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02 15:07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9年3月2日 | 查看:602次
人物故事:
刘建营,1966年6月生,中共党员,郑州市审计局干部,审计师。
从1996年开始,刘建营每年都要无偿捐献血液两次。截至2017年底,刘建营共捐献全血或血小板30余次,总计14000毫升。2007年11月的一次献血中,刘建营得知我国建立造血干细胞资料库急需大批志愿者的消息,一股救人于水火之中的责任感油然而生,“献血是救人,捐献造血干细胞更能救人,而且刻不容缓。”于是他瞒着家人和同事,当即决定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较早的一批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从成为干细胞志愿者到实现与患者的无偿捐献,刘建营经历了漫长的等待。按照规定,年龄一旦到了50岁,就不能够捐髓救人了。面对日益迫近的年龄红线,刘建营也曾多次忧虑过,自己到底还能与人配型成功吗?
漫长的等待丝毫没有消磨他救人的热心。心存善念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几百万分之一甚至是几千万分之一的“中奖率”,在某一天还真的降临到自己身上。就在2013年6月,他幸运地与一名广东白血病患者初配相合。眼看着自己平生最大的心愿就要实现,刘建营同志心里像灌了蜜一样甜,能够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挽救一个垂危的生命,去拯救一个、甚至是几个家庭的幸福,比自己升了职、晋了级还要高兴几分。刘建营没有任何犹豫,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要尽自己一切所能救治这位患者。
谁知,好事多磨,刘建营在得到配型成功的消息以后又等了整整一年。这期间,为了保持强健,原本准备“瘦身”的他,不敢轻易减重,只是更加注重锻炼身体,以确保良好的身体状况,随时等待红十字会的通知。2014年3月,他再次接到准备高配的电话,刘建营怕家人担心就悄悄地一个开始做捐献前的抽血与体检等准备工作。他觉得,自己的一点点付出,就能换回别人的一条生命,值得!
直到捐献前两天,红十字会到单位为他请假,单位同事们才知道了他的这一善举,纷纷敬佩他的爱心和勇气。捐献当天早上,刘建营才将自己即将在省人民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消息告诉家人。也许因为家人都是在医疗卫生系统工作的缘故,对于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陌生。但母亲听后还是有些犹豫,当得知儿子的善举是为救人一命,且对身体没有什么危害时,就点头同意了;知书达理的妻子深知爱人的执着和追求,也默默表示支持,更增加了他的信心与决心。
采集造血干细胞于4月17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进行。早上7:40分,医生、护士们已早早来到采集现场,安装调试一次性采集造血干细胞分离机,并在他的两臂扎采集针头(右边抽血,左边回血),打点滴补钙剂、血液防凝剂等。一切准备就绪,8:00造血干细胞采集正式开始。随着设备运转,右臂的血液流进血细胞分离机,过滤筛选出造血干细胞后,再回流到左臂进入体内。经过五个多小时采集,最终成功完成196毫升“生命种子”的采集任务,并于当天晚上成功移植到患者体内。从此,在患者的身体里就流淌着和刘建营一样的B型血液,犹如这世上又多了一位同胞姐弟。刘建营也因此成为全国第4122位,河南省第419位,郑州市第169位造血干细胞非血缘关系捐献者。
成功捐献的消息不胫而走。当单位同事、朋友从电视、报纸上得到消息后,有的打来电话问候,有的在微信上点赞,纷纷表示敬佩他的爱心和勇气,更增强了刘建营作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谁知四年后,这位患者病情再次出现变化,急需淋巴细胞进行辅助治疗,刘建营再次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依然坚定地表示:“救人就要救到底,如果这一次不捐了,那么上一次捐献还有什么意义?结局不还是老样子?”
2018年1月19日上午,刘建营躺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的床上,经过长达约3个多小时的筛选采集,145毫升象征“生命催化剂”的淋巴细胞被成功收集,第二次挽救了这位患者的生命。刘建营也因此成为全国第7085位,河南省第663位、郑州市第247位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同时,他也是郑州第4例为同一患者二次捐献淋巴细胞的人,并以52岁“高龄”成为河南省捐献年龄最大者。
两次捐献后,不仅使刘建营感受到了为患者带去重生希望的重要性,也对造血干细胞捐献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了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他成了“义务宣传员”,在单位和同事聊天,在饭桌上和朋友聚会,刘建营往往是那位最能“侃”的人,他尽自己所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同事和朋友,这种捐献对身体不仅无害,还是一项伟大的善举,“多一个人入库,就多一分希望。”
在他的动员和精神感召下,十余名同事朋友纷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时刻准备着为患者捐献“生命种子”,让世间多一份关爱和温暖。2018年,刘建营被评为“河南好人”。
来源:河南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