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江:志愿路上21年风雨兼程(图)

发布时间:2018-12-14 17:56 | 来源:广东文明网 2018-03-13 | 查看:1220次

刘建江 记者 程永强 摄

  “你的脉管里,流淌着仁者爱人的精神血脉;善举间,闪耀着舍己为人的道德光辉;你的遗体捐献意向书,让生命更有意义。”2017年9月20日晚上,第六届东莞市道德模范授奖仪式上,少先队员的致敬词概括了刘建江20年的志愿者生涯。他是茶山镇横江村一名普通的居民,也是东莞市红十字会资深志愿者。这位七旬老人,坚持献血20年,捐出骨髓救人,还签订了遗体捐赠协议书,他把红十字精神作为自己新的人生信仰。

  无偿献血坚持21年

  21年义务无偿献血,数十本献血证,累计献血量超过30000毫升,相当于6个成年人的血量总和,他连续三届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金奖。

  他是1947年出生的茶山镇横江村居民刘建江,具有丰富的志愿者经验,大家习惯称他为“江叔”。

  1998年国家颁布了献血法,那年江叔在街头献血车上第一次献血。随后,他坚持每年都去献血,也深入了解了“红十字”,对慈善事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人道、博爱、奉献”则成了他心底一直的追求。他把红十字精神作为自己新的人生信仰和目标。

  2006年,江叔成为东莞第一批红十字无偿献血服务队的志愿者。他身体力行地宣传推动无偿献血事业。每逢节假日、自己生日等有意义的时间点,他都会去献血。他觉得,无偿献血,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当55岁超过献血法规定的年龄,献血遭到拒绝时,他利用自己对献血法规的理解和强烈的助人愿望,努力争取,终于得到批准继续献血。

  2008年,东莞红十字会正式成立,要组建红十字志愿者队伍,江叔应邀担任志愿者办公室负责人。当时,从单位退休的江叔每天仍然正常上下班,到红十字会处理志愿者队伍的筹建事宜。办公室人手不够,他把办公室座机与自己手机连线,全天24小时接听。他觉得来电话说的都是有关“人道、博爱、奉献”的事,是精神粮食。他把志愿服务视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生活方式。

  捐了骨髓还要捐赠遗体

  2014年,江叔获得了中国红十字会授予的“终身志愿者”荣誉称号。同年,他从东莞志愿者工作办公室主任岗位退下来,专职负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服务项目。每当收到省红十字会的通知,他都会第一时间联系相关志愿者,陪伴志愿者进行验血或体检。有时接送往返一天要跑200多公里,但他毫无怨言。捐献者去广州采集干细胞,江叔都会全程陪伴。

  2015年一年间,江叔就陪伴了1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有的还需护送干细胞悬浮液到外省,这一年共花了60多天的时间做这项服务。省红十字会安排东莞对入库志愿者的资料进行遴选,江叔就每天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与对方沟通。2015年,江叔获中国红十字会的充分肯定,被授予“造血干细胞工作五星级志愿者”荣誉称号。

  “德不孤,必有邻”,在刘建江的带动下,更多的人投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东莞市中心血站授予他“爱心大使”的称号,他先后获得了卫生部、省、市多个无偿献血奉献的奖项。2009年,他向东莞红十字会递交了“遗体捐赠协议书”,他不仅给社会捐赠了血液和骨髓,为了让有需要的人得到生命的延续,他毫无保留地奉献了自己。

  经历21年的风风雨雨,江叔感悟颇深,他说:“并不全是年轻时的狂热口号激励着我,更是年幼时传统的道德观影响着我。现今,高大虚的狂热口号在我脑海中渐渐退去,沉淀下来的是青少年时所学习到的优秀传统道德文化。”

  “吾日三省吾身”教人时刻要反省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人坚守做人的底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告诉我们做人要有抱负。江叔坦言,“有生之年,我将坚守这些优秀传统道德观,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来源:东莞时间网)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