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来自星星的孩子”圆一个就业梦(图)

发布时间:2019-04-08 08:46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4月08日 03 版 | 查看:1126次

 ——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爱星”大龄自闭症患者帮扶志愿服务队

扫一扫 看视频

  3月28日上午,在山东青岛同沐阳光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绰号“小班长”的陈星星(化名)面带微笑,手指灵活地制作着一朵朵手工花。

  这是她在这里工作的第二个年头,这个被诊断为自闭症的成年“孩子”,从两年前需要家人全职照顾,到现在能像正常人一样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可喜的变化背后,离不开一群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热心帮助。

  “爱星”大龄自闭症患者帮扶志愿服务队是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名大学生发起、现有39名成员的青年志愿服务队伍,他们从调研自闭症患者开始,逐渐向帮助大龄自闭症患者就业方向转变,两年来已经帮助3名大龄自闭症患者成功实现了就业。

  融入

  自闭症患者被人们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陈星星是“爱星”服务队决定帮助就业的第一个大龄“孩子”。

  今年24岁的陈星星家住青岛市市北区,幼时便被诊断为自闭症,固执、行为刻板、情绪狂躁,严重时,她甚至会把自己啃咬得鲜血淋漓。妈妈为了照看她,辞掉了工作,时刻跟着她,一家人每天都活得胆战心惊,不知道这样的生活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我们一开始只是想简单对自闭症‘孩子’进行调研,但是看到‘小班长’的不幸遭遇后,我们觉得应该尽力为这一群体做点实事,经过讨论,我们认为最好能够帮助他们就业。”志愿服务队队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2016级学生陈阜斌回忆。

  2017年8月的一天,“爱星”志愿服务队的大学生志愿者通过青岛市残联联系上陈星星的家人,了解情况后,提出要为陈星星找一份工作,让她脱离被“圈养”的生活,让她在工作中获得幸福感。这让一家人不敢相信。

  志愿服务队首先开始了解青岛市相关的就业政策和能够接收大龄自闭症患者就业的单位,走访了青岛多家辅助性残疾人就业机构,并最终选择了适合大龄自闭症“孩子”就业的同沐阳光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该就业中心主要面向青岛市市北区范围内的精神残障人士,为其提供就业岗位。

  陈星星全家知道有机构接收陈星星就业的消息时,兴奋至极,但听说机构规定“有暴力倾向的人不予接收”后,一家人顿时又泄了气。

  “看到陈星星父母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下子黯淡下来,我们心里也很难受。”服务队成员、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2016级学生高旻当即和大家商量,无论如何也要克服困难,减轻陈星星身上的暴力倾向,让她能够被就业中心接收。

  然而,解决问题远非想象得那么容易。刚开始,“小班长”根本不理会志愿服务队成员,烦躁的时候甚至会赶他们走。

  对此,志愿服务队为陈星星量身定做了一张“康复表”,通过教授一些互动性强的歌曲、陪伴她一起看书、和她一起玩游戏、鼓励她说话,并对她的进步给予表扬等方式逐渐和陈星星建立起信任。

  “她的年龄比我们大,但她真的就像一个跟自己怄气的孩子,你耐心地去陪伴她、鼓励她,她就会和你很亲近。”高旻回忆,不会系鞋带就一次次地教,害怕上公交车就牵着她的手带她慢慢克服……服务队用课外时间一次次奔走于学校和“小班长”的家,用耐心和爱让她慢慢敞开心扉。

  圆梦

  久而久之,陈星星开始接受志愿服务队成员并慢慢信赖他们,身上的暴力倾向也逐渐减轻。志愿服务队队员与辅助性就业中心负责人协商,让她跟着一起工作一段时间,视情况来决定她能否在就业中心工作。

  “看着她终于迈出了第一步,我们的内心喜忧参半,担心她表现不好,不能留在就业中心工作,结果她表现得出乎意料地好!”高旻感到伙伴们的一番努力没有白费。

  “陈星星适应得很快,她很喜欢别人夸奖她,也有一点‘争强好胜’,我们为了鼓励她,让她担任就业中心的小班长,当了小班长后她的手工活也做得更快更好了。”就业中心相关负责教师邹红笑道。如今,陈星星不但在就业中心工作得很开心,还结交了一大帮好朋友。

  与“小班长”的“争强好胜”不同,另一名受到“爱星”志愿服务队帮助的自闭型“孩子”姜文龙(化名)今年23岁,性格温和,不爱说话,却很喜欢问别人的电话号码,看见自己喜欢的人,不由分说地就会上去拥抱别人。这些行为让他父母为之担忧,只能让他待在家中。

  服务队员去到他家的时候,他不肯让父母开门,对陌生人的恐惧让他死死抓着门把手。“当时他对我们很抵触,根本不愿意见我们,或者就是在一边一句话也不说,就盯着你看。”

  接触时间久了,志愿服务队队员发现,姜文龙对数字极其敏感,看过一次就能过目不忘,发现了他的兴趣点,队员们就和他玩数字背诵的游戏,并且给他鼓励和表扬。

  “第一次听他背诵的时候我很震惊,那是他第一次说那么多话,我当时眼泪都流出来了。”姜文龙妈妈回忆。鼓励与赞扬让姜文龙慢慢地打开了他的世界,开始愿意和别人交流。

  初步的帮扶成功之后,服务队联系辅助性就业中心,陪着他适应就业中心的群体生活,直到他能够和就业中心其他大龄自闭症患者融洽相处。

  传递

  “爱星”志愿服务队的大学生们在帮助一个个大龄自闭症“孩子”找到工作、获得幸福感的过程中,自己也充分体会到了帮助别人、奉献青春的快乐和担当。

  “和他们在一起时你会变得很纯粹,不需要去猜测他们快乐与否,因为他们所有的情绪都很鲜活。”高旻觉得和这群孩子一起,也是自我不断成长的过程,这代表了志愿服务队员的普遍感受。

  服务队队长陈阜斌是一名预备党员,在参加志愿服务过程中,自己的学习成绩非但没有受影响,反而把帮助别人的快乐化为学习成长的动力。他不仅成绩优秀,先后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等9项奖学金,而且以第一作者发表了3篇国家级期刊论文,拥有1项国家级软件著作权,两项专利。2018年,他以中国青年代表团团员的身份参加了第73届联合国大会。

  为了把“爱星”大龄自闭症患者帮扶志愿服务队的志愿服务精神进一步发扬下去,2019年3月22日,世界自闭症日前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同沐阳光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正式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基地,让更多的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者参与到帮助自闭症患者的队伍中来,和更多自闭症“孩子”建立长期的一对一帮扶机制,力求让更多大龄自闭症“孩子”走出家庭,获得一份工作,顺利融入社会。

  “播种近两年,今天终于开出了花,以后还会结果、根深蒂固。”陈阜斌动情地说,作为服务队第一批老队员,他记得近两年来所有的汗水与喜悦,“我们一直有源源不断的新力量汇入,一开始6个人,到现在39个人,将来一定有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队正汇集越来越多的青春力量,让‘来自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独。”

  “让爱传出去,那前方漫漫人生路,有你的祝福,没有过不去的苦”,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同沐阳光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的志愿服务基地揭牌仪式上,40名自闭症“孩子”表演起了手语舞,令人动容的歌声里,这份爱将抵达更多人的心田。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邢婷 通讯员 王大勇 张婷 宋亚珍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