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培:“竹荪婆婆”热心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图)

发布时间:2018-09-28 19:1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8年9月 | 查看:1482次



人物故事:

  黄文培生于1933年,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人。1951年,毕业于四川省灌县林业学校(今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从参加工作伊始就与竹和竹荪结下了不解之缘,勤恳工作40余年,先后获得国家、省市县各级奖励30余次,并于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终身享受)。

  锁定目标,百折不挠

  黄文培1951年参加工作,在当时的楠竹经营所工作,70年代初,看到竹林中的野生竹荪,萌生了人工种植竹荪的想法,特别是72年尼克松访华后,长宁选送的野生竹荪,作为国宴的一道名菜,让尼克松总统赞不绝口,更坚定了这一想法。随着尼克松和田中角荣访华,长宁竹荪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在国宴上崭露头角,一时间洛阳纸贵,但因其野生年产量仅仅100至150公斤,形成了“竹荪等价黄金”的局面。此后,以黄文培为首的技术团队,便踏上长达数十年的人工培育之路。不料,好事多磨,特别是受当年技术装备的限制,黄文培带领的技术团队,在野外采收野生竹荪并提取菌种,踏遍了竹海的山山水水,找到几株野生的竹荪,并成功提取到菌种,但储存、消毒设备缺乏,土法洋法齐上,经历了菌种生长能力不强,也经历了菌种消毒不严而死去,亦经历了难言的漫长时间的坚守和等待,直到1986年,竹荪菌种才从野生竹荪中提取并试制成功。也是在那一年,第一株人工培育的长裙竹荪问世,并一举囊括亚太国际博览会银奖、巴蜀食品节金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等国内外大奖。1995年,黄文培等人编写的《四川省长裙竹荪综合技术标准》被批准为省级地方标准,为长裙竹荪的标准化、产业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矢志推广,花开万家

  今年,黄文培同志已届85岁高龄,但她仍还跋山涉水,在长宁的绿水青山中,在蜀南竹海里,不断探索“长宁竹荪”这一真菌皇后制种、绿色种植、采收。2016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2016年第112号公告》已批准长宁竹荪(长宁长裙竹荪)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划定长宁县现辖行政区域为保护区域,这标志着,长宁县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从“长宁竹荪”开始实现了零的突破。“中国竹荪在四川,四川竹荪在长宁。”目前,长宁县已成为中国3大竹荪生产基地之一,长宁“长裙竹荪”种植全国知名,产量和商品量占全国市场三分之一,竹荪成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龙头”产业,获得国家产品保护称号。目前,全县长裙竹荪种植面积达2.5万亩,产量7.55万吨(包括鲜长裙竹荪0.55万吨,鲜棘托竹荪蛋7万吨),常年制种能力达1500万袋,年产干竹荪1250吨,直接总产值5亿多元。平均每户菌农年均纯收入超过3万元。黄文培40多年无怨无悔推广长裙竹荪人工栽培技术,带动了当地6万户群众脱贫致富,如今这一技术已推广到全国10多个省,100多个县,就连台湾也有人来学习。她先后当选为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和宜宾市“十大杰出人物”。黄文培同志亲手锻造的“长宁竹荪”这一家喻户晓的品牌,让“真菌皇后”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我县最著名的旅游商品之一。现在,最能彰显长宁旅游特色的“全竹宴”,亦称“熊猫大餐”,其中最著名的菜品,如凉拌竹荪丝、麻辣竹毛肚、香辣竹荪胎、泡椒竹荪蛋、竹荪面等,已成为游客到长宁必点的菜品。

  不忘实心,敬业始终

  在竹荪菌种制作成功后,随着种植竹农的增多,荪种亦面临退化的风险,黄文培在退休后,仍坚持在蜀南竹海山中,不断把竹荪新品种研制、竹荪种植技术规范等推向深入。其中,1989-1994年期间为了竹荪科研项目,在没有工资的情况下仍坚持工作岗位3年半,直至课题结束。退休之后仍不留余力的推广竹荪种植技术,助推脱贫攻坚事业,先后将竹荪种植技术推广到了宜宾、泸州、重庆、湖南、广东、云南、贵州等省内外地区,免费赠送菌种给龙头、井江、桃坪、竹海等地贫困户种植,金额达十万元以上。现在黄文培已85岁高龄,身患高血压、骨质增生等多种疾病,每日仍坚持奔波于竹海景区和敬老院两地,开展竹荪试验,培育竹荪新品种,希望实现长宁“一年四季都产竹荪”的奋斗目标,将竹荪和竹林变成长宁美丽乡村的亮丽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七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奉献,种竹荪的人都认识长宁有个“黄嬢孃”,不种竹荪的人也知道长宁有个“竹荪婆婆”。

  今年,黄文培同志又研究出一批新品种,目前正在选育、驯化之中。同时,总结出了林下种植套作长宁长裙竹荪、层架式种植(此技术获国家专利)等多种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培育了“松坪菌业”“盛林菌类”“竹海山宝”等多个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专合组织。让长宁县成为国内竹荪品种最多,质量最好,科研配套,发展面积最大的前沿行业。

来源:四川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