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医院物资告急,互联网平台上民间如何互助?(组图)

发布时间:2020-01-30 11:54 | 来源:百度 2020-01-29 10:45 | 查看:1173次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随着湖北及其他省市新型冠状病毒确诊人数的不断攀升,加上春节延期导致各地普遍推迟开工,在不断增大的疫情防护压力之下,全国各级医院的防护设备纷纷告急,仅仅靠国家自上而下调拨已经难解燃眉之急。

据财新网从武汉医院了解到,即便在定点医院,防护设备的供给仍然非常紧张,对社会捐赠依赖很大。实际上,不只是湖北告急,全国各地的医院近几日纷纷对外发布接受社会捐赠的公告。

从中心化调拨到分布式支援

根据《南方周末》的统计,截止1月28日上午,全国湖北以外地区,已经有74家医疗团体发出了求救呼喊,其中甚至包括不少知名医院。

全国性社会危机面前,对于整个社会的自组织、自协调、互帮互助、资源配置能力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虽然武汉市领导表示捐赠物资一定要通过红十字会,但多次慈善丑闻造成的信任裂痕已经不可修复。不仅如此,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救援物资,仅仅依靠一家慈善机构的中心化力量,组织协调能力根本无力应对,几乎不可能快速实现针对急需的对口调拨。

全国红十字会累计接受捐赠3.4亿元

1月26日新华社的消息称,截至25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接受捐赠款物2.74亿元,已向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调拨价值1245.88万元的物资和1000万元现金,受捐和调拨之间金额的悬殊,反映了红十字会应对能力的捉襟见肘。

这个时候,民间的分布式支援无疑有着更高的效率。 相比非典肆虐的2003年,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了民众自发声、自组织的主要平台。

就在前线医务工作者全力迎战的同时,防护设备的短缺牵动着后方无数人的神经,如何让医疗前线的物资匮乏情况迅速传播出去,让拥有资源、渠道的单位或个人了解到,让物资供需信息实现及时对接,成为摆在各大互联网平台面前的一道课题。

我们也看到,民间善意的洪流在各个互联网平台上涌动奔流,大多数人都在竭尽所能地出一份力,更有不少人试图突破平台的功能极限,加以改造性利用,显示出令人赞叹的民间智慧。

从“人肉信息节点”到志愿者需求平台

“通过今天做物资需求和供给信息链接汇总的经验,才猛然意识到,这种社交媒体,它的功能是多么扁平,简陋。它的设计就是冲着刷存在而来的,不管你本意是不是要刷存在,而要真是想在这种平台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这只是一块几乎什么都没有的荒地。”

@诗人邹波对于微博功能的批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交媒体上进行民间组织协调的困难所在。虽然在微博上,#湖北多地急需防疫物资捐助#、#湖北不止一个武汉#等话题成为湖北各地人民恳请全国关注,为物资告急发声的一个出口和管道。

然而,话题的发散属性和讨论井喷,意味着仍然需要人工来做信息的筛选、核实,需要有超级传播节点临时充当信息对接平台。

这时,微博上的自告奋勇的意见领袖就充当了这样的“人肉平台”,通过私信和评论区搜集信息,同时集全体粉丝之力核实查证,保证信息的及时更新与尽可能准确。在他们的微博下面,社会性救援力量的供需双方也在进行着一对一交接。

与此同时,这些意见领袖还结成了一个互通有无、互相转发的民间公益网络,就像对于任何一次热点事件的推波助澜一样,互相分享最新的通关经验、可用的物流服务以及民间捐赠的最新规定。

他们甚至成了互联网平台收集民间需求的重要渠道。美团就通过@VicodinXYZ 征集如何在医院辟出无接触送餐专区的需求和建议,得到了广泛的响应。

除了这些“临时供需对接平台”,微博上还有不少志愿者在默默做着救助方式、捐赠渠道信息汇总的工作,毕竟有大量求助信息散落在粉丝寥寥的地方医院账号,还有很多基层医务人员的求助,如何让这些信息在滚动不息的信息流中不被淹没,需要有人打捞、汇总并传播扩散出去,离不开信息整理者的角色。

