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该撒娇的年纪,他们转身投入战“疫” (组图)

发布时间:2020-02-02 11:14 | 来源:人民网 2020年02月01日22:23 | 查看:577次

黎中元 秦海峰 时雨  

战士,英勇无畏,顶天立地。孩子,稚嫩青涩,正在成长。

2020年春节期间,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无数人被迫宅在家里刷手机、追剧的时候,在防控一线的“逆行大军”里,有一群朝气蓬勃的95后、00后“战士”。他们没能和家人吃上一顿热乎的年夜饭,不能陪父母一起看上一眼春晚。当大多数同龄人在沙发上看电视、玩游戏,跟父母撒娇讨红包的时候,他们却已经“战”在了疫情防控的一线。

98后抗疫战士胡佩工作照和生活照

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护士胡佩,共产党员,生于1998年。连续数日,她每天穿着厚重的隔离服,戴上口罩、护目镜和医用橡胶手套,忙碌在隔离病房里。受滑石粉、消毒液和洗手液的多重刺激,双手皮肤受损,道道血痕清晰可见。面对繁重的工作和可能的感染,她义无反顾地写下家书,信中提到“我做好了随时被隔离的准备”。

此行此言,多像一位勇往直前的“战士”。然而,我们看到胡佩摘下口罩的样子,分明是一个青春洋溢、爱好自拍的小姑娘。就是这个满脸稚气未脱的姑娘,面对汹涌而至的疫情,一肩挑起了医务工作者的责任,践行着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在疫情阻击战中,胡佩只是众多95后、00后编队中的一员,还有更多年纪相仿的“战士”与她一道出征、坚守。

99后抗疫战士梁顺工作照和生活照

梁顺,1999年出生,武汉市金银潭医院ICU的一名男护士。1月23日(腊月二十九),他刚回到孝感老家,还没吃上几口饭,得知疫情严重,立即开车返汉。凭着执业证书,他沿路“闯”过多处卡点,回到了单位。父母心疼他,梁顺却说,回去,是他应尽的职责。

98后抗疫战士吴康倩工作照和生活照

徐文惠,1997年出生,南昌大学一附院象湖院区护士。疫情发生时,她刚刚做完手术,却主动要求到防控一线去。护士长怕她身子弱,抵抗力差,拒绝了,但拗不过她执意报名,最终把她从神经内科调来支援重症ICU。她的同事吴康倩,1998年出生,在隔离病房工作。爸爸牵挂女儿,天天发来短信叮嘱她保护好自己。小吴说,害怕是难免的,但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就一定能战胜疫情!

父母心疼,护士长担忧,他们还是孩子啊。但孩子自己呢,梁顺急如星火地返回,徐文惠不顾术后体弱请战,吴康倩虽然忐忑却信念坚定。

这群95后,已经初长为优秀的“战士”。

95后抗疫战士张丹丹工作照和生活照

手边摆着急救药箱,箱边立着一瓶84消毒液,25岁的张丹丹一身干练的列车长正装,一丝不苟地点数着医用口罩。G28次列车从福州开往北京,疫情蔓延期间,每一次出乘,对这位内蒙古呼伦贝尔的95后姑娘而言,都不啻于一场战斗。

出乘前,为全体班组成员测体温,检查配备好的药品和医疗器械。行车中,巡查车厢,密切关注是否有发热不适的旅客,做好餐车食品卫生监控。8小时车程,张丹丹的神经一直紧绷着,有条不紊地处理着各项事务。其实,这已是她经历的第七个春运,七年来,张丹丹从没有在除夕夜和家人吃过一顿团圆饭。

00后抗疫战士曹园园工作照和生活照

曹园园是一名来自宁夏的00后女孩,两年前成为南昌客运段一名列车员。每天在川流不息的人流中工作,疫情发生后,曹园园内心有过压力,家人也有过担心,但她并没有退缩。作为一名列车员,每天按时出勤,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还向乘客宣传防疫知识,保证车体重点部位的通风和干净卫生。今年的除夕和大年初一对曹园园来说比较特殊,因为是在列车上度过的。她说,年三十旅客比以往少很多,但是她时刻都在提醒自己“游客少了,防护步骤一步都不能少。”发口罩、量体温、消杀毒,曹园园样样都是冲在一线。

