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1-20 20:11 | 来源:央视网 2019年01月08日 17:49 | 查看:1182次
央视网消息:王连友,男,1963年1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
王连友被称为航天领域大型舱体数控加工领域的“鲁班”,先后完成了神舟、天宫、嫦娥、北斗等100余颗星船的整星整舱组合加工和高精度异型结构件的精密加工,为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北斗导航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做出了突出贡献。
所获荣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术能手。
王连友,男,1963年生,汉族,中共党员,特级技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1983年,王连友进厂,从事了5年卫星结构精密铣削工作;1988年起,他成为中国航天最早的数控加工技能人员之一,从事航天器数控加工工作至今。35年来,他始终以国为重、扎根一线、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一次次攻克了航天器数控加工技术世界级难关,真正成为航天器“大、薄、精”大型舱体数控加工领域的“鲁班“,为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北斗导航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荣获"返回式卫星"任务三等功、神舟飞船首飞任务一等功、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多项奖励,并获得航天技能大奖、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20多项。班组在他的带领下成长为国家级的技能团队,被国防邮电工会和集团公司联合命名为"王连友班组",先后被人社部命名为首批国家级“王连友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总工会首批“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他本人也被国防邮电工会聘为”新时代工匠学院“数控铣专业委员会主任。
一、以国为重、勇于创新,开创我国航天器数控制造新篇章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正是在以王连友为代表的数控设备操作者的努力下,我国的航天事业推开了宇航制造数控时代的大门,向着“数字化制造”的目标开始奋进。
与普通机床不同,数控机床更依赖理论和计算,这在当时的加工领域本身就是一项创新。为了摸透数控机床的“脾气“,王连友捧着厚厚的说明书自学,并利用所学知识,结合产品的特点进行数学计算,寻找规律,不断实践,将很多传统设备难以完成的产品,首次在数控机床上成功实现。他总结提炼的《数控机床的超范围加工技巧》入选集团公司《高技能人才绝技绝招100例》论文集,并作为集团公司论文撰写培训案例用于教学。
1996年,神舟飞船舱体精密制造进入攻坚阶段。神舟飞船是航天员在太空中生命保障的核心,舱体大,舱壁薄,而且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很多技术指标都打破了当时国内的加工记录。当返回舱、轨道舱两个舱体进入最后的精密加工阶段时,由于前期已经经过了几十道工序加工,凝结了无数人的心血,最后的组合加工需要操作者具备极高的操作技能。一件从未干过的型号产品、一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艰巨任务,谁能当此大任?在全厂数控加工主操作人员的筛选过程中,王连友凭借娴熟的数控操作技能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脱颖而出。
面对设备新、人员新、产品新、周期紧的情况,王连友带领团队,同技术人员一道攻坚克难。那段时间,他们24小时吃住在机床边,饿了泡碗方便面就是一顿饭,困了往地上铺块海绵垫就是一张床,分析图纸、制定方案、优化流程、编制程序……在进行轨道舱反向对接法兰密封面的加工时,由于加工面在舱内无法直接目视,而且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常规的铣削方式完全解决不了。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大家的目光集中到王连友身上。丰富的手工操作经验给了他灵感,他将当年在镗床上加工时掌握的“反镗”技术创造性地应用到数控铣削工艺中。经过几次实验验证,这个困扰大家多日的难题被攻克,确保了整舱结构的对接精度与密封精度,而一项名为“倒拉铣削”的绝技也就此诞生。在整个舱体加工中,王连友通过自制装夹工具、优化数控程序等十几项技术创新,成功地解决了伞舱法兰高精度密封面加工等一系列关键问题,最终实现了我国第一个高精度载人密封舱的成功研制,相关技术还应用于后续多种大型金属舱体结构的生产中。此外,他和技术人员还及时总结形成技术成果,并由此荣获“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王连友也成长为了航天器“大、薄、精“大型舱体数控加工领域的”鲁班“。
二、不忘初心、无私奉献,树立大国工匠新典范
王连友行事低调、工作忘情,一腔热血、一片赤诚,35年的航天历程是对大国工匠精神的真切实践。在型号任务面前,奋斗是他的唯一选择!第一套国产太阳翼帆板展开机构加工任务、第一艘神舟飞船密封舱体加工任务、第一套月球钻取采样装置加工任务……王连友在一个又一个第一次面前,勇挑重担,带领团队顶住压力奋勇攻关。
在航天三大里程碑工程中,王连友亲身参与了载人航天、嫦娥探月两个工程的研制。产品新、技术难是任务的常态,趟新路、解难题是王连友工作的常态。在载人航天工程二期工程中,天宫一号舱体具有超大、超薄的特点,自身的重量就足以导致变形,在上面加工就如同在气球上雕刻,加工中的小小的震颤就可能导致“啃刀”,产品报废。王连友通过自制柔性支撑元件攻克了局部支撑技术的难题,相当于为“气球”加上了筋骨,完美实现了此类“大、薄、精”壁板结构的高质高速加工。这一技术在后续多个舱体加工中得到推广应用。此外,王连友带领团队还完成刀具的标准化及优化工作,程序和装夹方式的优化改进,出色地完成了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天舟等舱体的数控加工任务。
在嫦娥探月工程中,王连友带领团队参加了嫦娥一号到五号的研制加工工作,尤其是圆满解决了嫦娥五号钻取采样装置的多项加工难题,在北斗导航工程中,他们攻克了卫星太阳翼展开机构加工等技术瓶颈,并在班组内成功推进实施了航天器三维制造技术,为企业建设全三维研制的智能工厂提供了支撑……在圆满完成每一个重大型号任务的同时,王连友还牵头完成了8项技术改进,其中两项技术达到世界先进的水平。此外,他还牵头完成各类标准、作业指导书及技能诀窍论文编制50余篇,获得专利4项,填补了我国航天器大型金属壳体部件组合加工、异形薄壁件数控加工、大型舱体结构数控加工和高精度零件加工技术方面的多项空白!
35年来,王连友就是这样不忘初心,矢志航天,凭借着一颗拳拳匠心,将180余颗(艘)烙印着“中国制造“的星船顺利送上了太空。并且带领团队共攻克加工难题100余项,通过降本增效节约成本5000多万元,既保证了工程任务的圆满完成,又对我国宇航产品数控制造自主可控能力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充分彰显了一名航天人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和创新担当精神的独特理解。
三、传道授业、薪火相传,缔造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时代,王连友感到仅靠埋头加班苦干已经无法满足型号任务研制的要求。他将自身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视为完成任务的基本要求,在工作之余主动报名机械制造与加工工艺的专业学习,不断夯实专业理论功底。1992年,王连友凭借高超的技能水平和管理组织能力,成为数控加工组班组长,在他的带领下,班组总结凝练了“创新、协同、奉献、争优“的班组文化。1997年以来,该班组先后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工人先锋号”等众多荣誉。
作为班组长,王连友认为“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他坚持推行一带(带作风)、二教(教技能)、三学(学理论)的培养方式带徒授业,并集纳其他班组的先进培养方法,总结提炼了一套极具特色的“N+1+M”人才培养模式,将传统的“一师一徒一设备”变为“多师一徒多设备”,实现了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工作模式。在该培养模式下,班组里高技能人才呈现井喷式增长,目前王连友班组拥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中华技能大奖1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1人、全国五四青年杰出贡献奖1人、中国青年学习成才奖1人、全国技术能手12人,高级技师以上21人。此外,王连友还作为讲师积极参与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甘当人梯,无私地向学员传授自己的绝技绝招,共培养学员上千人次,为数控技能人才的成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