粉丝数只有一千多的@灭人器 就是这样的志愿者,她做的是“汇总的汇总”,尽可能将微博上的湖北援助资源信息进行一个总体汇总,从而成为一个6万多次转发的“超级节点”。

@灭人器整理的湖北援助资源信息汇总

为了尽可能无遗漏地搜集反馈,他/她在汇总微博下面留下了数个盖楼入口——“这楼独立收集反馈信息和援助建议”、“这层独立收集后续援助资源信息汇总”、“此楼武汉人民求助投稿合集”。

正如邹波所说,这是“在如沙如梭的微博尝试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BBS“。

“请不要把求助信息做成图片海报,图片海报中的文字无法检索,在多次保存转发后也难以识别,难以复制。请按照以下的格式,只保留医院名字和联系人电话。”为了保证求助信息的传播效率与“可汇总性”,民间公益网络会自发规范信息格式,而石墨文档因为可以协作编辑、时时更新,也成为搜集、汇总需求信息的“利器”。

微博之所以成为民间短线救援平台,一方面是因为平台的信息扩散属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平台的公共属性,通过舆论扩散给医疗系统制造压力,从而让基层医护工作者真正获得关注。

在民间快速行动的同时,媒体、微博平台也行动了起来。@微公益 和 @人民日报 联合全网共同建立了“抗击肺炎物资求助平台”,人民好医生和火石创造联合推出了疫情防护物资供需发布平台,解决医疗物质信息不对称短缺问题。而湖北医疗物资供应平台经过志愿者团队24小时的昼夜开发,湖北医疗物资需求信息平台也在1月26号火速上线。

湖北医疗物资需求信息平台

从前期的人肉信息节点到后期的平台接力,民间互助的通道正在快速打开。然而,对于全国范围医院普遍的物资紧缺来说,这些零星的平台可能仍不足够。

除了捐助群和求助朋友圈,微信还能做什么?

从一开始,微信朋友圈就是很多医护人员求助的第一选择,然而除了早期求助医院的刷屏效应导致缺口迅速被填补,随着各地医院都在朋友圈中求助,本地医院的求助信息可能已很难扩散到全网,而物资的供应却不可能都在本地得到解决。

1月27日,一名武汉医生的朋友圈求助

近些天来,全国涌现出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捐助群”,自行筹资,自行寻找资源,却因为彼此隔绝却无法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的公共论坛,也不利于信息的沉淀、及时更新,供需双方的对接。

早在24号,就有网友呼吁微信官方在主页面开设一个救灾论坛模块,“进入之后按照地域和事件(物资,人员,生活等)分类,大家可以发布相关的需求以及互通有无,互相帮助。”

虽然武汉邻里小程序可以实现新型冠状病毒在线自查上报,各地医院的小程序都有免费咨询服务,北京市也发布了“生活必需品统计”小程序,然而这些小程序并不能实现民众之间的互动。

作为更有架构优势的论坛,百度贴吧和豆瓣小组理应在民间信息自协调上发挥更大作用。百度武汉吧置顶了置顶了“共同抗击疫情【众筹捐赠】”的帖子,豆瓣@全国疫情信息发布平台小组短时间内聚集了一万三千多名成员。虽然传统的论坛已经式微,非常时期还是竭尽所能地快速响应起来。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虽然让疫情动态、防护知识、封村举措快速下沉到每家每户,不仅打破了以往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形成了各地互相“抄作业”的模仿风气,却不是一个理想的民众互助平台。

在算法分发的指挥棒下,个体的求助信息很难被分发出去,很难被沉淀记录、汇总传播,也缺少人肉信息对接平台。@湖北日报 虽然在抖音上发布了几家医院接受捐赠公告的图片视频,然而几乎是无效的,信息不可能被粉丝有效接收。

伴随着确诊人数的继续上升,各地医院的防护物资紧缺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希望这次突发事件不仅是对社会治理、民众自助的一次历练,也能促使各个互联网平台反思如何促进民间的组织协调能力。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