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武警战士的10年雷锋路 ——记武警辽宁总队抚顺支队执勤五中队副中队长张光付(图)

发布时间:2019-03-05 20:20 | 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05日 11版 | 查看:7225次

    张光付在雷锋纪念馆为新兵讲述雷锋故事。裴晓伟摄/光明图片

本报记者 陈劲松 本报通讯员 陈宇

  初春的辽沈大地,春寒料峭。

  辽宁省抚顺市的幸福养老院里,一个橄榄绿的身影格外忙碌——他为老人们带来了水果、牛奶和药品,忙着扫院落、劈柴火、包饺子,使院子里处处涌动着幸福的暖流。

  他是武警辽宁总队抚顺支队执勤五中队副中队长张光付。

  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张光付坚持学雷锋10余载,爱心遍布全国20余个省市,累计资助贫困学生、困难群众1600余人,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武警部队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学雷锋学郭明义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两次。

“要像雷锋那样做个好兵”

  张光付是河南省邓州市人,祖籍湖北省老河口市。20世纪60年代末,国家修建丹江口水库,张光付的祖上作为移民来到邓州。当时,张家人一点储蓄也没有,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但乡亲们非常热情,帮助他们盖起了一座土坯房。东家一碗米,西家一瓶油,让他们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为此,张光付的曾祖父一辈子都念叨乡亲们的好,张家也由此树立起感恩的家风。

  1987年年底,张光付出生,父亲张天仁原本给他取名“光富”,但爷爷发现“光富”的“富”是“富裕”的“富”,认为光顾自己富裕不好,便给孙子改名,把“光富”改成了“光付”。

  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张光付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了。2004年,刚满17岁的张光付去乡武装部报名参军,由于年龄偏小,被征兵干部劝了回去。第二年,张光付又一次报名,方才如愿。那一年,邓州市特意安排这批新兵在入伍前参观位于湍河边的编外雷锋团纪念馆。张光付眼界大开,他第一次知道与雷锋一起入伍的560名邓州籍复员老兵自发成立了“学雷锋指导委员会”,成立了千余个学雷锋送温暖小分队。走出纪念馆,张光付把那本《他们从雷锋身边走来》装入了北上的行囊。

  从一座“雷锋城”走进另一座“雷锋城”,张光付的心中充满向往。来到武警抚顺支队,新兵的第一堂必修课就是参观抚顺这座城市的精神丰碑——雷锋纪念馆。一幅幅照片、一篇篇日记、一张张汇款单……有关雷锋的故事深深地打动着张光付的心。

  张光付在纪念馆挑选了一张印有雷锋头像的书签,并在书签上这样写道:“雷锋是个兵,我也是个兵,我要像雷锋那样做个好兵。”

从旧货市场“淘”来修鞋机

  谈起张光付,身边的战友说在他身上总能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灵魂深处,来自品质的光芒。

  张光付提干前曾在多个岗位工作过,在机动中队当过尖兵,但养猪种菜也不含糊。2008年4月,因部队生产基地缺少骨干,张光付被选中,当时他已是特勤排副班长,武装5公里越野即便帮战友背五六支枪,仍能在18分钟内跑完全程,曾代表支队参加武警总队搏击大比武,和战友一起获得团体第3名的好成绩。然而,面对组织的决定,张光付二话没说,打起背包就去报到。

  面对百余亩的菜地、果园和田地,还有鱼塘和家禽,张光付应对的办法就一个:不懂就学!他向驻地附近的农民学,向支队请来的专家学,还买来专业书籍学。从建蔬菜大棚到给果树整形修剪,从养鸡喂猪到耕地施种,不到3个月时间,他从原来的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

  “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我愿永远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拧到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张光付常翻阅《雷锋日记选》,雷锋螺丝钉精神的种子早在他心中发芽。

  作为一个兵,在拿锄头多过拿枪的3年多时间里,张光付也从没有放松军事训练。生产中队没有训练器材,他就自己用电焊焊了单双杠,自制了拳击手套、沙袋和简易训练器材,带着战友一起练。