95后抗疫战士彭媛博工作照和生活照

9个月的女儿送到公婆家带,1995年出生的彭媛博返回江西萍乡市安源区八一街罗家塘社区,一个个排查湖北来萍返萍人员,一户户上门监测居民体温。其实女儿尚在哺乳期,她本可以安坐家中,但彭媛博硬是扛起了自己的责任。她和丈夫一道上了防控疫情一线,每天天不亮出门,深夜才能回家。提起许久不见的女儿,她心里满是歉疚,说道:“我们作为基层干部,疫情面前,辖区的众多百姓更需要我们,只能以后再弥补她了。”

95后抗疫战士甘卓工作照和生活照

从1月21日起,1995年出生的甘卓吃住都在医院。作为江西上栗县福田镇中心卫生院防保科医师,面对疫情,主动担责,他行走在各个村落,为从湖北返乡的居民家庭进行消杀,做好隔离工作。肩背喷雾器,时间久了,走路长了,消杀液从壶里晃出来,甘卓的衣服被打湿,因此感冒。在防控一线,感冒可不是小事,但他仍然坚守在岗,只要工作需要,白天黑夜随叫随到,已经十几天没有回家了。

英雄莫问出处,战士何须年长?这场防控疫情的阻击战,淬炼着一根根年轻的脊梁。

95后抗疫战士王磊工作照和生活照

又一班地铁进站了。25岁的上海地铁乘务员王磊,笔直地立在黄色候车线外,机警地注视着上下车的乘客。从大年三十到现在,他每天一站就是一个白天或一个夜晚。疫情严峻,在人流来往的地铁站,他面临的感染风险无疑更大,但这位已经退伍的兵哥哥,始终没有退缩。

地铁报站的声音很响,乘客的脚步声、谈话声此起彼伏,混合成一片噪杂。不时有人上前询问,要走哪个出站口?要乘哪个方向的地铁?王磊隔着口罩,提高语声,尽量清晰地解答。一天下来,他的嗓子已经沙哑,却仍然耐心地引导着。地铁来了又走,但他一直在岗。站立时保持着军人的站姿,行走时保持着军人的步态。显而易见,从军经历在他身上留下了严谨踏实、坚持不懈的风范。

98后抗疫战士董紫茹工作照和生活照

寒风呼呼地刮,吹在脸上生疼生疼。1998年出生的董紫茹,守在江西上饶婺源县镇头镇去往景德镇的交通要道上,和乡村干部一道,耐心地为来往人员测量体温,向他们宣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知识,劝他们赶快回家。有人不理解,没有好脸色,甚至恶语相向,她毫无怨言。

董紫茹是镇头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平时负责超声工作。疫情来临,她接到通知后,从大年初一开始就“上岗”了。工作是满负荷的,在露天的冷风中,一站就是十多个小时。腿站麻了,脸庞被冻得没有知觉,但她从来不说一声累。董紫茹说,17年前的“非典”,别人保护了自己。今天,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她有义务尽全力去保护别人。“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有需要,我很乐意去最需要的地方支援,贡献力量。”董紫茹的话掷地有声。

王磊继承了一个军人的胸怀与担当,守护着站台平安,服务着过往群众。董紫茹将17年前别人给予的大爱,在疫情严重的关键时期传递给别人。

正是因为这样的传承,青年前程无限好,祖国希望无限好。

98后抗疫战士郑俊玉工作照和生活照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使命,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标签。曾经,90后、95后、00后,被人们视作没有经历风雨、常怀“玻璃心”、经不起摔打的一代。然而时至今日,他们正逐步成为支撑社会的栋梁材,推动国家发展的主力军。从胡佩、张丹丹、王磊、董紫茹们的身上,或许还能看到“撒娇孩子”的影子,但通过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场战役,他们已经作为优秀的“战士”,C位出列!

“虽然我们年轻,但我们可以让祖国放心。”和他们一道出列并向疫情霸气宣战的太多太多:

1996年出生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护士张馨;

1998年出生的福建漳州火车站客运员郑俊玉;

1995年出生的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科护士邬宪昊;

1996年出生的杭州钱江世纪城派出所民警柏华栋;

……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