就需要爱国派,爱国就是一派;不爱国,什么派都站不住。爱国不分先后,不分左右,不分上下,不分派别,不分地域,不分民族,只要对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有利,都是爱国者”的深刻结论。
这篇文章甫一刊出,旋即引发舆论密切关注,虽有嘲讽、诋毁、炮轰者,但更多的则是直言此文点出了“逢中必反者”的要害,讲出了“他们愤然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这样的评价,与其说是语言的力量,不如说是思想的力量、共识的力量。从“逢中必反者”切入,使得这篇评论跳出了僵硬的语境、保守的辞藻,以一种更接地气、更直白生动的方式,在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语模本之外,形成了独具特点而富有力量的论述。而这也正是《长安观察》一贯追求的传播效果。
事实说明,在多元多样的舆论场中,这样的“意见”能够获得较大程度的认同,也让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更广泛地为读者所接纳。
表达:注重“传播意识”,实现专业和通俗的统一
在一个日益开放、价值多元的时代,党报评论必须兼具时代眼光和全局视野,研究受众心理和利益构成,进行“话语体系”和“修辞模式”的重建,不仅是让人能“听得到”,更是要让人能“听得进”。只有这样,才能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凝聚共识,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传播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努力实现专业和通俗的统一。专业,简单说就是不讲外行话;通俗,简单说就是不讲晦涩话。媒体竞争日趋同质化的今天,面对见多识广的受众群体,面对多元多样的价值取向,泛政治、泛道德的评论,日益显得空洞无力,读者希望能为他提供更加专业、精准的分析。但评论与论文、理论文章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受众面更广、传播范围更大,它的专业不体现在公式推导、术语集纳,而在于能够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地把那些不易懂的深刻道理讲清楚、讲明白。这对评论员的表达态度、话语体系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要求。
说“大白话”,是北京日报从领导到部门对评论员业务能力的一项基本要求。就《长安观察》来说,虽然是版上头条,是篇幅最大的一篇文章,但在语言雕琢上却极尽精细,能用一句话讲明白的,决不用一段话去说;能用一个词点到位的,决不用一句话去讲。特别是专栏关注的很多选题都涉及治国理政、改革发展、党的建设等宏大概念,如何避免让人略扫一眼后便抛下一句“唱高调、讲空话”,表示“看不懂、不想看”,颇需要在行文表达上下一番工夫。
比如《长安观察》曾刊发《任何时候都要用科学认识论观察事物》一文,所论虽然是让很多人闻之摇头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却获得了热烈的舆论响应,就在于文章是结合一段时间以来舆论场中盛行的“谣言风”“质疑风”来揭露谬误、澄清真理。
“有些人惯常颠倒事实,混淆真相,热衷炒作,善于造谣,说出话来往往违背基本的常识和逻辑。在他们眼里,没有是非,没有黑白,只有立场。符合他们立场的,就是对的,反之就是错的。”这种通过凝练概述揭示问题本质的写作手法,是北京日报评论员的一项必备技能。而多年来的探索实践也说明,很多看似深奥的道理,其实都可以找到现实的切入点。“不偷、不装、不吹”,结合现实讲真话、讲道理,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评论的知识价值,而且更有可能获得舆论引导的实效。
论证:聚焦“能量意识”,实现锐度与密度的统一
马克思说:“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新的传播生态之下,党报要“变海量为能量”,传递正能量,必须善于传播有用的思想和观点。
评论工作聚焦观点供给,最终目的是为了说服。可以说,评论的引导能力,在本质上是一种说服论证的技术和能力。要获得这种能力,需要同时兼有“感性说服”与“理性分析”。
“感性说服”主要体现在论点的鲜明深刻上,让人一看就能心有所动、情有共鸣;“理性分析”主要体现在论述的全面透彻上,让人读罢能够收获知识、受到启迪。感性与理性紧密结合,论述才有能量,文字才有分量,“艰难的说服”才不再那么艰难。
如何落实这种“能量意识”,对评论员来说,就是要在落笔前有意识地问自己三个问题:读者要不要?读者懂不懂?读者喜欢不喜欢?力图做到,读者提出的问题要准确回答;读者心中模糊和困惑的想法要加以解释;读者不理性的情绪要加以疏解引导;读者认识失误的地方能够及时纠偏勘误,有的放矢,按“需”供给,文章传播才会有扎实的基础。
比如,面对一段时间以来舆论对人大和政协是“橡皮图章”“荣誉身份”的非议,《长安观察》刊发评论《两会制度优势是中国的一个根本优势》,从两会制度的设计初心,到“中国式民主”的运行规则,再到现实当中的制度优势,以打通历史和现实的论述方式和全方位的知识含量,为读者全面展现了两会制度的强大生命力所在。文章一经刊出,便得到了包括《求是》杂志在内的众多重磅平台的转载和推荐。
这种善于打通左右、贯通上下的论述方式,堪称《长安观察》的一大特色,也是这一栏目能够担当头条的分量所在。以犀利的观点为统领,以厚重的论述为支撑,给予读者的打动往往胜于雄辩。实际上,这种说服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越是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越需要建构这样的知识体系满足受众的心理期待。
选题上强化“执政意识”,观点上突出“约数意识”,表达上注重“传播意识”,论证上聚焦“能量意识”,这些方面的品质,将《长安观察》塑造成为独具匠心、独具特色的品牌栏目。在价值多元化、传媒多样化的社会条件下,真正做到这些十分不易。《长安观察》之所以能不渝坚守,就在于我们始终相信求解中国问题必须依靠“中国式思考”,而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这一“看家本领”,能够让人们更好地认识真理、把握未来。这是《长安观察》立论的基础,也是首都党报评论立论的基础,亦是多元社会取得“最大公约数”的基础。
(作者毛晓刚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原北京日报社编委、评论部主任;张砥系北京日报社评论部编辑)
责任编辑:冷 梅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