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1-11 13:54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8年12月 | 查看:1108次
人物故事:
杜西有,1953年3月生,河南省中牟县刘集镇人,中牟县刘集镇敬老院院长。
2009年7月,从刘集镇镇政府退休仅一年的杜西有服从组织的安排,走上了刘集镇敬老院院长的岗位。那时的敬老院南面还是一片荒地,面对杂草丛生的荒地和大多数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杜西有没有退却,扑下身子,甩开膀子干了起来,别人问他为何如此热情,他说:自己从生下来就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是乡亲们的关照才有自己的今天,自己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干工作的,一定不辜负党委政府的厚望,照顾好每一位院民,让他们在敬老院安度晚年。
周围的群众都说,敬老院那些五保老人的穿着比有些儿女双全的老人穿的都干净整齐。有人跟杜西有开玩笑,你把敬老院院长这个工作干到极致了,让后来者怎么超越啊。
周到细心,无微不至
敬老院一共有26名老人,最大的90多岁,老人中几乎一半以上有各种各样的残疾,耳聋的、眼睛失明的、呆傻的、高血压的,还有的性格古怪、脾气暴躁……入院老人平时都是单人独户、亲情缺失、性格孤僻,杜西有就在心里默想,只有做到“热心、细心、耐心、贴心”,才能真正把这份工作做好。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杜西有把每一位孤老都当作自己的亲人,他既当院长,又当医生,还要当护理员,在每一位老人身上,他都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为了让这些老人过得开心,杜西有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满足他们的要求,做他们的孝顺“儿子”。
俗话说:“老换小,老小孩,人老了就跟小孩子似的。”他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对听不清的用笔交谈,对又聋又哑又不识字的用手势交谈,对那些脾气暴躁的老人就三番五次耐心细致谈,这里住的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和性格喜好,杜西有都了如指掌。90多岁的老人潘桂香,眼睛失明,脾气有点怪。应老人要求,每天三顿饭都是杜西有为她把饭端到眼前,老人疑心重,每次吃饭都要求杜西有把门锁上才吃,虽然是“多此一举”,杜西有仍然顺着老人的意愿,吃饭前把门锁上吃完饭再把门打开,日复一日,从不厌烦。院里有一位叫李山妮的老人,因为过于肥胖,5尺多的腰围,买最大号的衣服也穿不了,杜西有就专门为老人买来布料,让自己的老伴为她量身定做衣裤。已经去世的李合发老人生前喜欢让杜西有为他剪脚指甲,按揉腿脚,看着老人满足享受的神情,杜西有觉得再累也值。
老人们大都年事已高,杜院长买来血压仪、血糖仪,定期为老人检查血压血糖。院里的一位老人说,杜院长心细手巧,啥都会干。其实,这和杜西有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他从小丧母,所有事情都是自己干。老人的衣服破了,他会补;老人们谁有个头疼发热的小病,他悉心照料,非常专业,他办公室备着常用药,随时都会派上用场。有一次,李山妞老人因为肥胖,大腿根部发红糜烂,他拿出自备的“黄药面”敷了两三次就痊愈了。对于牙口不好的老人,吃饭时他把骨头剔掉喂老人食用。像这样的例子,连杜西有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次。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杜西有的日记本有一页记录一串名字:李红乾、张双喜、芦秀枝、朱长富、李小三、赵老壮、姚振华、李合发。他说这是他亲手送走的老人,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串刻骨铭心的记忆,他们中最小的52岁,最大的91岁。提起刚去世不久的李合发老人杜西有满面忧伤,眼里含着泪花,他把敬老院里的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他们离世时自己总是忍不住流泪。从杜西有管理敬老院开始,他便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每逢有老人去世,他都要参加葬礼,送上一个花圈,送老人最后一程。
平时再脏再累的活杜西有从来都不怕,他不怕给老人端屎倒尿时的脏,也不怕日夜照看老人的累,唯一怕的是院里的老人生病。看到老人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生活,杜西有比什么都高兴,一旦看到老人受到病痛的折磨,他就感觉无比的心疼。为此,他得空便钻研医学、护理及养生有关常识,现在都成半个医生了。
有一次,院里的一位聋哑老人上厕所不慎跌倒导致眉骨骨折,杜西有赶紧将他送到了医院。可院里还有其他老人需要照顾,杜西有不能在医院日夜陪着他,村干部就联系老人的近亲属在医院暂时照料。仅仅过了三四天,老人在医院住不下去了,强烈要求回敬老院。就这样,杜西有把他接回了院里,定时给他换药,按时喂他服药,一日三餐,换洗衣物,在他无微不至的关怀照料下,老人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康复了。有时院里住的老人的侄子、侄女想把老人接回去,老人们都不愿意回去,觉得在敬老院住着最舒服。
9年来,杜西有坚持和老人们同吃同住。每年的春节他都坚持陪伴老人,陪老人看春节联欢晚会,放鞭炮迎新年,大年初一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挨门向各位老人拜年,自从到敬老院工作以来,他就没有和家人过一个像样的除夕。为了这些老人,杜西有放弃了子孙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连老伴也经常过来帮他洗洗涮涮,他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老人及老人家属的一致认可。
勤劳节俭,不图名利
每天天还不亮杜西有就会起床,独自一人将面积2000平方的大院子、厕所打扫一遍,把马桶倒掉,快到饭点的时候他又负责将老人叫起,帮助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洗漱、打开水。他还在敬老院南面空地上开辟了一块菜地,这样保证老人随时能够吃到最新鲜最生态的绿色蔬菜。
杜西有和老人同吃同住,老人们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他一清二楚。有的老人挑食,为了避免浪费,杜西有就主动把老人不喜欢吃的饭菜挑到自己的碗里,不肯浪费一点一滴的粮食。有人看着杜院长一人照顾这么多老人,就问起为啥不向党委政府多申请人手帮忙,杜西有却诚恳地解释道,多一个人就要多开一个人的工资,自己一个人可以干。
尽管杜西有自己对物质的要求很低,但是他总想方设法为老人们创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2017年杜西有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议改造提升敬老院基础设施。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如今的敬老院配套提升工程已近尾声,厨房升级改造完成,水冲式厕所投入使用,中心花园即将竣工,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每个房间都安装了液晶电视,还为每位老人配备了床头柜、小椅子、暖瓶等日用品。
敬老爱老、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杜西有将这一美德诠释得淋漓尽致,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宗旨,在群众中树立了孝老爱老的榜样。
来源:河南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