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2-26 08:41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9-12-25 | 查看:2142次
——走近江苏“绵竹计划”大学生志愿者
12月21日,记者跟随江苏团省委组织的慰问团赴四川绵竹地震灾区,探访在这里工作的江苏“绵竹计划”大学生志愿者。
走进绵竹,天气是蜀中惯有的轻雾蒙蒙。而对数名大学生志愿者的采访,给人的感觉又是特敞亮,特阳光。
“初到汉旺镇,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被采访者:倪继辉 毕业于金陵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
倪继辉的岗位在汉旺镇政府规划建设办公室。这位看上去很刚强的男孩子告诉记者:“初到汉旺镇,站在大地震遗址旁,看到那些东倒西歪甚至被夷为平地的房屋,我深深地震撼了。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尽自己所能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做贡献。”
汉旺老城处于地震断裂带上,原址无法恢复,迁址到距离老城2公里的地方重建。由于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倪继辉就主要参与汉旺新城的规划建设工作,包括电力、通信、给排水工程综合协调等。倪继辉自豪地告诉记者:“汉旺新城非援建项目的施工基建用地的申请程序全部都是由我完成的。现在,由我办理并已完成的供电项目有9个,供电覆盖率占汉旺新城规划区域的70%。”
“我在这儿负责项目‘并联’审批”
(被采访者:邹帅 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邹帅,名字很帅气,其实是个秀气的女孩子。她告诉记者:“大学期间我就一直参加各种志愿者社团,去年汶川大地震后,我就想来做志愿者,但由于没毕业,学校老师不同意。所以这次看到江苏团省委招募,我立即就报了名。”
邹帅说,现实远比想象艰苦。刚到绵竹,他们住在板房里,加上气候潮湿,她的膝盖经常疼痛难忍。最苦恼的是听不懂当地方言,开展工作有难度。但是小姑娘很勤奋,不懂的积极请教身边同事,很快克服了语言障碍。邹帅在江苏援建指挥部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主要负责建设项目的“并联”审批。邹帅解释说,“并联”是相对于过去的“串联”而言,意思是老百姓只需到她这一个窗口交材料、取批件即可,牵涉其他部门的“跑腿”工作由她来做,大大方便了群众。
“让人生站在更有意义的起点上”
(被采访者:郑文轩 毕业于江南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郑文轩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有朝气。他笑言:“来绵竹做志愿者,是我深思熟虑的结果。我今年刚刚毕业,要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站在更有意义的起点上。”
一开始,郑文轩被分配在玉泉镇安全生产监督办公室。由于工作出色,很快被调到成绵高速公路领导小组办公室,参与征地拆迁。拆迁工作千头万绪,在矛盾化解与处理过程中,郑文轩发挥善于与人打交道的特长,工作做得有口皆碑。眼下,这位能干的小伙子已经被四川团省委“相中”,即将到成都奔赴新的岗位。
“争取留在绵竹,在这里扎根”
(被采访者:杨学刚 毕业于金陵科技学院会计学专业)
杨学刚学的是会计专业,人也显得很实诚和严谨。这位昔日的校学生会主席,本来已经考上了公务员,但是听说团省委推出“绵竹计划”招募志愿者,二话不说就报了名。通过层层筛选被录用后,杨学刚把自己的QQ签名改成了“心灵之旅”。
到了绵竹,杨学刚本来是分配在发改局的,但他主动要求到特重灾区广济镇。由于背靠大山,广济镇经济基础薄弱,地震又使97%的房屋倒塌。围绕重建家园,杨学刚发挥所长,拟定了财政支出预算编制方案、沿山旅游开发可行性报告等,为镇领导决策提供支撑。工作越干越带劲的杨学刚说,打算服务期结束后参加公务员考试,争取留在绵竹,在这里扎下根。
团省委副书记沈海斌告诉记者,江苏大学生志愿服务“绵竹计划”由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团省委等共同发起,先后两批150名志愿者是从2000多报名人员中遴选出来的,他们分布在绵竹各个乡镇。很短时间里,他们已成为助力地震灾区重建家园的“活力因子”。(记者 吴红梅)
(责任编辑:袁媛)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