  雷锋有修鞋机、理发箱、节约箱“三件宝”,张光付也有一件宝——修鞋机。部队训练课目多、强度大,战友作训鞋损坏的速度也很快。每次看到战友扔掉破损的作训鞋,张光付都感到十分可惜。于是,他跑到旧货市场“淘”来一台修鞋机,并到附近的修鞋摊向修鞋师傅学艺。不久,张光付修鞋服务点正式挂牌成立,他利用休息时间免费为战友提供修补服务。2012年,张光付进入武警警官学院学习,他把修鞋机也打包托运过去。就这样,张光付走到哪里,就把这台修鞋机带到哪里,累计为战友免费修补鞋1600余双。

  不断丰厚的“爱心账本”

  2009年8月的一天,张光付陪战友到抚顺市中医院看病,看到一位老人背着老伴步履蹒跚地上楼,他便跑过去帮忙。老人叫申家福,老伴赵淑芬患股骨头坏死症,每年医药费近万元,两个孩子在外打工,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临别,张光付要了申家福的住址。从此,申家福家多了个身影,干农活、买粮食、劈柴、收拾院落。邻居夸申家福老两口有福气,添了个这么孝顺的“好儿子”。2016年申家福去世,申家福的妹妹申得香把张光付拉到坟头,让他填第一铲土。申家福的女儿申洋哭着对他说:“哥,只有你才有资格这么做。”

  10余年来,张光付的“爱心账本”越来越丰厚。翻阅张光付的《帮扶计划本》:张明辉,患有软骨病,卧病在床;特困户霍树林,患脑血栓;大学生韩志家每学期学费、生活费4500元……从孤寡老人、特困户到贫困学生,只要自己能力所及,张光付总是伸出援助之手。

  退休工人杨俊清是张光付做好事的见证者。他退休后不愿在家闲着,买了一辆“小凉快”(电动三轮车),拉活挣钱补贴家用。有一次,张光付去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坐了他的车。刚开始杨俊清以为张光付有亲属在养老院,时间长了才发现张光付去看望的都是些有困难的家庭。

  “这个年轻人是发自内心地在做好事。”年过半百的杨俊清深深地被张光付的义举所感动。2011年的一天,去探望贫困老人的张光付要付车费,杨俊清一把将其拦住:“这些年看着你无私奉献我打心底佩服,以后不要再给我车费了,就当我为你做好事出一份力吧。”从此,二人结下交情,共同献爱心、做好事。

  在武警警官学院学习的4年里,张光付把自己的工资汇给杨俊清,请他代自己去看望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杨俊清说:“每次看到汇款单,都觉得手里沉甸甸的,这是张光付对那些困难群众的一片真心。”申家福、赵庆奎、张勤子、张永山、幸福养老院……杨俊清每个月都要跑个遍,4年累计里程超过5000公里。

  2016年冬,张光付带领20名志愿者要到幸福养老院义务除雪。接到消息的杨俊清第一时间带着5辆车赶到,他对张光付说:“大家伙听说了你们的善举,都想帮着做一些事情。”“对,以后只要是做好事献爱心需要用车,我们都愿意义务出车。”一位司机师傅说。

  在张光付的感召下,2013年3月5日,战友们发起成立了“光付之光爱心团队”,部队官兵、地方大学生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纷纷加入,团队成员已由最初的7人,发展到现在的超千人。

  如今在抚顺,和张光付一起学雷锋,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本报记者 陈劲松 本报通讯员 陈 宇)

  ■短 评    

让雷锋精神的光芒在新时代绽放

  56年前,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自此雷锋的故事走进千家万户,雷锋精神在中华大地广为传扬,成为引领时代主流价值的一面精神旗帜。张光付的先进事迹又一次表明,在新时代,雷锋依然活在我们身边。

  毛泽东同志说:“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雷锋作为新中国艰苦创业时代树立起来的楷模,其意义是永恒的。张光付学雷锋先进事迹触手可及,可敬可亲可学,它告诉我们,伟大的情怀蕴含在最平凡的生活之中、最平凡的岗位之上、最平凡的群体之间。今天,在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厦的浩大工程中,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张光付一样去做一块砖、一片瓦,为社会、为他人献出爱和温暖。

  雷锋是我们民族的脊梁,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其光芒必将在新时代绽放。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