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英:好医生45年坚守临床第一线(图)

发布时间:2018-09-02 17:01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8年8月 | 查看:1473次



人物故事:

  作为一名医者,她以“视触叩听”为武器,专门和疑难病例打交道,驱散疾病的迷雾重重,给患者带来光明和希望。

  作为一名师者,她身教重于言传,用心血打磨璞玉,把知识锻造成阶梯,留给求学者最宝贵的精神馈赠。

  作为一位学者,她在科研中“上下而求索”,获得众多成果,并有幸与幽门螺杆菌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马歇尔进行学术交流。

  医学是她的信仰,是坚持也是责任,她用了整整40余年时间,做了一件事:“守望生命”。

  她就是中南大学湘雅名医——张桂英教授,湘雅医院内科学一级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消化科学术学科带头人。曾任内科学、诊断学教研室主任、消化科主任,国家精品课程《诊断学》课程负责人。现湘雅常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医学是长期的积累

  “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却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1973年湖南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前身)毕业后,张桂英教授分配到湘雅医院工作,就属于这“紧要处”的关键一步。从过去的住院医师,到现在的一级主任医师,张桂英教授一干就是40余年。

  湖南人的个性可以用“霸蛮”来形容,而张桂英教授就是典型的湖南人。她凡事不做则已,要做就做最好,不计荣辱,无论得失。参加工作后,她在大内科轮转12年。“脏活儿”、“苦活儿”、“累活儿”她都抢着干,怀孕7个多月还在病房抢救病人。早上上班的时候,天还没亮,晚上回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有次遇到一例服致死量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心跳骤停的危重病人,她连续守在病房1周,直至患者转危为安。她的儿子读小学时写过一篇《我的妈妈》,老师将他的作文在班上颂读:“我在窗上趴着,等着妈妈回家过年,她是个医生,别人都在过年,不晓得她什么时候能回来过年”。张桂英的学生,如今是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的程艳丽副教授告诉记者:“张老师的敬业感染了我们所有人,虽然她常说:一天到晚在病房忙是应该的,敬业是一个好医生的前提,但是敬业一天容易,敬业40多年很难。她眼中的这种平凡,便是我们心目中的伟大!”

  医学是社会的良心

  2017年10月,为响应“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服务基层群众,张桂英接受湘雅医院委派,担任湘雅常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湘雅常德医院建立初期,消化内科人力及各方面条件都不完善,但在张桂英的带领下,全科人员团结一致,克服困难,经常加班到深夜,保质保量完成工作。成立七个多月来,为不少曾辗转多家医院的疑难杂症患者明确诊断,抢救了许多消化道大出血及各种中毒致多脏器受损的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规范的完成了各种消化内镜下微创手术,从全省乃至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病人络绎不绝,消化内科的门诊量始终居全院之首,住院病人数不断增加。

  除了主持湘雅常德医院消化内科的工作外,每周一上午,张桂英还被安排了湘雅医院本部的知名专家门诊,每周往返长沙、常德两地为患者看诊。2018年1月27日晚,十年不遇的冰雪突降湖南,路面严重结冰。张桂英在湘雅常德医院查看完病人,处理好科室事务后,当晚又急忙乘车赶往长沙,在车站取票时不慎滑倒,导致左手摔伤。尽管当时剧痛难忍,她还是踏上了开往长沙的列车。回到湘雅医院后,左手被确诊为左肱骨骨折,虽经处理,伤处仍疼痛不止,夜里甚至无法入眠。可是在张桂英心里,念念不忘的还是病人和医院,她想着:湘雅常德医院刚开业不久,科室里很多事情都离不开她,何况众多患者还在等着她!尽管骨科专家都建议她先休息养病,但伤后仅过一周,张桂英就又恢复坐诊。她戴着护具为病人看诊,甚至进行内镜操作,也因此影响了骨折愈合。但是病人的好转,就是她最大的慰藉,她说:“好多病人等着我复查,快过年了,要尽快把病人的病情控制住,让他们和家人过一个快乐的春节。”

