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抱团行善”的“港城境界”——山东省日照市20多万学雷锋志愿者的服务特色扫描 (组图)

发布时间:2019-11-11 22:01 | 来源:雷锋杂志 2019年11月6日 | 查看:858次

文|张守军  李清  本刊记者 仇学平

供图|日照市文明办

我们就是太阳温暖的光/

手把手把未来点亮/

能帮就帮,大爱无疆/

到文明需要我们的地方……    

国庆节前夕,记者来到日照市,随时都能听到这支雄浑悦耳的《日照市志愿者之歌》,不时能看到鲜亮夺目的“志愿红”——穿戴着标有各类“志愿者”字样的红马甲、红帽子、红袖标的男女老少,无不笑容满面地从事着义务便民服务和公益劳动。这使记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两年前以综合测评第2的佳绩勇夺“全国文明城市”桂冠的日照市,凭什么一跃成为“后发翘楚”?日照籍世界高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去年第6次返回故乡时,猛夸“这里的环境超过美国大多数城市,连我住的日内瓦也赶不上这儿”。这种独特的“港城境界”,其内在魅力和勃勃生机难道真的就蕴含在这“推凡人善举,化微光效应”的志愿服务之中?    

答案需要更多的“眼见为实”。于是,记者决意一个劲儿“向下走”,力求在众多的“零距离感悟”中一探究竟。

雷锋精神融入志愿服务中

这天恰逢星期六。日照市最著名的万平口景区内,蓝天碧海金沙滩的美景,深深吸引了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海边细腻的沙滩上,光着脚丫追逐浪花的孩子们发出欢快的笑声,亲海的小伙伴早已冲进大海,老人们在沙滩上席地而坐。在熙熙攘攘的游人中,一群红马甲和红袖标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有的在沙滩上低头搜寻;有的不时地弯腰捡起烟头、饮料瓶等垃圾;有的轻声劝阻个别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这是日照监狱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在监狱长徐淑昌的带领下参加“碧海志愿行动”。与此同时,在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山海天阳光海岸、东夷小镇、灯塔景区、市区高速公路出入口,各区县重要景区、客运站等地,百余支志愿服务队伍都在从事“碧海志愿行动”。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臂戴红袖标,穿梭在游客中间,开展捡拾垃圾、文明劝导、提供旅游咨询、协助维持秩序等服务。一面面鲜红的“日照碧海志愿行动”队旗迎风飘扬,与蔚蓝的大海、熙攘的人群、洁净的街道交相辉映,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是日照市文明办联合组织的2019“碧海志愿行动”第7次集中行动。自2018年开始,日照市每年在7月至9月旅游旺季,组织10万多名志愿者联合开展“碧海志愿行动”,内容以保护海滨生态环境、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等志愿服务活动为主,利用周末时间集中开展活动。    

有资料显示,目前,在日照市志愿服务平台注册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有862支,注册志愿者已超过22.8万人,全市构成了“专业团队+党员团队+文明单位团队+社会组织团队”的志愿服务立体格局。记者注意到,该市的志愿服务活动有一个理论上的重要特色,就是十分重视把学雷锋与志愿服务结合起来。   

2018年4月,山东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现场会在日照市召开,时任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刘宝莅说:“日照市的志愿服务活动,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这条主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市民要求,发动广泛的社会力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品牌,达到了政府与社会各界满意的效果。”    

记者在实地采访后感受到,日照市统一设计“阳光日照、志愿之城”品牌,把学雷锋与志愿服务融为一体,使之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挂牌后的“提质行动”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顶层设计助力“好人抱团行善”

这是一个工作日的早晨。旭日刚刚跳出海平线,日照市各小学门前,一个个穿着红绿马甲的护学志愿者坚守在斑马线上,配合交警引导来往车辆、行人有序通行,护送孩子安全过马路、进校园,然后匆忙赶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其中有机关工作人员、有个体商户,也有大学生、普通家庭妇女。牵的是手,暖的是心,志愿者用爱心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成为学校门口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多年来,这支护学大军风雨无阻,坚持每天4个时段护学,累计参与护学576万余人次、护学志愿服务总时长达288万小时,未发生1起交通安全事故。护学志愿者的行动感染了无数孩子和家长,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使“牵手斑马线爱心护学活动”发展成了日照最具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   

