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朝思暮想恋敦煌(2图)

发布时间:2019-01-16 22:40 | 来源:新华网 2019-01-11 16:12:47 | 查看:33493次

  2011年8月19日,在敦煌莫高窟举行的文化遗产与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在作报告。  新华社发

  新华社兰州1月11日电(记者张玉洁)穿上高帮翻毛靴,踩过厚厚沙地,樊锦诗走进危崖上凿出的莫高窟。初见敦煌已有半个多世纪,她守住敦煌白了头。“我白天想敦煌,晚上梦敦煌。80岁了,还能为敦煌做事,无怨无悔!”

  樊锦诗祖籍杭州,上海长大。她爱逛博物馆,高考报了北京大学历史系。1963年,樊锦诗大学毕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是那个时代青年的志向,樊锦诗也如此。“敦煌石窟需要我,我就到敦煌工作”,25岁的她来到大漠戈壁中的莫高窟。

  风沙漫天,住土屋、喝咸水、点油灯……“条件很苦,但我没想离开。” 樊锦诗说,打动她的是延续千年、魅力独特的莫高窟,更是坚守敦煌文物事业的众多前辈。

  樊锦诗常言,人在时代中。她说:“改革开放带来开放头脑和国际视野,我们开始大踏步向前走。”

  她难忘敦煌莫高窟“申遗”。对照世界公约和国际宪章,才知道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理念,“莫高窟是人类的无价之宝,我心想一定要保护好。万一有闪失,我就是罪人。”

  2018年3月30日,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在“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者派遣计划首期出征仪式上致辞。 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1998年起,她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17年。她说,不是做官,而是担当、责任和使命,要有“问题意识”。

  她推动制定的《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让莫高窟有了专项法规这一“护身符”;她继承前辈的“爱才如命”,并以广泛的国际合作引进理念技术、培养人才;她倡导科学保护、探索数字化,如今先进的保护技术不仅延缓了千年洞窟的衰老,更让它以数字的方式“容颜永驻”……

  2010年,莫高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第2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莫高窟的管理与旅游开放创新模式作为典型案例向世界推广,称其是“极具意义的典范”。

  “苦都让老先生们吃了,可表彰全给了我。”樊锦诗不忘前辈筚路蓝缕的创业路。

  半个多世纪,樊锦诗与莫高窟相依相守。她把全部情感凝结成对莫高窟的一个“爱”字:“和谈恋爱一样,既然爱她,就要想尽办法去爱!”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