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0-03 12:48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10月02日 11 版 | 查看:1049次
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在演奏。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赵迪/摄
10月1日上午,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庄重的号角音乐徐徐响起,拉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4小时连续演奏的序幕。
在阅兵现场,由1300名官兵组成的联合军乐团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方队:它是整个阅兵过程中入场最早、退场最晚的方队,全程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之下现场演奏。
联合军乐团团长张海峰将这次演奏形象地称为“在五线谱上踢正步”,要求队员必须具备持续站立并演奏4个小时的体能。
“器乐演奏是一门音乐和艺术领域的竞技运动。”他说,“军乐队员没有强健的体魄,是完成不了阅兵任务的。”
据张海峰介绍,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听觉上,联合军乐团都有许多创新之处,为此次阅兵带来了全新感受。
从视觉上来看,执行演奏任务的3名总指挥首次着陆、海、空三军礼服指挥乐队,体现了陆海空联合作战的元素。此外,从各军兵种遴选的223名女军乐演奏员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了解,这也是历次阅兵中联合军乐团女演奏员人数最多的一次。
在演奏形式上,联合军乐团首次采用100名高音礼号、100名中音礼号、100名女兵军鼓队演奏号角音乐,新增的长号上专门挂有号旗,看上去十分显眼。
从听觉上来说,此次阅兵演奏任务共有28首乐曲,除保留16首经典阅兵用曲,其余12首乐曲都是为本次阅兵量身打造的全新作品。
在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通场时,联合军乐团改变过去演奏军旅歌曲的做法,根据不同装备模块有针对性地创作了《钢铁洪流进行曲》《冲上云霄》等7首军乐交响化作品,展现改革强军巨大成就,增强视听效果。
“这是我们历年来创作曲目最多的一次。”联合军乐团创作室主任郭思达表示,这次阅兵他们为新增的军兵种单独创作了进行曲,“让大家一听就知道是哪个军种”。
“比如坦克装甲部队,我们在音乐形象上会模仿履带行进的声音;导弹部队在音乐上着重表现导弹发射的震慑力;航空兵部队在音乐形象上则是用高频形成速度感。”郭思达举例说,这相当于为军兵种量身定制音乐形象。
此外,联合军乐团还在演奏中增加了号角音乐比例,在习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检阅等环节专门创作《致敬号角》《分列式号角》等音乐,突出领袖出场的仪式感庄严感。
在群众游行演奏阶段,联合军乐团共演奏28首乐曲。“阅兵演奏体现的是人民军队铿锵有力、排山倒海的气势,群众游行演奏则重在烘托欢庆的气氛。”郭思达说,“我们用同样一支乐队,诠释不同的艺术魅力。”
据了解,联合军乐团在活动现场先后演奏了56首乐曲,4个小时演奏中全程不能补水、不能走动、没有乐谱。为了圆满完成演奏任务,1300名队员进行了充分的军姿站立和体能训练。
其中,年龄最大的队员是56岁的小号手雷宇。满头银发的雷宇训练格外认真,每天与年轻演奏员一起持续演奏3个小时以上。
女子军鼓队队长王国娟介绍,军鼓队队员均从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和国防大学选拔,“都是零基础的学员”。经过联合军乐团的专业训练,队员们的演奏水平大幅提升,均达到受阅标准。
在女子军鼓队中,有一对来自国防大学的00后双胞胎姐妹柳焌云和柳焌月。两姐妹从小上同一所小学、中学,考取同一所大学,大一时又一同应征入伍来到国防大学。
训练场上,这对双胞胎姐妹互相帮助、互相纠错、共同进步。“我们要背记56首乐曲的乐谱和顺序,有些队员睡觉时说梦话都是关于乐谱的事情。”柳焌云说。
据了解,女子军鼓队在整个演奏过程中最快时速达到每分钟160拍,这意味着1分钟内要敲击鼓面三四百下,需要队员们加强手腕力量的锻炼,形成肌肉记忆。柳焌月记得,在联合军乐团成立大会上,天空突然下起大雨,1300名队员在雨中站得笔挺坚持演奏,随着迅速有力的敲击声,“鼓面上的水也一次次被震起来,场面特别震撼”。
提起参加这次演奏的感受,这对双胞胎姐妹显得非常激动:“能够参加这次国庆阅兵,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觉得非常自豪。祝愿伟大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达 通讯员 刘京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