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友:自动化工程师练就精湛技艺 创新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图)

发布时间:2019-03-02 17:24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9年3月2日 | 查看:981次

人物故事:

  人物简介:张世友,男,1974年7月出生,安徽马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程一室经理。

  事迹简介:张世友,马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程一室经理,从事自动化系统设计、编程和调试工作。张世友致力于追踪科技前沿,在智能机器人、高附加值板带领域,带头走出了“从马钢制造到马钢智造”的技术创新之路。他采用多维运动控制技术,圆满实现7套全液压重载机械手控制的国产化,打破德、日集团的垄断;他独创的物料跟踪模型,促使马钢大型板带自动跟踪精度达国际水准,冲破外商技术壁垒;他主持的冷轧镀锌光整处理线的创新技术,提高马钢冷板品质及成才率。他领衔的μPDA软硬件研发、从站型工业触屏的科研项目,为马钢非钢产业发展再立新功。他主持的各类自动化项目荣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级著作权5项、软件著作权4项、冶金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是马钢一等技术津贴专家。

  张世友在冶金主导工序板线型轮的三电自动化控制领域有较深的造诣,为马钢高炉、加热炉、轮箍、冷热薄板等重大自动化生产线的建设、维护及技术攻关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主持的各类自动化项目共获得国家级著作权5项,冶金科技进步奖一项,科技创新三等奖一项,马钢科技创新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通过省级科研成果鉴定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4项。2013年,他成功主持马钢公司“大型连退线物料跟踪”科技攻关,精度达到国际一流,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的同时,又为马钢自主知识产权加码,仅此一项,每年为马钢降本增效280万元。

  创新无止境。对于张世友来说,每接手一个项目,就是一次新的挑战。这种责无旁贷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缘于他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缘于他自1997年大学毕业后,不断追踪自动化技术的前沿。他参与的每项工作,都是精益求精;他在做每次设计方案、选型时,都在做优、做精上下功夫,坚持精打细算,为公司节约成本。

  在马钢车轮公司2#车轮生产线扩能改造时,他是第一个被钦点研发全液压重载机械手自动控制系统的。当时,张世友感到压力很大,不仅是因为机械手价格不菲,是整条生产线的关键,而且长期为国外等少数公司垄断,国人毫无话语权,况且控制系统全部加密,这种陌生的运动控制领域我们从未涉及。

  胸有志,行则明。在他的心中,只要是工作需要,投入就是他的立足之本,全液压重载机械手的控制核心拉开帷幕。

  多年的现场实践,长期追踪自动化技术的前沿,使张世友具备了系统的知识储备和开阔的视野。经过多番梳理,很快,他从众多的公司和设备中筛选出美国泰道公司的UMAC控制器,开始用于重载液压系统的控制。基于机械手操作画面的特殊性,通用的HMI软件开发不通,只好私人定制。他边学习边摸索,先做模拟程序,技术成熟后再用于实际机械手;采用UMAC控制执行运动控制,S7-300 PLC 执行逻辑控制的方式,实现了机械手紧急手动、手动、单步以及自动四种操作模式。同时利用Visual C++ 自主开发了《马钢MCT机械手智能控制软V1.0》,实现80余条机械手操作软件,保证了机械手操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使其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标准,填补了国内全液压重载机械手自动控制领域的空白,该技术获得国家著作权认证。七套机械手的成功运行,为公司节约投资2400多万元。2012年,获得马钢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

  近年来,马钢公司领导从企业成本、加快提高马钢自动化技术力量、有利于马钢各厂维护等多方面考虑,很多大型项目开始实现自主。马钢(合肥)公司两条连续退火线的电气控制系统就这样由马钢自动化公司总承包了。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有付出、有胆略的人。2012年,连退线物料跟踪的重担自然落到了张世友的肩上。物料跟踪技术是钢铁延压加工自动控制技术中的核心,广泛应用于钢铁行业的冷轧生产、连退、镀锌等钢带处理生产线,可谓处理线控制系统的神经中枢,贯穿于每个环节,是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的关键。

  在张世友的眼中,困难面前敢于创新,就能抓住机遇。这一领域,德国和日本采取技术封锁,国人没有尝试,那就查阅大量外文资料。他撰写跟踪功能规格书,编写跟踪算法,最后确定先编写模拟测试程序,测试和验证各控制理论和控制算法的可行性,最后编写生产实际使用的控制程序技术路线。

  为了实现自主集成,他在消化吸收国内外各种技术及金相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物料跟踪的模拟程序,模拟入口步进梁、线上钢带、出口步进梁以及二级接口等控制功能,通过不断调整跟踪算法、修改程序,逐步对模拟程序进行优化,最终实现了物料跟踪所有功能的模拟,为现场实施创造条件。

  进入2013年进入现场实施阶段后,他根据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程序,并加入焊缝同步功能,先后完成与焊机通讯接口程序及功能测试、与退火炉的接口程序、与平整机的接口及功能测试、与连退二级系统的接口及功能测试等工作,保证了机组的冷负荷、热负荷试车的顺利进行。最终达到0~20m时,跟踪误差小于2cm;20~Xm(X≤50m)时,跟踪精度小于钢带长度的0.1%预期目标,远超出马钢(合肥)公司的预期目标,有效提高控制精度、成材率和产品质量。

  大型连退线物料跟踪的成功实施,又一次打破了外商长期技术封锁的壁垒,填补了该领域国人的技术空白,该项目采用的新型活套套量计算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该项目获得冶金科技二等奖。

  多年来,为了一个个数据,为了一条条指令,为了一次次模拟……在回家的路上,有多少回披星戴月,有多少回风雨交加,他已忘记,但他始终不忘的是为了公司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科技人员追踪技术前沿的天职,追求技术创新的本色。

  在马钢的装备不断升级和技术进步中,张世友孜孜以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不言苦,创新无止境”的人生格言。

来源:安徽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