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超:海归博士后归国潜心药物研究(图)

发布时间:2019-01-11 13:44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8年12月 | 查看:4395次

人物故事:

  人物简介:王文超,男,1977年1月出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6-2001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2001-2008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生物系,获博士学位;从2008年起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Farber癌症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进行原癌基因在肿瘤发病中的分子机制研究。201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杰出技术人才”项目。

  事迹简介:2001年,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系(原北京医科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王文超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攻读遗传发育分子生物学的博士学位。2008年博士毕业后,又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进行了为期四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是人类肿瘤原癌基因的发病机制。2012年,通过中科院“引进杰出技术人才”项目,王文超回国加入由刘青松研究员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药物学团队,负责抗肿瘤新药研发过程中药物筛选体系的设计和建设。经过近六年的努力,辅助团队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高通量高内涵药物学研究平台,配置了全部临床正在使用和检测的药物库,以及300余种不同组织来源的人类肿瘤细胞系文库,并且自主设计构建了近180种针对激酶靶点的等基因全细胞筛选文库,为国内多家药物研发机构提供高质量的药物评估服务二百余次,在国际高水平科研杂志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申请国内外新药专利二十余项,并有一项国家一类创新靶向药物成功获批进入临床试验。

  身在海外 心系祖国

  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科学无国界、赤子有真心”。在安徽合肥科学岛“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王俊峰、刘青松、刘静、王文超、任涛、张钠、林文楚、张欣八位从哈佛医学院回国的博士后在这里安心扎根科研、以创新报效祖国。他们被岛上的人亲切的称为“八剑客”。

  最早回国的是王俊峰。2004年到2009年,王俊峰一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王俊峰得知中国要在合肥科学岛上建设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这让他很激动。曾在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读博的王俊峰,深知强磁场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2009 年 6 月科学岛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建设项目负责人匡光力,求贤若渴的寻找到王俊峰,他们在科学岛相遇。双方一拍即合,王俊峰当即决定,离开哈佛大学医学院,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2009年 8月2号,王俊峰来到科学岛,加入了强磁场科学中心。

  现代科学研究不能单打独斗,需要一个由相关学科人才组成的团队,形成规模优势,来到强磁场科学中心后,王俊峰面临着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进行人才队伍的建设。他把目光投向了自己工作过的哈佛大学医学院。这时本就萌发回国念头的哈佛大学医学院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刘青松,也收到王俊峰发出了邀请,强磁场科学中心需要刘青松,来组成药物学研究团队。被强磁场科学中心建设涵盖生命科学多个方向的转化型科研团队的规划吸引,刘青松婉拒了北京、上海等多地研究团队的高薪聘请,决定来到科学岛。随后,在刘青松的动员下,刘静、张欣、王文超、张钠、林文楚、任涛相继回国,八名哈佛博士后全部到位,一个完整的科研团队也逐渐成形。

  对王文超和张欣来说,随着两个孩子在美国相继出生,他们基本上就没打算回国了。

  “在实验室做科研,回到家养孩子。”张欣回忆,他们和当地许多华人留学生一样,到了周末,会带孩子去上芭蕾课、中文课,会去波士顿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查尔斯河旁边还有孩子们经常喂鸽子的地方,“对孩子来说,波士顿就是天堂”。

  舒适的日子流淌得像查尔斯河水一样,平静而优雅。但这些来自中国的哈佛博士后们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好山好水好寂寞”。张欣说:他们只是普通的8个归国留学人员,如果说有什么特点的话,那就是“决定集体回国,相约到一处打拼”,优势是“相互之间不必再磨合”,于是只念一个目标:认真踏实做好科研。

  八个人的研究方向各有特色,他们和其他同事组合在一起,在强磁场科学中心形成一个完整的科研团队,利用一流的实验装置,在生命健康领域做出更多的成果,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

  创制新药 遭遇难题

  回国加入药物学团队后,摆在王文超面前的一个十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就是国内药物研发中药物筛选评价体系的匮乏。很久以来,在国际新药研发领域,对药物活性的检测体系,尤其是细胞水平的检测体系,一直为国外几家大型生物公司所垄断。对于国内致力于新药开发的药物企业和科研院所而言,候选化合物的大规模活性筛选只能依赖于国外大公司的检测服务,不仅价格昂贵,周期长,而且化学药品的出入境也受手续繁杂的局限。这也成为极大约束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研发进度的关键瓶颈因素之一。凭借着自己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积累多年的研究经验,王文超下决心对这个难题进行攻关,力争解决我国激酶靶向药物研发在药物检测体系方面的问题,摆脱对国外垄断性公司的严重依赖。

  攻坚克难 不断突破

  构建细胞层次的高通量药物评价体系,最关键的就是靶点依赖性的稳定工程细胞株的构建。而这类特殊工程细胞的构建需要载体设计、分子克隆、病毒包装纯化、细胞感染、抗生素筛选、细胞因子去依赖、阳性药物验证等多个复杂的步骤,不仅构建周期长,工作量大,而且成功率很低。为解决这些技术问题,王文超从最开始的载体设计开始一直到最后的细胞感染阶段,通过阅读大量的实验摸索,把每一个环节中的每一个实验细节进行反复的参数优化,并且在关键步骤大胆创新。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技术体系已经取得初步突破,为团队在治疗白血病新药创制所急需的几个关键靶点构建了十余株稳定工程细胞系,解决了团队眼下药物检测的卡脖子难题,作为重要的药物研发工具,加速了团队在新药创制方面的进程。

  再接再厉 完善体系

  2013年末,药物筛选细胞库的建设工作已经一年时间,构建的十余株细胞已经能够初步的满足团队暂时的检测要求。但是放眼团队和国内新药发展的未来,药物检测体系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王文超果断地决定,进一步扩大细胞系的规模,将靶点扩展到团队目前药物研发方向之外,构建全面覆盖的药物检测体系,并对国内所有的药物研发机构开放。与国外大型生物技术公司相比,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但在当时,美国和日本同样类型的细胞库规模已经达到近七十株,并以每年增加二十多株的速度在迅速扩大规模。在此情况下,如果要迅速赶上并超过国外公司,细胞库的建设必须进一步提高构建速度和成功率,这对王文超带领的小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王文超带领几位同事夜以继日的钻研细胞构建核心技术问题,无论周末还是假期,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能看到他们在实验室加紧工作的身影。终于在一些核心的关键技术上取得了进一步的突破,并在2015年,细胞库的规模达到了109株,首次超过了国外几家生物公司的规模;2017年,细胞库通过中科院产业化平台中科普瑞昇公司面向全国药物研发机构提供检测服务;2018年,细胞库规模达到近180株,远远超过美国和日本同类细胞库规模,覆盖了目前临床上发现的几乎所有与癌症发生发展和治疗相关的激酶靶点和突变,成功为150余家国内药物研发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了靶向药物评价服务,弥补了我国在激酶药物研发领域的检测体系不足,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肿瘤药物研制进程。

  在王文超的工作电脑桌面上,写着“尊重科学,敬畏制度,提高效率,关爱生命”,这是药物学团队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座右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精准的药物活性评价技术,打造世界领先的综合性靶向药物筛选平台, 是王文超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

来源:安徽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