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辈谭天度后人谭惠芳:两代三人守护红色故居60余载(图)

发布时间:2018-12-14 16:53 | 来源:广东文明网 2018-05-09 | 查看:2738次

谭惠芳在打扫谭天度故居。何惠健 摄

  一座故园,十余平米老屋,一代红色英魂。60多年来,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的古稀老人谭惠芳一家两代三人,接力守护革命先辈谭天度的故居。8年前,谭惠芳接过故居的钥匙,从此日复一日地守候其中,从未离开。

  日前,笔者走进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明阳村委会七社村,探访谭惠芳老人,听她讲述守护红色故居的感人故事。

  从哥哥手中接过故居钥匙

  清晨,在明城镇明阳村委会七社村中,阳光倾泻而下,斑驳的树影让村道平添了几分宁静。满头白发的谭惠芳,打开门扉姗姗而行,她要去的是一处再熟悉不过的地方——谭天度故居。

  故居是一座建于民国初年的岭南特色砖瓦老房,房檐之下保留着精致的岭南木雕装饰和花鸟壁画。在这座老房中,曾居住着革命先贤“世纪松”谭天度。他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广东党组织最早的成员之一。在他的一生中,久经磨难仍不挫革命之志,曾参与南昌起义等,与谭平山、谭植棠并称为“革命三谭”,其“宁倾赤血换新华”的红色精神影响深远。

  走进故居,谭惠芳拿起了扫帚,不疾不徐地清扫,打理故居小花园,仔仔细细地除草、修剪枝叶、种植小花。“从哥哥去世那天起,守护这里就是我的责任。”谭惠芳说。

  谭惠芳的父亲谭劲生是谭天度的侄子,由于谭天度子女后辈多居于国外,最早时,谭惠芳的母亲担负起了看护谭天度故居的责任,一守就是30年。

  后来,谭惠芳哥哥谭芳(原名谭健芳)从母亲手上承继了钥匙,照料谭天度故居,30年间,他奔走收集谭天度材料、修葺故居、当讲解员。

  谭芳2010年因患癌症去世后,谭惠芳从哥哥手中接过了谭天度故居钥匙,默默地挑起了守护故居的责任。

  “谭惠芳一家两代三人将看护故居的使命默默传递,不计回报,无声却伟大。”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文化站站长廖志明说。

  修葺再现故居风貌

  始建于清末民初的谭天度故居,已历经百年风雨飘摇。到2002年,故居白色外墙严重脱落,故居内房梁、门框更被白蚁蛀空,谭芳、谭惠芳兄妹俩对此焦灼不安。“要是不修,就没了一处宝贵的红色遗迹,也就少了一处红色精神的载体。”谭惠芳说。

  “由于年久失修,故居有些残破,这让我和哥哥很是心痛。”谭惠芳说。后来,为了重现故居昔日风貌,谭芳自费数万元,到开平、肇庆、广西等地收集谭天度相关资料,并向有关部门争取修葺经费。

  谭惠芳深知故居的社会价值,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故居,在修葺期间,她总是准时到场,与工人们一起和泥,现场搭起炉灶,熬炼灰油,装修粉刷墙面点缀故居。炎夏,施工现场热火朝天,谭惠芳没过一会儿就汗流浃背。“有时汗水都顺着裤腿流下来了,但还是咬咬牙坚持住了。”谭惠芳说。

  2003年,重新修葺的谭天度故居成为区级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入佛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谭天度故居修葺后风貌再现,来自全国各地的造访者络绎不绝。每逢有到访者,谭惠芳总是热情地引路,并当起讲解员,向他们讲述谭天度的生平事迹。

  “活一天就要坚守一天”

  去年,谭惠芳的丈夫去世。不久,谭惠芳又出现在谭天度故居里。“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我曾无数次觉得孤独难忍,但有些责任,活一天就要坚守一天。”谭惠芳说。

  有一天,谭惠芳突然小脑中风住院,这是她第一次离开故居这么长时间。在养病期间,谭惠芳仍心心念念着故居。出院没多久,谭惠芳吃了药,又开始照料故居。邻居都劝她,把担子放下,养好身体,可她却不为所动,仍然隔三差五往故居跑。

  尽管已与谭天度后人失去联系,但是20多年前谭天度回乡时,曾经拉着谭芳的手叮嘱道“好好看管这间老屋”。“这句话,哥哥不敢忘,我也不敢忘。”谭惠芳说,“先人一身正气,守住他的故居,既是出于对他本人的敬仰,也是出于作为谭氏后人的责任。”

  南方日报记者 王聪 通讯员 何惠健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