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06 18:26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8年11月 | 查看:1255次
人物故事:
人物简介:叶书运,男,1947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青卫村大叶村村民,一名退休教师。
事迹简介:自2008年退休回乡,叶书运看到本村道路坑坑洼洼,年久失修,影响了村民出行,便萌发了修路的念头。一辆小车、一把铁锨,如今年过七旬的叶书运老人十年来坚守在义务修路的道路上,还先后拿出自己的退休金近3万元购买煤矸石、碎石子、请临时工等,将村里村外的3条主路和近10条辅路道路整平维护,受到乡里群众和过往车主的称赞。2014年8月,叶书运获评“安徽好人”,2017年获评濉溪县十佳乡贤。
“叶校长,又去铺路了啊!”在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青卫村大叶村,当村民看到一位老人推着小车出门,都会热情地上前打声招呼。村民口中的“叶校长”正是该村村民叶书运,即使年过七旬、头发花白,但面容祥和的他在为村民义务修路的道路上坚守了十余年,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践行着一名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精神。
退而不休 义务为群众修路
2008年,叶书运从小学学校校长岗位退休以后回到了老家大叶村。按道理说,在工作岗位上忙碌了大半辈子,退休以后该好好放松放松,叶书运却没能闲下来。
退休以后的叶书运喜欢没事的时候到田间地头散散步,结果细心的他发现,村里的道路因为年久失修,坑坑洼洼。特别是遇到阴雨天气,路上泥泞不堪,村民出行非常不便。“当时也没想着修路那么长远的事,就觉得拿个铁锨给路平整平整,垫点碎石子,大家出门也方便些。”叶书运回忆说。2010年秋,大叶村东北角有一段村内道路毁坏得厉害,尽管过往的三轮车、电动车很小心,但仍时有翻车现象发生。于是,他自掏腰包,花了200元买了一车煤矸石,扛着铁锨一点一点把坑填上,把路垫平。
2011年春,叶书运得知在通往海孜集的乡村道路上有一段低洼的S形过沟路,三年间发生了四起车祸,多人受伤。当了解到车祸原因多是低洼路段造成的四轮侧翻、电动三轮连人带车翻入沟中后,叶书运按捺不住内心的焦急,向所在的地方村委会反映。因村上财务紧张,拿不出多余的钱用于修路,于是叶书运主动为该路段隶属的自然村王寺提供200元煤矸石作为修路物料,帮助他们修补道路。
在大叶村北头有一条乡道,是本村村民前往百善镇的必经之路,也是通往附近其他村镇的路,可以说是大叶村的一条要道了。然而,由于路况太差,原先跑运输的客车都改线绕过大叶村,严重影响了当地村民的出行。“为什么大家不能集资修路呢?”2012年夏,叶书运写了一份倡议书,号召村民捐款修路,并把倡议书贴在了村子的显眼处,而且自己带头捐了1500元。在他的带动和号召下,村干部首先行动起来,再后来就是村民们的积极响应,很快就募集了一万多元。因为多年来为村民修路,叶书运深得大家的信任,一万多元的修路款自然也很放心地交给他来具体掌管,整个修路工程也由他负责组织,统筹推进。在修路的那段时间里,叶书运顶着炎炎烈日,联系车辆拉来煤矸石,维修了从大叶村到程孜湖2公里几乎接近报废的路。路修好了,村民出行方便了,客运司机更是高兴,很快就恢复了通车。
自从成了一名义务道路维修工,叶书运在当地村民眼中俨然成了“修路专家”。哪些地方有合适的石料、怎样才能把路修得更结实、哪些地方的路容易出问题需要去修修补补,叶书运总是很清楚。为了方便修路,他还专门买了一辆小推车用于运送石料。“哪里有大坑需要垫,我就用小车拉上煤矸石推过去,把路给铺平。”谈起修路的事情,叶书运总有说不完的话。
无私付出 行动感染乡邻
因为担心叶书运身体吃不消,家人起初是不支持他修路的。后来在叶书运的影响下,老伴姚知秀也加入了修路队伍。于是,一幅暖心的画面便浮现在村民眼前:一对头发花白的夫妻,女的拉着满载煤矸石的小推车走在前头,男的则手拿铁锹,扶着推车,跟在后面,一锹锹把煤矸石铲到路上需要地方……姚知秀说:“煤矸石运过来,还得装上小推车,再运到路上用的地方,我要是不跟着,也不放心他。”
2013年7月,村民集资修的那条路又变得坑坑洼洼。这次,叶书运又自费800多元购买了三车煤矸石,并发动本家亲戚帮忙修路,六七位平均年龄超过七旬的老人们一起为民义务修路。当地一位村民就问:“叶校长,你修路图个啥?”叶书运回答说:“我什么都不图,我是共产党员,只是想做点好事。”
有一次,叶书运联系了村子附近的一家石料厂,拉了十几车碎石子来修路。让他没想到的是,当他准备付钱时,采石场的老板却拒收了:“叶校长,您这是自掏腰包为大家修路,是造福一方的事情,我们怎么能收您的钱呢?”
退休以后的这些年,叶书运每年都要自费购置几车煤矸石用于填坑补凹,以确保村庄及周边道路平整。有村民大致计算过,十余年来,叶书运仅用于买煤矸石、碎石子、工具,请临时工等花费,将近3万元。他义务修路的事情也被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每当叶书运坐经过车边的客车去镇上或县城时,绝大多数过往的车辆都不愿收叶老的车费,经常是来回几番推让。没有人发起,也没有人倡议,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跟着叶书运推小车、举抓钩、挥铁锨的身影逐渐开始多了起来。为保障车辆和村民的安全通行,以叶书运为首的“老叶修路队”数年如一日,在自己的村庄周边无条件维修着道路,大大缓解了政府部门在乡村道路维修中缺乏人力的压力。
不忘初心 乡贤精神带动乡村
要想富,先修路。畅通的道路,给大叶村及周围村庄的村民出行带来了很大便利。大叶村一位村民说:“现在大家口袋鼓起来了,很多人家都买了小车,叶校长把道路维修好了,真真切切是为大家做了一件大好事。”但叶老也为此不仅付出了金钱的代价,在修路时,他自己也先后三次受伤,一次腿被石块砸肿,一次牙齿被锹把打落了2颗;最严重的一次胳膊肌肉撕裂,住了9天院,但70岁的叶书运从没有因为有这些坎坷而放弃修路的念头。
不仅如此,近年来,每到逢年过节,叶书运还带头资助本村的孤寡老人、贫困户、敬老院的老人们,向他们免费赠送春联和慰问品,给他们送去节日的问候和乡亲的温暖。春节前夕,他还自费购买红纸、笔墨,参加在百善镇举行的义务写春联活动。作为一名志愿者,叶书运在百善镇柳江口附近的个人工作室常常为群众写写字、调解村民纠纷、开展传习活动等。
如今,大叶村村内的道路虽然不是水泥路,但鲜见坑洼不平之处。虽然现在的身体已经不如从前,但叶书运并没有停止“为民修路”的初心。“看着乡亲们享受到了道路畅通的便利,我感到非常欣慰和快乐。只要身体允许,我还会把修路这件事情继续做下去。”叶书运说。
来源:安徽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