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维伟:十年坚持公益把爱传递给更多的人(图)

发布时间:2018-09-28 19:2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8年9月 | 查看:1413次

 

人物故事:

唐维伟,男,汉族,28岁,中共党员,2007年进入昆明市延安医院科研部工作。实验室里,他是严谨求实、专注认真的实验员;生活中,他是乐于助人的好心人,9年多的时间里,在认真完成医院的工作和学习之余,其余休息时间全部投入到各类公益活动中。从最初接触公益时的备受质疑与误解和开展活动之初的无从下手,到今天获得越来越多的社会支持和公众理解,支撑他一路走来的正是那颗真挚善心。

至今,唐维伟组织的公益活动已多达上百余次,筹集捐赠物资价值160余万元,给上万人送去了温暖。通过这些爱心公益活动,让一部分社会弱势群体在获得物质帮助的同时,获得了更多精神上的温暖和人文关怀,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他曾先后获得过“第三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第11届中国青年优秀志愿者优秀个人奖”、“云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云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云南省十佳志愿者”、“云南省优秀志愿者”、“昆明市五四奖章”、“昆明好人”、“昆明市首届博爱之星”、“昆明市红十字系统优秀志愿者”、“昆明市最美志愿者”,成绩的取得源于他对志愿服务的执着追求和对爱心事业的默默坚守,更难得的是,面对荣誉,他始终告诉自己——不忘初心!

从公益参与者成为组织者通过公益活动让上千人与公益结缘

乡亲们身上单薄破旧的衣帽,孩子们在泥泞中奔跑时露着脚趾的破旧球鞋——2009年的那个寒冬,唐维伟在玉溪元江的小山村参与做公益活动时的情景,到现在他都忘不掉。

“看着山区贫困居民的苦楚,当时心里很难受,我下决心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初入社会的唐维伟没有太多的经验,回到昆明后,他用了一个最笨的办法,挨个发动周边的朋友和同事们向当地乡亲们募捐。历经一个多月,当他把300多件衣物、100多双鞋和价值3000多元的学习用品发放到乡亲们手中时,乡亲们和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让他感受到了从事公益活动的价值。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群体的力量却是难以估量的,他明白要让更多有困难的人获得帮助,就需要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这次经历让唐维伟成长了很多,他下定决心要从一个公益参与者转变为公益组织者。

公益,是唐维伟生活的一部分,他身体力行的践行着自己的目标,也通过举办各种公益活动让上千人与公益结缘。2014年为帮助鲁甸地震灾区的孩子,他策划的一个名为“你徒步,我捐鞋”的公益活动就吸引了700多人参加,通过创新的活动形式,让更多的人走入公益、了解公益、喜欢公益,有的还加入到他发起的“春城爱心团队”里成为了现在的志愿者骨干。在他的爱心感召下,越来越多的社会志愿者加入到他发起的志愿服务团队中。目前,唐维伟带领的团队已经从一开始的几人发展到现在的800多人,这其中汇聚了资深公益人士、爱心企业家、媒体人、学生、医务及教育工作者、律师和退休职工等各类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

用实际行动诠释“爱”的意义

2014年,唐维伟在助医过程中遇到了一位独居老人。她除了腿脚不灵便之外,还患有肺心病。虽然一个月仅有200的抚恤金,但因为自尊心强,老人并不愿意接受援助。为了让老人接受帮助,细心的唐维伟发现老人信奉佛教,就经常利用节假日以“交流佛法心得”的名义探望老人。随着接触的次数加多,唐维伟慢慢与老人建立起了信任,并时常为老人提供一些帮助。

2015年,老人的病情加重,唐维伟就请医院的同事帮忙,为老人进行义诊。医院的同事在诊断后,根据病情建议老人更换药物,改服务进口降压药和利尿剂。然而这成为老人的心头病,生活本就拮据的她根本负担不了这昂贵的药物费用。唐维伟把这些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开始在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我医保卡上的钱根本用不完,每个月都要清零一次,不用多浪费呀!”为了打消老人嫌药物贵舍不得吃的念头,唐维伟主动用自己的医保卡为老人定期买药,他编织了一个自由自己的善意谎言。在他的耐心劝服下,老人终于答应了定期服用药物,身体开始有了好转。

2016年3月,老人病重无人照顾,唐维伟再次组织志愿者们把老人带到延安医院进行住院治疗。在他的感召下,院内和社会志愿者们都自愿轮流到医院照顾和陪伴老人,直到老人病逝。

