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08 21:15 | 来源: 新华网 2018-12-04 15:31:37 | 查看:2046次
(中国好人网左浩仁配图)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 题:读懂“人民子弟兵”的含义——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的军队英模记忆
新华社记者樊永强、杨雅雯
“当还击侵略者的炮声震撼大地,妈妈,请你不要把孩儿惦记,不付出代价怎能得到胜利?”这是19岁烈士王建川于1984年在战场上写给母亲的诗。
如今,这首《寄给妈妈的日记》以及王建川烈士的三等功奖章等,正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展出。
在第四展区“历史巨变”的第六单元“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中,观众还可以找到很多改革开放以来有关军队英模的珍贵记忆。
2012年去世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今年因被中央军委增加为全军挂像英模而再次走入大众视线。展区玻璃柜前,不少观众在他获得的一级英模勋章和生前使用过的维修工具前拍照留影。
这位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专家扎根戈壁大漠52年,参与了我国全部核试验。在生命的最后几小时,他还9次要求下床工作,反复叮咛资料要整理要保密。
在一面国旗前,63岁的退休老人李炳昭弓着腰仔细观看左下角的解说。这是30年前在南沙渚碧礁飘扬的第一面五星红旗。1988年2月到1991年9月期间,在海军陆战队服役的李炳昭在南沙岛礁上一共度过了400多个日夜。
展厅内还展出了一面国旗,是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原所长王继才去世当日在他守卫了32年的开山岛上升起的。此外,展览还展出了王继才使用过的背包绳、望远镜、马灯、手摇式步话机、手摇式发电收音机等。
那部老旧的手摇式步话机,是王继才在开山岛与人武部联络使用的。1987年妻子王仕花临产时,恰逢台风来临,王继才使用这部步话机向镇武装部部长蔡同华求救,并在蔡同华妻子的指导下亲手接生下了儿子王志国。
展厅内,一件印有“塔山”字样的橘红色救生衣同样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这是原广州军区“塔山守备英雄团”九连战士李向群在1998年抗击长江特大洪水中穿过的。
1998年8月5日,李向群随部队赴湖北荆州抗洪抢险,因极度劳累引起病情恶化,晕倒在荆江大堤上,光荣牺牲时年仅20岁。
人民军队为人民,赴汤蹈火显真情。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人民子弟兵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抗震救灾。
原成都军区航空兵某部特级飞行员邱光华机组执行任务时不幸遇难,这次展览展出了邱光华生前使用过的公文包、优秀党务工作者证书等。某部士官武文斌也是在参加汶川抗震救灾时,因连续奋战过度劳累而牺牲的,在展览中可以看到他穿戴过的迷彩作训服和帽子。
展厅里还有一座“不起眼”的雕塑令人动容。2008年,为保障广州火车站春运秩序和滞留旅客安全,驻粤某部1500余名官兵紧急前往车站维持秩序。雕塑家许鸿飞在看到一张4名战士因劳累过度靠在栏杆上熟睡的照片后深受触动,以此为题材创作出了雕塑《九天九夜》。
“当巡逻的脚步送走除夕,妈妈,我送给你这本日记。孩儿一年的征尘、四季的足迹,全部忠实地记在这里……”漫步在展区,读着王建川烈士浸透烽火的战地诗和英模们的感人故事,不少观众都表示更加懂得了“人民子弟兵”的含义。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