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18 20:07 | 来源:长江日报 2019年11月17日 5版 | 查看:2473次
采访嘉宾:戴焰军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
“制度”一词,在5000余字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出现77次,在近2万字的《决定》全文中出现200余次。全会明确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
新时代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继续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制度建设的分量更重、任务更加艰巨。
什么是制度意识?为什么要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求知”采访了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戴焰军。
中国崛起走到这个阶段,制度建设是最关键的
“制度”是本次全会的高频词,仅在公报中就提到77次,《决定》全文中更是多达200余次,您对此作何解读?如何理解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戴焰军:制度与国家治理是此次全会的中心议题,而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制度具有基础性作用。
所谓治理,就是凭借各种方式解决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推动国家进步,让人民生活得更好,制度是其中最可靠的方式。因为国家治理涉及的问题纷繁复杂,涉及的人口数量巨大,而且着眼的不仅是当下,还要考虑长期规划,所以在治理的时候必须有“规矩”,不能随意,制度保证了这种规矩。
我国正向着现代化不断前进,会涉及方方面面的转型,这就需要不断健全完善各方面各领域各层次的制度,真正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同时用制度来巩固各方面已经取得的成就。所以,制度建设被摆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当前具有必然性。
从历史经验看,一个国家崛起的过程中,是否会在一个集中时刻面临“制度攻坚期”?
戴焰军:是的。经过几十年的改革,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获得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很多做法也已经被实践证明了是合乎时代发展要求,合乎中国实际情况的,需要进一步用制度把它们加以固化,使其更具稳定性,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牢固的长期保障。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新命题。经过近六年的推进,现在需要进行系统总结,提出完善和发展各方面制度的前进方向和工作要求,进一步推进“中国之治”。
另一方面,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我国也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遇到的问题事实上比“欠发展”时更复杂、更具挑战性。为解决新时代我们面对的难题,就必须从强大的制度优势和治理能力入手,依靠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有力支撑和高效运行。
只有形成制度才能防止“人亡政息”,保持国家治理立场、方向和原则不会随意改变
为什么说“制度”是定国安邦之根本?
戴焰军:定国安邦,说通俗一点就是把国家治理好。治理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有路线方针政策,有宣传教育、动员组织等各种方式。制度是其中一个方面,而且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根本性的方面。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只有形成制度,才能使得我们已经探索出的那些行之有效的做法真正得以固定下来,防止“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危险,国家治理的立场、方向和原则等才不会随意改变。
制度一旦形成,便具有了统摄全局的属性,我国国家治理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要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治理的执行力及其效能,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制度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能力的基础就是制度。
一种制度是否科学先进,关键要看实效
衡量一种制度是否科学、是否先进,关键在哪?
戴焰军:曾有一段时期,有人喜欢以部分发达国家的制度为“好”制度的标准,将其作为中国制度建设的方向,但这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制度不是依靠政治理论搭建的空中楼阁,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经历、理想追求、面对的形势与任务等等因素,都是制度建设时需要考虑的基本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深刻地指出:“在政治制度上,看到别的国家有而我们没有就简单认为有欠缺,要搬过来;或者,看到我们有而别的国家没有就简单认为是多余的,要去除掉。这两种观点都是简单化的、片面的,因而都是不正确的。”
一种制度是否科学、先进,不是看它设计得如何精致或者是否符合某种模式,关键要看实效。一是看是否真正地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二是能否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推进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秩序等等。从本质上来讲,这两个方面又是统一的。合乎时代要求,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最根本的目的也还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我国制度建设拥有天时地利人和,所以短短70年得以迅速建立健全
西方国家制度成熟定型往往经历了数百年时间。为什么我们能用70年的时间使制度迅速得以建立、健全、不断发展完善?
戴焰军:我们的制度和资本主义的制度有着根本的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更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比如说我们提倡的共同富裕,实际上就是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民为中心的,所以也就比资本主义制度有着更广泛的群众基础,更容易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拥护和支持。
其次,我国的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又没有教条化地理解、照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是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国情,创造性地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制度建设一直在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不断探索、完善,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
综合这三点,可以说我国的制度建设拥有天时地利人和,这也决定了,我国的制度在建立和巩固的过程中,有着比资本主义制度更为有利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所以我们在70年这么短的时间内,使制度迅速得以建立、健全,不断发展完善,充分发挥出制度的优越性。结果就是,我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历程。所以我们要有充分的制度自信。
善于在制度轨道上推进各项工作,是“制度意识”的关键
全会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什么是“制度意识”?
戴焰军:制度意识是执行制度的前提。所谓“制度意识”,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把制度放在突出位置,不能把自己凌驾于制度之上,搞特权。其次,要充分理解制度的特点,将其融入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比如说制度有稳定性,那么从制度意识的角度,就要保证自己工作的持续性,不能朝令夕改。再比如说制度有全局性,这也要求领导干部要有大局意识,等等。反过来,这些意识也是保证制度在现实中切实得到执行、得到贯彻必要的思想基础。
领导干部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意识到了制度的重要性,在具体工作和处事过程中,就能时时保证自己“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反之,如果缺乏制度意识,就有可能搞特权、乱作为,工作难以实现既定的目标,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制度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如何体现?
戴焰军:在执行制度时,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能搞特权、搞例外;还要保证执行的一贯性,不能因时而变,在这种情况下执行,换个时间就不执行了;不能选择性执行,符合自己利益的就执行,否则就不执行,或者降低执行标准,甚至口头上表示执行,实际却阳奉阴违。
制度不是“稻草人”,更不是用来钻空子、谋取特殊利益的工具,而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大局,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性建构,要不断提高贯彻执行各种制度的自觉性,增强执行制度的责任心,保证把各项制度贯彻执行好,让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长江日报记者邢帆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