在老人的心里,唐维伟和志愿者们都是自己的亲人。临终前,老人决定把自己唯一的房产留给这些可爱的亲人们,感谢大家多年来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可是唐维伟断然拒绝了,在他的心里,老人也早已和自己的亲人一样。在协同志愿者们为老人料理完后事后,唐维伟联系上了老人失联多年的养女,将老人的遗物全数归还。

爱心不只是物质的帮助更需人文关怀

2014年,“8.3鲁甸地震”发生后,唐维伟和他的团队迅速组织发起了“冬日暖阳,大爱无疆”关爱鲁甸县乐红镇孩子的大型公益活动。为了不让受灾后心灵本就脆弱的孩子们因为别人的帮助产生自卑和依赖心理,他别出心裁的组织灾区的孩子们通过绘画义卖的方式筹集了60000元人民币的善款,用实际行动为灾区孩子们上了“劳动与收获”的生动一课。

为了给灾区的孩子们争取到更多的社会资源,他白天在医院上班,下班后就到处去跑赞助,晚上回到住处时嗓子都几乎说不出话来,甚至还要面对赞助方的诸多不屑和质疑,但是为了孩子们他还是“厚着脸皮”坚持了下去,因为他知道比起“面子”,解决孩子们的实际困难更重要。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一位爱心企业家向乐红镇的孩子们捐赠了价值15万元的物资。2015年的元旦,正是鲁甸最寒冷的时候,他再次带领30多名志愿者,来回800多公里,把先后筹集到的价值26万元过冬物资送到鲁甸乐红镇2000多名孩子及附近村民的手里。期间他还邀请相关人士作励志演讲和感恩教育,开展互动拉近距离,在给孩子们东西时不忘告孩子们:“所有的东西都是用你们自己的双手努力得来的,你们是最棒的,要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灾难,将来你们一定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昆明好人”老张眼里的小唐医生

2017年7月,一篇题为《泪奔!昆明人都认识的老张病了,术前他发的这条短信刷爆了朋友圈》的文章仅仅24小时之内阅读量就超过20万。而文中提到的短信正是“昆明好人”老张手术前发给唐维伟的。

这件事,起源于唐维伟和爱心人士的一次爱心帮助。2017年6月,“昆明好人”老张因下肢静脉曲张,无法再站在马路上指挥交通。他被爱心人士送到了延安医院,经过检查发现老人患有右下肢浅静脉曲张、右下肢溃疡、右侧腹股沟淋巴结炎。但对于基本没有收入来源的老张而言,治疗费用是个大难题。

唐维伟和同事得知此事后,向延安医院党办反映了老张的情况,并得到了医院的支持和帮助。虽然延安医院帮助老张解决了手术及治疗费用,可是手术前一夜,一辈子没进过医院的老张心里仍有些担心。于是,他还是在手术前一天晚上给经常陪伴他的唐维伟发了这样一个短信:“小唐医生:你好!我这一生从来未进过医院,也没有什么重要亲人在昆明。所以,明天手术我本人签了字。万一出了意外,不用院方负何责任!没人签字自然没人来找麻烦。出了意外就当是做实验罢了。保留证据,不要删除⋯⋯”

在与老张接触的过程里,唐维伟得知他的牙不好,便和志愿者们一起想办法张罗着帮他。最后经过多方帮助,志愿者为老张联系到了一家医院,免费为老张安上了新牙。

“活在世界上要有存在的价值”。这是老张的信念,同时,也是支持唐维伟在公益这条路上一直行走的动力。

2016年11月他带领春城爱心团队和社会爱心企业与爱心人士共同发起主办了“暖冬行动,慈善捐助”,定向为云南山区的一万名贫困学生每人捐赠了棉衣、棉裤、书包……

让需要帮助的人在遇到我们时能感到温暖

在唐维伟看来,没有什么比能帮助到别人更令人开心。虽然,在最初接触公益的时候,也曾受到一些质疑与误解。可是神经大条的唐维伟慢慢地觉得“麻木了”。9年来,他一直坚持着自己最初的理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一次次证明了自己“就是一根筋想做好它”。9年的公益之路他一路跋涉,用真诚与坚持感召着大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他的志愿服务团队中。

现在,有很多社会爱心人士主动找到他捐赠物资,不为别的,只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会把爱心交给真正需要的人。而他,也会在活动之余经常参加其他团队的各种公益活动,虚心向其他公益团队学习,以便能够让自己的公益团队更完善,更能吸引人们加入公益行列。

作为一名公益志愿者和公益活动的组织者,他用行动展现着当代青年责任与担当的优秀品格,用信念诠释着崇义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用实际行动将爱播撒,为社会造福。

来源:云南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