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24 08:47 | 来源:丹东新闻网 2019-04-23 07:35:42 | 查看:1854次
4月15日,振安区五龙背助残服务队志愿者李昌霖来到镇内8户重症残疾人家中,将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投放给他们种植的多肉植物进行回收,并发放新一轮的育种苗。
自振安区残联开展多肉植物种植项目以来,李昌霖作为入户种植指导员,要将多肉植物种苗和准备好的繁育基本营养钵送到残疾人家中,再在其窗前、床头手把手地传授繁育、管理实用技术,等到多肉植物的种苗成活后,他和同伴再到无力独立销售的残疾人家中回收,每月统计繁育绩效,发放辅助性就业工资,以此解决残疾人居家就业难问题。
今年21岁的李昌霖,是一名在辽东学院五龙背校区就读的大四学生。别看他年龄不大,从事志愿服务却有不少年头了。自去年加入到五龙背助残服务队后,他尽心为残疾人群体服务,在丹东市公益助残协会2018年表彰大会上,他荣获优秀助残志愿者称号。
李昌霖的老家在辽阳市,从小就听爸爸讲雷锋的故事,开饭店的爸爸也用自己的行动在诠释雷锋精神:冬季给环卫工送热水,请他们到店内取暖、休息。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李昌霖,他从读小学起便和父亲一起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上大学后他也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公益活动。
2015年,李昌霖在参加学校的志愿服务活动时得知,五龙背镇孙家村的初中生孙某小小年纪便失去了父母,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家里十分困难。在之后的4年时间里,李昌霖把孙某当成自己的妹妹,经常和同学们到她家送生活用品、帮忙打扫卫生。就连每次李昌霖回家时妈妈为他包的饺子,他也舍不得吃,总要带回来送到孙某家。看着孙某一家人香喷喷地吃着饺子,李昌霖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
去年,读大三的李昌霖面临实习的问题,许多同学都托人想找到一个好的实习单位,可他却选择到五龙背镇民政办做一名助残志愿者。原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五龙背镇民政助理、镇残联理事长张启东,张启东的自强不息、热心助残精神深深触动了他。他了解到当地助残服务队志愿者积极开展敬老助残志愿活动,便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残疾朋友。从那时起,凡是镇里有助残活动,只要时间允许,他都积极参加。在选择毕业实习单位时,他把自己想做一名助残志愿者的想法和父母说了,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可当真正走进残疾人家中,李昌霖才知道他们的生活有多艰难,这更让他坚定了当好一名助残志愿者的信念,很快就成为队伍中的骨干。残疾人鲁大爷家房屋年久失修,去年因暴雨家中的山墙发生坍塌,李昌霖与志愿者们帮助转移物品,联系紧急救助,并帮助他家办好灾后重建的相关手续;重症残疾人王俊国靠低保金维持生活,去年汛期大雨冲坏了他家的水井和水泵,吃水成了困难,李昌霖与志愿者们就帮助他家排净积水,修好水泵;伤残军人孙国学家外的自来水管道因埋藏较浅,2017年冬天时被冻住,造成家中停水两个多月,2018年入冬前,李昌霖与志愿者们在狭窄的小巷里一点点挖出管道,再用保温材料把水管包上,做好防冻措施,让孙家人不再担心水管被冻住;伤残军人邓继权在部队施工时砸伤了腿,半边身子不好使,平时需要坐轮椅,前几年他妻子患上了脑血栓,30多岁患糖尿病的儿子又突发脑溢血,李昌霖和志愿者们常去他家打扫卫生、帮着干活儿,去年底为了让他家能温暖过冬,李昌霖又和志愿者们一起去他家修理窗户、钉上保温塑料布。还有帮助特困老人洗澡、送素不相识的老人去镇里办事……这样的事情,李昌霖不知做了多少。
去年,市残联在新安步行街搞活动,突然下起大雨,可有几个残疾人制作的食品还没卖完。李昌霖当即花200多元将余下的产品“包圆”。这些年,他常常把自己的零花钱攒下来,资助残疾人解决生活困难。“新时代的大学生就是要弘扬志愿精神,传递助残大爱,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不断帮助温暖他人,带动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李昌霖这样说。
记者 包芙蓉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