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14 17:47 | 来源:广东文明网 2018-03-15 | 查看:1040次
冯银娇。 记者 黎旭升 摄
从花苑社区到广东省义工志愿者群体,提到"娇姨"几乎无人不晓。冯银娇,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一位非同一般的母亲。20多年前,面对意外致聋的女儿,她哭得眼泪都快流干了,却不愿放弃,十年如一日教她说话,让她自立;如今,女儿作为中山首批聋人大学生中的一员,顺利升读本科,而她身上也多了"五星志愿者"、"市特殊教育学校家委会主席"这样的光环,成为许多残疾、贫困家庭的精神依靠。过去娇姨不怎么接受采访,但近几年不同了,她知道这也是一种奉献方式,"将我走过的路、做过的事分享出来,对别人或许有所帮助。"
起始之梦:从出色工人到光荣党员
冯银娇出生于1950年,虽然家境不甚宽裕,但父母的热心待人,在幼年的她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记。“家里果树收成,父母会让我们姐妹挨家挨户地分一些;买了好菜,也会叫上邻居一起吃餐饭。”
17岁的冯银娇开始入厂工作,那时的她就暗自告诉自己,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工人,她也努力地达成了自己的心愿。在厂里,冯银娇年年都是优秀团员,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还作为当时“中山县公交战线学习榜样”到全市各地演讲。
“社会给了我很多荣誉,当时我就想,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冯银娇说。1972年,她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更加发愤工作。“每个人心里都有梦,从一名出色工人到光荣的共产党员,我的梦想就是这么一个个实现的。”
艰辛之梦:仁爱母亲助残障女儿自立
身为一个普通女子,冯银娇也有个人的梦想,找一个好的归宿,相夫教子,幸福美满。但命运却和她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那一年,38岁高龄产妇的她诞下一女,让这个期盼许久的家庭欣喜不已。怎料8个月后,女儿因发烧打了两天的庆大霉素,从此无论夫妻俩怎么叫唤,女儿都不理不睬,连过年的鞭炮声都充耳不闻。
2岁的女儿仍然不会说话,心急如焚的冯银娇带着她四处求医。广州一位残障专家检查后告知,其女儿因药物导致神经性耳聋,将永远听不到声音,也不可能再说话了。冯银娇听后当场昏倒。
但这位坚强的母亲还是站了起来。“如果我不去面对,女儿将来就会一事无成。如果我有信心,一切还有希望。”于是,冯银娇辞去热爱的工作,白天送女儿去残联的启智班学习,晚上在家训练发音。她用调羹压着女儿的舌头,一个简单的“啊”字,就这么教了一年……近千个日日夜夜过去了,当6岁的女儿第一次叫出 “妈”时,冯银娇兴奋地抱着她,喜极而泣。
小学、初中、高中……2010年,女儿考上了北京联合大学,成为中山市首批聋人大学生。她在学校当义工,还成为社团的负责人。2013年6月,她又顺利通过专升本考试,开始两年的本科学习。冯银娇手机里装着女儿通过彩信发来的录取通知书,让更多的人一同分享这个喜讯。
“我人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女儿能读到书,独立生存,自强不息。那曾经是一个藏在心底的梦,但现在,我的梦已经比当初设想的走得更远。”
奉献之梦:“我把身边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每逢放暑假的时候,娇姨每天要做的就是参加社区的暑期培训班,关怀青少年。特别是对于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困难家庭学生,她总是倾注更多的心血。冯银娇持续关社区的一个孤儿寡母家庭,共筹款15000多元。据不完全统计,冯银娇从1993年参加区志愿服务工作,在冯银娇和社区志愿者的努力帮助下,全区共有49名困难家庭学生得到有关部门的减免学费和生活补助,发动社会热心人士筹集47万元,资助了35名困难家庭学生。跟踪帮扶了43名边缘青少年,已成功转化了37名。
在教会女儿自立后,冯银娇把这种关爱传递到更多有需要的人身上,给更多家庭以希望。“我把身边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很多人听了往往会感动,于是有需要的人就能得到帮助。如果没有那么多人的援手,我又何德何能?”
这就是冯银娇推己及人的奉献之梦,为让更多的人过上好生活而奔走呼吁。她的人生是一面历经苦难而愈发锃亮的镜子,如今正聚集阳光,照亮他人。来源:中山日报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