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德江县沙坝村主任杨忠华: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发布时间:2010-03-23 07:04 | 来源:新华网 2010-03-10 08:54:05 | 查看:1270次

  2月9日下午,在德江县钱家乡沙坝村公路旁的一块地头里,村委会主任杨忠华正带着“钱丰果蔬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在搭建西瓜大棚,36亩共60个西瓜大棚的架子已基本搭建完毕。杨忠华说:“西瓜成熟后,预计每亩收入可达2.4万元,仅这一项,合作社的社员就可增收86.4万元。”

  沙坝村地处钱家乡政府所在地,水源充足,是乡里的果蔬专业村。2004年8月,杨忠华被选为支部书记。上任后,他遇到的第一个难点问题就是如何启动已经停工近一个月的自来水入户安装工程。2004年初,该工程刚动工不久,就由于施工方与农户因材料等产生矛盾,入户安装工程被迫停工。

  如何寻找工作的突破口?带着问题,杨忠华不分昼夜,火坑边,屋檐下,田间地头……与党员们倾心交谈,一次次征求意见,一次次认真分析问题,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走访、调解,使停工近一个月的自来水入户安装工程很快重新上马。

  后来,杨忠华又被选为新组建的沙坝村村委会主任,在实际工作中,杨忠华意识到一条道理:“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为了增加农民收入,2009年10月,他创办了钱家惠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红苕淀粉加工厂,为20多位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有6名返乡农民工,月薪1500元。加工厂与铜仁华力公司签订了200亩订单合同,辐射7个村民组300户农户。杨忠华自己带头种80亩红苕。加工厂自投入生产以来,共收购加工红苕100多吨,生产淀粉25吨。

  2008年初,德江县遭遇历史罕见的雪凝天气,钱家乡党委、政府决定调运一批蔬菜到市场平价销售和捐助重灾乡镇。一时半会儿要组织调运一定数量的蔬菜,说起容易,做起来又让人犯难,怎么调?乡党委、政府立即想到了蔬菜协会,杨忠华爽快地接受了蔬菜筹集、运输、销售、捐赠等一系列任务。

  经过一个晚上的准备,他把3000多公斤的白菜、萝卜、蒜苗、芹菜等全部装上了车。第二天一大早,与农技站4名职工一道,将“蔬菜大篷车”开到了县城农贸市场,所有蔬菜均按市场价的半价或低于半价销售。中午,杨忠华赶回家又装了2吨蔬菜,冒着严寒,驱车前往高山乡。“蔬菜大篷车”回到县城已是晚上8点多钟了。他又马不停蹄,从地里一背一背地把妻子拔好的萝卜和白菜背回院坝里,剥掉白菜外层的烂叶,将萝卜打包装袋,装完车已是凌晨4点多钟。

  一大早,“蔬菜大篷车”又开进了县城,平价销售了一车蔬菜。下午又赶到了煎茶镇,为该镇送去了2吨救灾蔬菜,同时为该镇送去了由钱家柑橘协会提供的15箱“中国红橘王”柑橘。

  2009年3月,沙坝村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成立了钱丰果蔬专业合作社,杨忠华被推举为社长。为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逐步形成了“公司+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蔬菜生产从最初的“正季露地栽培”转变成“错时保护地栽培”,从零星经营方式发展成为一体化经营模式。合作社党支部瞄准德江县城因扩建,城区蔬菜生产基地逐步减少的有利时机,狠抓城镇“菜篮子”工程,尽力增加社员经济收入。2009年,合作社共发展早熟蔬菜基地2000亩,总产量895吨,总产值120万元。(高应清)

(责任编辑:龙杜娟)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