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10 09:35 | 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10日 01版 | 查看:790次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在四川省绵阳市涪江畔,有一座设施齐全、文明美丽的现代化科学城,这里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简称“中物院”)。
从北京花园路、青海221厂、四川梓潼到绵阳科学城,60多年来,“中物院”几经易名、几经搬迁,但其“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的使命没变,“两弹一星”精神也薪火相传,成为凝聚人心、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把个人所能融入国家所需
每当有新人进入“中物院”,他们的第一课一般都是去基地展览馆参观,了解“两弹一星”元勋们的感人故事。他们还会经常回到青海、回到梓潼来一次“寻根之旅”,寻找“两弹一星”精神的源头。
“根”是什么?某研究所研究员王冬脱口而出:“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
王冬说,“中物院”使命光荣,给有才华、有抱负的人报效祖国提供了最好的平台。老一辈科学家如此,年轻一辈依然如此。正是“中物院”代代相传的这种价值观,吸引着一代代年轻人前赴后继,为国家强盛奉献青春和智慧。
“中物院”搬入绵阳科技城后,依然有部分研究所扎根深山之中。某研究所的多数人,即使家人就在绵阳,一年也至少有200多天不能与家人团聚。法涛副研究员说,他的同事,不少都是硕士、博士、“海归”,在哪里都是很受欢迎的高素质人才。他们选择“中物院”、选择扎根深山,是主动的选择,因为他们认为,将自己的智慧奉献给国家,才是最大的价值所在。
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楼芳是一名“核二代”。高考时,父亲希望她学物理,毕业后回“中物院”工作,她拒绝了,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填报了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时,她得到了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工作机会,可留在大城市工作,且待遇优厚。父亲与她深谈,告诉她院里特别需要计算机专业人才,希望她回院工作。她犹豫再三,最后被父亲的一句话深深打动:“你回来,能为国家作更大贡献。”
她回到了“中物院”,先后负责院内外多个高安全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的测评任务,发现并协助整改安全隐患数百项,现已成长为单位内信息安全方面的中坚力量。她渐渐体会到了父亲的自豪感,她说:“我已下定决心,要在这里,为国家做一辈子的事情。”
“把个人所能融入国家所需,才是最大的成就。”某研究所副研究员靳凡的一句话,道出了王冬、法涛、楼芳们的心声。
奋斗和奉献成为共同的价值追求
已在“中物院”工作35年的某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郝樊华研究员感觉到,在“中物院”的年轻人中,只要国家需要就义无反顾往前冲的那股劲头依然在,这让他很欣慰。
1984年,郝樊华大学毕业,主动要求到“中物院”工作。到达绵阳后,一问路,谁也不知道该怎么走,后来还是先去报到的同学传回消息,他才找到了去报到的路。几十公里的山路,班车开了三个多小时才到。
到了之后,顾不上好好安顿,他就投入到工作中。他发现,实验室的柜子里都装着被子、褥子和枕头,很快他就搞明白这是干什么用的了——国家任务下达到实验室,连续两个月,他们工作休息都在实验室,这些卧具就派上了用场。
“完成任务后,光荣感油然而生,我感觉我来对了,为国家作出贡献了。”郝樊华说。
刚到实验室时,郝樊华就听过这里的故事:有一次,前端设备在试验中损坏,4名同志主动请缨,冒着极大的危险,抱着钢瓶就冲进了试验现场,通过手工取样,成功获得试验数据,确认试验取得了预期效果。
在后来的工作中,他渐渐明白并引以为豪,这种艰苦奋斗、敢于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已经融入一代代“中物院”人的实际工作中,成为大家共同的价值追求。
在某研究所,有一个年轻的团队,团队成员年龄最大的37岁,最小的是“90后”。去年一次紧急攻关,外场实验中,这群来自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的硕士和博士,毫无怨言地在零下十多度的环境中搬东西、装设备、做实验。那一段时间,他们每天早上五点出发,晚上八九点才能回来休息,有时候都顾不上吃饭。几天下来,大家都变得蓬头垢面的,他们相视一笑,早已见惯不惊了。
“只要国家需要,我们都会义无反顾地冲上去。”33岁的团队负责人刘友江研究员说,在“中物院”的年轻人身上,可以看到老一辈科学家铸造的“两弹一星”精神依然在传承、依然在闪耀着光芒。
永攀高峰,再创时代新辉煌
“有核武不等于核武器有效。人类还没有放弃核武器,立足现实,我们必须确保核武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某研究所科技委主任张凯研究员说,我国原子弹、氢弹研制成功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但仍需不断努力,筑牢国防基石。
“来‘中物院’做什么?我们做的就是尖端技术,很难、很辛苦,但成功后,民族的脊梁就挺起来了。”长期从事光电前沿技术研究的某研究所研究员翁继东骄傲地说。
过去20多年间,“中物院”一个团队一直潜心攻关一个项目,去年这个项目成功用于实践。客户方打来电话说:“你们的‘儿子’长成了。”团队反而十分平静,某研究所研究员廖正菊说:“接到电话后,我们20年的辛苦一瞬间烟消云散,我们为‘中物院’做了一件事、为国家做了一件事,这是多么荣幸!”
这个研究所数百名技术人员中,过去十多年间产生了22名“全国技术能手”。廖正菊告诉记者,“全国技术能手”是授予技术工人的国家级荣誉,获奖者都是“大国工匠”,有的城市为引进一位“全国技术能手”,可给予高达200万元的补贴。
以这些“全国技术能手”为代表的“中物院”年轻人,继承“两弹一星”精神,将科学家的思想变为产品,正将中国国防尖端武器装备不断推向更高端。
高性能中红外光学晶体的制备是提高激光性能的关键技术,以前只有美国、俄罗斯等少数国家掌握这一先进技术,并严格限制出口,因此这成为制约我国发展中红外激光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来自某研究所的康彬研究员带领团队,坚持“自主把控、细心钻研”的攻关模式,在项目之初的两年时间里,几乎每一个假期,甚至除夕,都泡在实验室,终于使制备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尖端装备、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们只能靠自己。”康彬说,一代又一代“中物院”人在实际工作中继承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自力更生、永攀高峰,一项项关键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为国防科技进步作出了贡献。
(本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