  医者父母心,急患者之所急,虽年逾古稀,张桂英依旧坚守在临床一线,始终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无论多忙,都不忘亲自过问病人,时常深夜亲临一线进行危重病人抢救。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也不忘通过电话、微信“遥控”指导下级医师进行疑难、危重患者诊治。翻开张教授的微信,会发现很多时候,凌晨1~2点,4~5点她仍在与值班医生沟通患者病情,指导诊疗方案。每当张教授的门诊,常常一号难求,而张教授常常不忍患者失望,给患者加号,加班加点给患者排忧解难。更常常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在全省乃至全国进行“胃癌一级及二级预防”、“幽门螺旋杆菌防治”相关的学术讲座,为提高基层医师的业务水平,做出了卓越贡献!

  医学是精神的传承

  张桂英教授有许多学生。从实习生到研究生,他们很多只是听过张老师的一堂课,或曾跟着张老师一起查房,均被张老师严谨的临床思维所折服,纷纷成为了她的“粉丝”。此外,张桂英教授让学生们印象深刻的特点,还有她的“严格要求”。她要求学生在临床学习期间要对病人的病情了然于心,对生命敬畏,对患者负责;她要求学生在完成学位论文时做到严谨务实……张桂英教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并不是刁难,而是一种雕刻,一种从璞玉到美玉的淬炼,一种为师者最宝贵的精神馈赠。

  在学习中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关怀鼓励学生。现工作于湖南省肿瘤医院的陈柏林医生,是张桂英教授的博士研究生。他至今仍难忘成为张桂英学生的经历。曾攻读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的他想换专业继续深造,但因“中医出身”的缘故,在报考阶段四处碰壁。心灰意冷的他求助于张桂英老师。张老师并没有因为专业对他有所偏见,反而鼓励他说:“我最看重的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潜力,要放下所有顾虑认真考试”。这让他在最艰难的时刻,都没放弃来湘雅求学的希望……从开题报告,到实验过程;从论文修改,到国自申报,张桂英教授对学生们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几十年来,她培养硕博、博士后共74名。她的学生如今活跃在国内、外医学界,有的荣获中南大学湘雅名医,有的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有的已是博士生导师……他们中的许多人成绩斐然,成为各自领域的带头人。

  医学是不断的探索

  张桂英教授认为:“科研和临床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不搞科研的医生不可能成为高水平的医生”。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密切相关,并被NIH定为第1类致胃癌因子。根除HP感染,可促进溃疡愈合,防止溃疡复发,预防胃癌、可望治愈低度恶性胃MALT淋巴瘤。因此,研究HP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克服抗生素耐药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张桂英教授对根除HP感染治疗药物方案的筛选的临床研究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她规范HP感染相关胃病的治疗,研究并筛选出三种高效、安全的根除HP感染的初治和复治方案,使HP感染的首次根除率提高到88.71% 及93.6%,复治根除率提高到86.3%。显著高于传统标准三联及复治方案的疗效。该系列研究共发表论文23篇,被相关文献引用392次。科研成果被“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引用,许多省内外患者慕名前来就诊。张桂英教授作为大会执行主席成功承办了中华消化病学会主办的《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学术会议》,并作大会报告。她还多次参与了中国多项共识指南的制定与修订。

  张桂英教授致力于消化道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我国,消化道肿瘤的发生率与病死率居高不下,由于其临床表现隐匿且缺乏特异性,难以早期发现,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20%,其发病机理不甚明了,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张桂英教授对此进行了一系列临床与基础研究:她系统总结了早期胃癌的镜下特点及识别要点,显著提高了早期胃肠癌的诊断率。她在国内外率先采用分子生物学及蛋白质组学技术对结肠癌的致病分子机制及干预进行研究,近年来又对胃肠肿瘤发生、发展、多药耐药的机制及基因靶向治疗方面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多次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交流,成果水平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张桂英教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省级科研项目22项,发表学术论文186篇,SCI论文33篇。随着科研成果的积累,先后获科研成果8项。她是教育部及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卫生部重大专项评审专家;年均应邀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20余次,广泛参与学术交流;担任《GUT中文版》《中华实用医药杂志》等多种杂志常务编委、编委。

来源:湖南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