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04 14:18 | 来源:本溪晚报 2019年8月28日 03版 | 查看:1185次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 ,只要经过沈丹铁路南芬站出口200米处的铁道口旁,都会遇到这样一对老夫妻——他们的头发有些斑白,皮肤稍显黝黑,身形都不算挺拔但是眼睛却炯炯有神。这对老夫妻都已年过七旬,但是他们每天都坚守在铁道旁,仔细观察着来往的车辆和过路的行人,风雨无阻只为守护行人和车辆的安全,而这一站就是16年。
“为了居民们的出行安全 我愿意义务护路”
附近的居民都亲切地喊这对老夫妻叫“赵叔、康姨”。他们口中的“康姨”叫做康克敏,今年73岁,她的老伴名叫赵启超,今年也已75岁,老两口都是南芬本地人,已经一起共同生活了46年,两个人在一起后做过很多有意义的事,护路算是一件。说到这件事,那还得从2003年说起。
那时,赵启超和康克敏住在沈丹铁路南芬站铁道口对面的一座平房里,赵启超每天都去市场打零工维持生活,康克敏没有工作,到了饭点就做好饭菜望着窗外等着丈夫回家。老两口门前的这段铁路虽然不算枢纽,但是每天也有多趟火车经过,这附近孩子上学、职工上班、居民买菜、就医出行都要从铁轨上穿行。由于这个道口在一个转弯处,两边的行人过铁道时极易视线受阻,从而发生安全事故。在2000年前后,曾在这个铁道口连续三年发生了三起伤亡事故。康克敏天天望着铁道口来往的行人,想着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于是她找到了所在的甩湾社区主动要求,“为了居民们的出行安全,我愿意义务护路”。社区领导听说后,非常支持康克敏,同时还组建起了党员志愿者铁路护路队,聘请退休老党员一同护路。队伍组成后,康克敏还把爱人赵启超也带入队伍中,赵启超下班后就随着队伍一同护路。
风雨无阻16载 只愿换得一方平安
康克敏感动了每一位队员,一致推选她当义务护路队的队长,于是,康克敏便承担起了这个重担。她把党员志愿者分成两组,每天上午6时到11时,下午13时到16时两个时间段,分别轮流在道口守护,提醒过往行人、车辆注意安全。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所有志愿者全员上岗执勤。下雨天穿雨衣、打雨伞执勤,冬天天黑的早,他们就开着手电筒,在道口旁巡视。尽管铁路部门已经于2012年在此设岗,并派专人看护,但志愿者铁路护路队工作始终没有间断,继续默默地守护道口的安全。在高峰时段,队员全体执勤,高峰时段过去,康克敏和赵启超便坐在小马扎上,观察着来往的行人和车辆。雨天就撑把伞,冬天就穿的厚点,一年四季老两口都守候在此。为了守好这段路,康克敏和赵启超经常换班吃饭,吃完饭就赶紧赶回铁道边继续护路。康克敏介绍,经过铁道口最多的就是孩子,有调皮的孩子走路贪玩,所以她们夫妇和队员们在学校上学、放学的期间一定在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一定得保证他们的安全。”赵克敏说。
当然,对于他们的这一行为,也有许多不理解的声音。有一次,一位老人要横穿铁道,因为火车汽笛声刚响,赵启超和康克敏赶紧把那位老人拽住,提醒老人小心火车。那位老人手一甩,生气地说:“你们是干什么的?凭什么管我?”话音刚落,火车呼啸而过,老人吓了一跳,惭愧地向他们致歉。还有一次,在巡逻过程中,康克敏看到一名中学生因为担心上学迟到,戴着耳机在铁轨上小跑,康克敏大声呼喊,不知是没听到还是不在意,这名学生对康克敏未加理会。这时远处正有一列火车呼啸而来,康克敏当时右腿的风湿病正严重,千钧一发之际,她咬牙忍痛,一瘸一拐地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学生,一把将她拉开,学生跳到一边后对她千恩万谢,康克敏跑得浑身是汗,腿疼得半天也说不出话来。这些年来,究竟喊了多少次,帮了多少人,他们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自从2003年成立护路队以来,这段铁道口再也没出过一起事故。
有亲戚朋友对他们的这一做法也不理解,劝他们说有闲工夫逛逛街、跳跳广场舞多好,干嘛非要去义务护路?康克敏的女儿知道这件事后也问他们:“爸妈,你们干这活也不给钱,图个啥?”对于这些声音,康克敏和赵启超都会回答他们:“大家都平安,我们就高兴,特别有成就感。有的人说我们傻,可我们愿意当这样的傻子。”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康克敏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市区,从没出过本溪市。康克敏说,以前是没机会,现在是为了守护这段铁道口离不开。看到他们的执着劲,慢慢的,他们身边的人也都开始支持起他们的工作。
这几年,康克敏患上了风湿病,腿脚不太好,走路很吃力,可是她每天还是步履蹒跚地坚持护路;丈夫赵启超心脏不太好,但从未缺席护路的任务。2017年,赵启超突发疾病,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康克敏不放心这段路口,住院期间都是由老两口的女儿在医院照顾。16年来,老两口除了身体原因外,一天都没落过到铁道口执勤,这段路已经成为了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在亲人去世的时候,他们也未曾离开过一天。
前几年,老两口住的平房被划进了动迁范围,给他们分配了一套双室一厅的回迁房,离铁道口步行在40分钟左右。虽然居住条件好了,但是新房子离铁道口太远,于是老两口就在铁道边又租了一个平房,一年3000元租金,加上买煤钱,一年林林总总加起来得五六千元的费用,对普通家庭来说,也许这不是个大额支出,但是老两口每个月只靠赵启超的2000多元工资生活,这对他们来说也算个不小的支出,但是他们还是义无反顾,这房子一租就是6年。后来,其他人知道了他们的事,就跟房东讲价,谈到了一年租金2000元,而那个双室一厅的新房子,老两口则很少去住。2017年,这段铁道口安装了围栏,减少了一部分护路人员,但是老两口依旧每天坚守着。前一阵,赵启超的膝盖摔伤,骨伤很重,这才到新房子去住。这段时间,康克敏做完饭就步行走到铁道口,过了高峰再回去做饭,一天需要来回两趟,康克敏的腿脚因为风湿走路不是很灵活,每天来回都要走两个多小时,但是她每天还是要到这段道口守护着。
“我觉得我做的还不够,这都是小事”
赵启超年轻时就入了党,还是甩湾社区“家庭党校”的主讲人之一,自费购买了许多时事政治刊物。2009年,康克敏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一年她62岁,是南芬区最年长的入党积极分子。有了党员身份后,两人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同时还主动动员退休党员一起加入护路队。
自从他们的故事被大家知道后,这几年,他们获得了很多奖项,还入选了今年7月的“中国好人榜”,但是在老两口的家中,没贴上任何一张奖状。一天,康克敏的外孙子翻家里的抽屉看到了奖状问她:“姥,我都不知道你们这么厉害呢,怎么不往外贴呢?”康克敏说:“我觉得我还没做到,有愧于这些奖项。”
甩湾社区书记代桂英介绍,老两口还是个热心肠,谁家有事都愿意找他们帮忙,谁提起他们也都竖起大拇指。他们还经常给社区提建议,谁家的房子漏了,谁家门口的墙不安全,发现问题都及时到社区进行反映,正是在他们的监督下,社区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
说到对未来的打算,康克敏说,她和爱人身体都不是特别好,但是,只要能走动一天,就要守护好这段路口。
记者 白璐 摄影 林林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