由“牵手斑马线”活动说开去,记者发现,该市凡是成规模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都离不开市文明委统领的各级文明办的贴近指导和顶层设计。他们规划建设了融合全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功能为一体的日照市志愿服务大本营,打造供需对接平台、志愿服务管理平台、孵化平台、培训平台、展示平台、信息传播平台,坚持公益性、规范性、实效性、持续性的原则,吸引广大群众和社会各方自愿参与,让志愿者团队联合发展,让好人抱团行善,推动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为了落实顶层设计,他们除了营造良好氛围、注重典型引领之外,还注重激励保障。为此,日照市文明办、团市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日照市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让优秀志愿者在就业、创业、享受公共服务等方面得到优待,帮助协调解决其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形成了“好人有好报、德者皆有得”的鲜明价值导向。

“品牌带动战略”促成志愿服务“社会化”

说到品牌,记者对该市在2018年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上斩获金奖的“摆渡爱心食堂”情有独钟。为了见证这块奖牌的“含金量”,记者决定来个“突然袭击”,选定一天中午的开饭时间,赶到该市东港区西湖镇惠家官庄的“摆渡爱心食堂”。    

到达那里,恰好午饭刚刚做好,鲜软可口的白面馒头冒着热气,香味扑鼻的猪肉炖土豆勾人食欲。记者忍不住从做饭阿姨的手中接过汤勺,给端着制式瓷碗的就餐老人和残疾人一一盛上饭菜。老人们一边品味着可口的午餐,一边与随同记者来的一位中年人打招呼:“滕儿,您又来啦!”“滕儿”是这个食堂的创办人、日照市扶贫志愿者协会的会长滕兆敏。“滕儿”在现场插话中与老人们一起向记者聊开了“摆渡爱心食堂”的来由。原来,滕兆敏带领他的志愿团队在做“后扶贫时代”的社情调研时,发现各方提供给农村“五保户”和残疾人的米、面、食油等物品,有不少堆在他们屋里发霉变质了。对这些无生活自理能力且无家属子女照顾的孤寡、残疾人来说,单纯给钱给物并不能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滕兆敏由此萌生了创办“摆渡爱心食堂”提供专项志愿服务的方案,并在市文明办的指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得以实现。    

目前,全市建成10个“摆渡爱心食堂”,免费为150多位孤寡老人和残障人士提供午餐12万多份,并优先雇佣长于烹调的贫困农民为他们做饭,形成良性循环。如今,食堂最长的运行已经有3年了,最短的也快1年了,从开办食堂的房租、装修,到日常运行,总投入已经超过100万元。食堂日常运行费用除了部分由文明单位、爱国企业和爱心人士捐赠外,大部分由滕兆敏自己筹措,他每年承揽些小工程,挣点钱也大多贴补到食堂及其附属的“爱心超市”上。“但是,即使有再大的困难,我也会努力克服。”滕兆敏说,“既然选择了公益这条路,我就要对得起老少爷们儿的信任,把这个食堂办好!”日照市文明办、市扶贫办、团市委等单位在支持这类爱心食堂长期健康运行的过程中,逐步摸索出“党委政府主办、文明单位协办、志愿组织承办、社会各界帮办”的发展模式,这种“四办”模式的有效运行,不仅展示了日照市特有的“好人抱团行善”的“港城境界”,而且创造性地解决了“后扶贫时代”需要精准发力的新问题,这对全国显然具有强劲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日照市,记者还见证了另一个“志愿服务品牌”——安泰·12349养老助老服务中心。该中心负责人赵桂春向记者当场演示了“养老助老一键解决法”:只要一个电话,12349信息平台便会快速响应,市民可以得到包括家政便民、医疗保健、物业维修、生活配送在内的7大类服务,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照料的所有服务项目。记者问道:养老助老志愿服务平台的智慧化程度与老年人的需求如何有效衔接?赵桂春介绍,目前平台已发放老人手机2172部,一键直达,没有老人不会的。服务内容包括:紧急救助、生日祝福、用药提醒、精神慰藉等。“安泰·12349是城市社区养老助老志愿服务的好平台。”日照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赵嘉兵向记者介绍说,“这个平台把‘线上’与‘线下’结合起来,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极大地方便了社区老年居民生活,有效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满意度。这样的志愿服务平台,政府与群众都需要!”    

