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09 21:1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8年11月 | 查看:1353次
人物故事:
孟凡举,男,1980年7月出生,山东阳谷人,中共党员,中西医结合专业专科毕业,1998年12月参军,2003年6月入党,2006年12月退伍,2007年4月至今工作于中宁县大战场镇中心卫生院针灸推拿科。他参加工作以来安心本职,敢于吃苦,不断拼搏进取,锐意创新,以热情的服务态度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赢得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和广大患者的信任。
一、扎根基层,救死扶伤美名扬
2007年4月抱着支援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大开发奉献青春的想法,告别环境优越的家乡与满头白发的父母,再次回到曾参军服役8年的第二故乡,面对大战场镇卫生院设备、环境落后、药品、器械种类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不等不靠,立足现有条件积极推广中医药服务,走中医强院之路。为推广中医药技术,解决我镇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问题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创建了针灸推拿科,经过10年的拼搏奋斗从最初的6张治疗床,发展到现在拥有16张治疗床,及电动牵引床、六合治疗仪、中频治疗仪、软组织伤痛治疗仪、透化治疗系统、内热针治疗仪等价值数十万的医疗设备,年诊疗人次3000余人次,业务收入30万余元,不仅为本镇患者解决了病痛,而且病源波及周边市县,不断有中卫、西吉、固原、银川等市县患者慕名前来就诊。
二、服务病人,医疗经验日渐丰富
坚定“大医精诚,大爱无垠”的行医理念,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牢记工作职责,在工作中不分贫富、无论老幼,都能热情对待每位患者,耐心为病人解疑释惑,尽心尽力最大限度的减轻病人的痛苦和负担。为了使患者得到连续治疗,牺牲了大量休息时间加班为患者治疗。同时树立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范。使广大患者在最安全的前提下以最低廉的花费,获得了最佳的疗效。10年来没出现一例医疗事故和纠纷。为随时掌握患者病情对一些重症患者坚持随时电话联系,对接受新技术治疗的患者坚持定期电话联系。以便更好的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积累更多医疗经验。
三、开拓进取,诊疗技术排前列
为了使患者享受县级医院的治疗,克服种种困难于2008年10月在全县乡镇卫生院中第一家开展了针刀治疗术,骶管注射术,走在了全县乡镇医院的前列,使广大患者既享受了简便廉验的治疗,节省了医药费用,又省去了去县级医院治疗的麻烦。2011年5月为在医院设备落后,诊疗用房不足的情况下,以对医院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推广中医药服务为己任,为扩展针灸科规模,积极建议将门诊楼一楼卫生间进行改造,增加设置了中医治疗室,同时也扩大了针灸科规模,为科室申请了电脑及打印机,在全县乡镇卫生院率先实行电脑打印病历。使中医工作又走在了全县前列。
2013年12月申请在全区乡镇卫生院中率先引进了内热针技术,此项技术的开展不仅在全区乡镇卫生院中首屈一指,同时也是中卫地区第一家开展内热针技术的医院。此技术的开展为慢性疼痛患者带来了福音,通过两年多的开展,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以高疗效、低费用、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吸引了周边市县广大患者前来就诊。不论在设备还是技术方面都走在了全区乡镇医院前列。
2014年9月为适应民族地区医疗发展需求,提升科室医疗水平,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本人积极与医科大学国家级课题负责人马惠昇博士联系,争取到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回医筋伤疗法防治基层地区筋伤类高发疾病适宜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该项目由宁夏医科大学牵头并承担,宁夏医科大学中医门诊部、大战场中心卫生院等6家医疗机构参与。作为协作单位中唯一一家乡镇卫生院,在马惠昇教授的精心指导下,自14年9月开始,经过10个月的努力完成了53例患者的治疗及病历收集工作,于今年7月顺利通过验收。此课题为患者减免医疗费5万余元,得到了广大患者和医科大学的好评,也增加了民族亲和力,有利于民族地区医疗发展需求,同时作为协作单位中唯一一家乡镇卫生院,提升了医院知名度,将医院针推科工作再次推到了全区前列。
努力了不后悔,有付出就有回报,多年来的努力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和广大患者的信任,个人于2009、2010、2011年连续三年被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2012、2013年连续两年被县卫生局党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2014、2015年连续两年被县卫计局表彰为先进工作者,2015年被中宁县委宣传部表彰为“岗位学雷锋标兵”,2016年被中宁县卫生计生局评为“名医”,被中卫市评为“守法好公民”。两次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次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作为一名医生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了救死扶伤的誓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把16年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大西北,以实际行动书写了不怕苦、不怕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标准。
来源:宁夏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