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6-10 08:51 | 来源:辽宁文明网 2019-06-04 | 查看:1348次
59岁的沈阳保洁员赵永久个子不高、身体瘦削、额上皱纹深刻,几十年的保洁工作加重了他手上岁月的痕迹。他就是用这样一双手,从每个月的收入里拿出三分之一,甚至不惜卖掉家中唯一一套住房,去帮助比他生活更困难的孩子。
2017年,赵永久从原来30平方米的出租房搬到公租房,他觉得很开心,原因是“省下来的200元租金又可以捐给需要帮助的人了”。他每一次捐出的金额并不多,30年来却已累计捐款约20万元。2018年,赵永久荣获“感动沈阳人物”称号,并登上2018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推荐人物名单。
30年来,赵永久已累计捐款约20万元。
靠干保洁每月赚2400元
他拿出三分之一捐款
赵永久曾一天干两份保洁工作。上午的工作从早晨4点半到上午10点,中午简单吃一口饭;下午1点开始继续工作,推着三轮车清扫步行街上的垃圾,一直到晚上7点多。他每天打扫的垃圾要装满好几车,片区里的垃圾桶要掏上数百次。他一个月能赚2400元,但几乎每个月他都要拿出其中的三分之一捐款。
“我读的书少,15岁时,父亲因为工伤去世,我放弃学业接了父亲的班,所以一看到有孩子上不起学,我就心疼。”赵永久回忆,母亲由于父亲突然去世内心无法接受,精神出现了问题。当无助的他独自一人面对生活时,接受到很多好心人的帮助。暖气坏了,有人帮忙修;家里没人做饭,邻居们直接把饭端到他家去……别人困难时要帮忙,这颗种子从那时起已经种在了他的心里。
赵永久在社区做过义务巡逻,坚持了18年,同时还帮忙照顾社区里8位孤寡老人和一位残疾人。在他的记忆中,捐出的善款从最早的10元、20元,到现在的200元、400元,几乎很少有数额特别大的。唯独在四川地震时,他一下捐出了3000元,另外一次是捐出了1000元,他却在捐款人一栏里留下了别人的名字。
卖掉唯一房子帮贫困学生
他全家住在公租房里
赵永久的汇款凭证和一摞荣誉证书被放在同一个塑料袋里,几十本证书里,年头最长的一本上写着“沈阳市青年志愿者标兵”,发证日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所有证书打开后,可以摆满一整张床。赵永久说,他平时很少拿出这些,留着它们是为了能激励自己把这件事情继续做下去。
赵永久所有的证书打开后,可以摆满一整张床。
2017年8月,赵永久一家人搬到一间50多平方米的公租房,虽然地点相对偏远,但居住条件改善了许多,相比从前30平方米的单间,这间公租房租金还便宜了接近200元。在这个房间里,除了电视机、甩干机、微波炉和两个简易的塑料床头柜外,其他家具都是公租房配置的。
之前,赵永久的单位效益不好,收入不稳定。为了能持续资助贫困学生,他在2006年卖掉了家里唯一的一套房子,24万房款到现在基本全部花光。“为了救济别人,把自己房子都卖了,图啥?”这个问题赵永久已经回答了很多遍。“啥也不图!”在他看来,虽然自己过得并不富裕,但面对那些更困难的人,他应该帮上一把。
赵永久的妻子杨萍开始并不理解他,甚至多次反对。直到赵永久把妻子带到贫困山区,当亲眼看到那里的孩子时,杨萍的态度很快就转变了。之后,他们全家人连续16次一起去贫困地区资助学生。
再难也要帮更需要帮助的人
他不允许自己坐视不管
2018年11月,赵永久因手术无法继续工作,没有了收入,全家生计只能依靠妻子的退休金和女儿的临时工作所得。11月23日,刚术后出院一周的赵永久从新闻中得知一个16岁的孩子急需医药费治病,他捂着疼痛的伤口去银行汇给对方200元钱。从赵永久家到公交车站平时步行只需10分钟,那天他却走了接近1个小时。
“我知道200元真的不多,因为现在没有收入,只能尽力帮一帮,这个孩子要去北京看病,我希望这些钱能让他离北京更近一点儿。”赵永久说。
这些年来,受赵永久资助的孩子数不胜数,这些孩子需要帮助的消息很多都来自新闻媒体,看到哪个孩子病了,哪个孩子上不起学,他不允许自己坐视不管。
赵永久几年前开始准备了两个本子,一本记录自己的“支出”,一本记录自己的“收入”。“支出”记的是捐款去向,“收入”记的是被别人帮助的点滴。
赵永久在住院时遇到过一次紧急情况,当时妻子没在身边,多亏几个年轻人及时发现通知了医生,算是救下自己一命;一位一直没留下全名的唐女士,到他家里看望他三次,还留下过1000元现金;在他住院期间,沈阳一个志愿者团队的成员去医院看望他多次,为他捐了2000元钱……这些,赵永久都一一记在笔记本上。
尽管“收入”的金额远远比不上“支出”,但每次打开这个本子,都会让他感觉温暖和力量。“我不好的时候,有别人在帮助我,那我好些的时候,就要更努力地去帮助别人。”赵永久说。今年59岁的他就快要退休了,但他说:“我会一直做下去,做好事没有退休。”
来源:爱特雷锋
编辑:孙玮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