作为日照人,有一个最喜欢向外来客人推介的地方是“东夷小镇”中的“海鲜小吃大世界”。记者架不住当地同行的“口头广告攻势”,抽出一个黄昏进去“饱览”了一番,说来难以置信,方圆数万平方米的这个“小吃大世界”,其繁华程度和消费规模远远超过北京东华门的“小吃一条街”和天津的“特色食品街”,摩肩接踵的中外来宾尽情享受着形形色色的海鲜美味,却搜寻不到一处“垃圾狼藉”之景,地上甚至难觅一片废纸。这是怎么做到的?知情者向记者指认了这里无处不在、默默行动的“四位一体”的环保志愿队伍:一是干部带头;二是从娃娃抓起;三是家庭齐上;四是本地居民人人参与。有此“四位一体”的力量支撑,任何垃圾都能在第一时间被消除干净,并且都能在瞬间分类入箱。当地同行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秘密”:全场实行电子监控,所有消费者的现金都在进场时被换成电子消费卡在场内流通,卡上附有确保文明消费的功能,每张卡都变成了执行监察的“电子志愿者”,发现哪里有不文明消费特别是欺诈行为,都会有“电子志愿者”自动报警,管理人员会随时处置,如有商家劝而不改,马上就会被赶出“小吃大世界”。正是这种“软硬兼施”的志愿服务,创出了“最繁杂之地”成为“最洁净安全之处”的奇迹。    

除此之外,他们还在全市范围内引导广大志愿者积极参加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文明餐桌、移风易俗等文明创建5大行动。各级各部门在社区、景区、窗口单位等公共场所,建立了1000余个志愿服务站(岗),真正将志愿服务融入市民生活,实现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军营走出来的“排头兵”带动新风扑面

扫描日照市学雷锋志愿者的服务特色,还有一点不能不说,那就是“兵味浓郁”。该市表彰的“十佳志愿队伍”中,其领军人物大多是退役军人。前面提到的滕兆敏,就是一位退役军人;“牵手斑马线”的一位负责人韩彬,是从北京军区退役的伤残军官;被团中央评为“中国百个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的日照市消防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徐梦溪也是一位转业军人。有数据表明,目前该市已经招募注册的近23万名志愿者中,退役军人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占30%。他们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每人认领一个公益岗位,在城乡志愿服务活动中始终冲在第一线,成为名副其实的“排头兵”、生力军。而在平时,志愿者们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正是退役老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    

2019年9月9日,该市莒县洛河镇“老兵志愿服务队”又一次来到92岁的抗战老兵单支兰家中看望老人,并送来中秋节慰问品。单支兰老人拉着志愿者们的手,热泪盈眶地说:“你们是我的战友,更是我的家人。”这是日照市退役军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   

 “我们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想法,就是想退役后还能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莒县洛河镇洛河崖村,记者见到了“老兵义务巡逻队”的队长于学堂,今年72岁的他谈及此事十分低调。1976年,于学堂退役回乡进入村委工作,从那以后,他就自告奋勇地担负起了义务巡逻的职责,带领的老兵义务巡逻队一年到头穿梭在洛河的大街小巷,成了保护百姓平安的“守护神”。这个镇的“老兵志愿服务队”还根据退役军人的专业特点,合理设置了民情民意收集岗、政策宣传服务岗、文化公益岗、扶老助残服务岗、生态环境公益岗、治安巡查服务岗、村民调解岗等公益岗位,每个人根据自身实际认领岗位,为村民提供相应的服务。洛河镇用设岗定责的方式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活动的职责进一步具体化,充分调动了退役军人参与公益事业、带头发挥模范作用的工作积极性,成了日照市另一张鲜亮的公益名片。

主编:夏一萌

总监制:吴维满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