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25 21:23 | 来源:信息时报 2018-07-11 18:12:52 | 查看:1296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扎根基层20载,为老人排忧解难,是他们的贴心“管家”。
好人简介:
养老保障、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体娱乐……退休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他都管。在退管工作的岗位上扎根20年,他兢兢业业,为老人们排忧解难,他是广州市天河区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科员阮班学。“宁可让自己多麻烦,也不让退休老人多跑腿”,这是阮班学的工作守则。他多次协调各个部门,为前来办事的老人解决养老、医保等问题,赢得好评。
好人说:“做老人工作要换位思考,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把本职工作做扎实。”
对于退管工作的方方面面,阮班学都努力摸熟摸透,俨然成为退休老人的“管家”。
转业后扎根退管岗位20载
“退管与退休老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要尽职尽责做好服务。”阮班学说。提起“退管”,很多人都比较陌生,但对于那些退休者而言却十分熟悉,他们的养老金发放、医保等都与退管工作息息相关。1993年,阮班学从部队转业至天河区工作,1998年他来到天河区退管办,在退管岗位工作至今,转眼已有20年。
万事开头难。阮班学回忆,刚接触这项工作时他也是一头雾水,而且起初只有两三名工作人员。勤奋好学的他积极向前辈和同事请教,从养老保障、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到文体娱乐、法律维权、志愿服务等方方面面,他都努力摸熟摸透,俨然成为退休老人的“管家”。
“工作干得好不好,老人们马上就能感受得到。”阮班学说。因此,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急人所急。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天河区离退休人员呈逐年增长态势。目前,阮班学所在单位纳入社会管理的退休职工有5万多人,一名工作人员往往要服务几百甚至上千名退休职工,工作量可想而知,但他依然能将各项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
与老人打交道练出慢性子
在与老人多年的相处中,阮班学逐渐把自己练成“慢性子”。
“对于我们来说,这可能只是一份工作。但对于老人家而言,却是他们赖以生活的基础。”阮班学练就的“慢”,就是与老人沟通交流、解析政策要有耐心,不焦躁;老人家前来办事,一时半会说不清楚很正常。要跟他们唠家常,慢慢了解他们需要办理什么事项,一点点帮助他们完成。
2017年10月,退休老人张瑛瑛因养老金未到账焦急地赶来咨询。此前,张阿姨已经去过多个职能单位咨询,但还是没搞明白事情应该怎么办,非常着急。阮班学了解情况后,多次联系社保部门,耐心给她解释,告知办事程序和技巧,最后促成问题圆满解决。事后,张阿姨激动得连声道谢,还给他送来感谢信。阮班学表示,不少老人年纪大行动不便,自己只是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让老人少跑腿。
一诺千金为老人做好服务
在退管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阮班学兢兢业业、信守承诺,为退休人员办实事,赢得了老人们的好评,也因此收到不少感谢信和锦旗。几年前,阮班学为黄埔军校老学员饶伟明办理移交和一次性医疗手续,当时遇到了不少棘手的问题,涉及到医保、社保等相关业务部门。
面对饶伟明期盼焦急的眼神,阮班学向老人承诺,一定会把事情办好,帮其解决问题。于是,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阮班学多次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勤快跑腿,很快办好了各项手续,事后联同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上门为老人送上医保卡和慰问品,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退休人员中,还有一些工作单位在广州、退休后回原籍的老人。阮班学说,由于当时医保没联网,异地户口的退休老人外地就医需在广州报销,一来一去十分麻烦。工作人员让他们将材料寄回退管办,然后替他们送至医保局,报销到账后又到银行将报销金转至老人账户。为了不让老人两地奔波,阮班学和同事们默默地做了很多工作。
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在生活中,阮班学更是出了名的大孝子、好女婿。因妻子家庭特殊,自结婚后,阮班学就承担起两个家庭的重担,他认为照顾好两边的老人既是孝心也是责任更是承诺。面对年迈多病的老人,他尽心尽力照料,无论大小事,他都总是第一时间处理。
对待自家的老人无微不至,工作中的阮班学也一直践行爱老、敬老的精神,设身处地地为老人着想。有时下班了,发现有老人在办公室外面踱步,他马上就能觉察到老人是有急事或难事要办。这时,他都会利用休息时间和老人攀谈,了解他们的情况。“有次中午看到一位老人蹲在门口吃面包,外面下着大雨,询问后才知道他是从肇庆赶来办事的。”阮班学说,老人跑一趟不容易,一定要帮他们解决好问题。
为了进一步做好退休人员服务工作,阮班学还充分利用本区高校和社区大量义工等资源,发挥助老员、自管互助小组、青年义工三支队伍的力量,形成“多帮一结对子”的方式为特殊退休人员提供各项帮扶服务。除了基本的退管服务,阮班学还组织老人开展老年活动,如健康体检、登山等,让老年人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
扎根退管工作岗位20年,阮班学也已年过半百,有时他也会觉得不可思议,更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价值。“谁都有老去的一天,希望在我的努力下,为社会的养老服务贡献一点力量。”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李丹 通讯员 李滨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叶伟报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