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9-02 11:06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8年8月 | 查看:1154次
人物故事:
在和田皮山县乔达乡,认识郝向荣的人都知道,他有5个孩子,除了姓郝的4个孩子外,还有一个儿子叫阿卜拉·喀迪尔。郝向荣的大女儿郝俊莲说:“父亲最牵挂的就是弟弟阿卜拉。”
1974年,喀迪尔·卓亚去世前将年仅4岁的儿子阿卜拉托付给郝向荣。郝向荣流着泪向恩人许诺:一定会像待亲儿子一样对待阿卜拉。43年来,郝向荣用坚守诠释了“一诺千金”。
阿卜拉:郝爸爸是我多年来惟一依靠
郝向荣今年75岁,退休前曾任皮山县乔达乡国营牧场场长,现在和老伴与女儿郝俊莲住在和田市。
12月14日,郝俊莲一下班,郝向荣就催她给阿卜拉打个电话。“你问问他房子的事怎么样了,还需不需要钱,有困难就吭气。”郝俊莲说,父亲耳朵有些背,平时都是她和弟妹几个给阿卜拉打电话问近况,然后说给父亲听,让他放心。
今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驻巴什拉克比纳木村工作队在解决村民住房问题时,帮阿卜拉申请到富民安居房的建房指标。
高兴之余,阿卜拉又为6000元建房押金没着落而发愁。几番思想斗争后,他拨通了郝向荣的电话。“郝爸爸第一时间就帮我交了押金。”阿卜拉说,父亲去世后,郝向荣就是他惟一的依靠。多年来,阿卜拉已经习惯了凡事找郝爸爸。
他还记得2006年给郝爸爸打电话说自己想要种树,没几天,大姐郝俊莲就送来了树苗。很久之后,他才知道郝爸爸那时因患直肠癌正在乌鲁木齐住院,为了自己的事没少操心,还叮嘱大姐不许将生病的事告诉自己。
阿卜拉十分过意不去。“我没少给他添麻烦,他为我花的钱算都算不清,在我身上花费的精力比几个哥哥姐姐都要多。”阿卜拉说,虽然郝爸爸已经康复,但他暗下决心不再给郝爸爸添麻烦。没想到为了房子,他又去麻烦他了。这件事后,郝爸爸还专门打电话给他:“阿卜拉,你记住,你是我的儿子,你有什么不能给我说的?以后有困难,也别藏着掖着。”
郝向荣:忘不了47年前的那两袋玉米面
郝向荣说,每每看到阿卜拉那张酷似他父亲的脸,沉淀在心中的那份感情就会勾起层层回忆。
1970年3月底,郝向荣突然被带走。在那个缺吃少粮的年代,怀有身孕的妻子和3个孩子很快就断了粮。这时,邻村的磨面匠喀迪尔·卓亚知道了他家的情况,虽然自家有7个孩子,还有一个刚出生不久,他仍省下20公斤玉米,先后送去两袋玉米面,解了郝向荣家的燃眉之急。
35天后,郝向荣回到家,并恢复了牧场场长的身份。得知喀迪尔出手相助,郝向荣万分感动:“当时他和我并不熟,我们两家也并没有太多交集。”
郝向荣14岁从河南来疆,早已把新疆当作第二故乡,“大家都很友好,各民族之间都很团结,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喀迪尔愿意帮助我。”郝向荣说,喀迪尔这份恩情让他永远无法忘怀。
“喀迪尔老老小小一家人全靠17亩地生活,很辛苦,我就想着要帮帮他。”当时,郝向荣和在乡里当教师的妻子每月工资加起来还不到70元,但他们省吃俭用,用两年时间攒钱为喀迪尔买了一匹马、一头牛和52只羊,还将自家10亩西瓜地无偿赠与喀迪尔一家耕种、打理。看着喀迪尔一家的生活渐渐改善,郝向荣打心眼里高兴。
1974年6月,喀迪尔的妻子因病去世,喀迪尔因太伤心而患病。郝向荣将他接到家中悉心照顾,每天带他去看医生。9天后,喀迪尔康复回家。
没想到,两个月后,噩耗再次传来。喀迪尔从马车上摔下,生命垂危。郝向荣当即赶去了,“他在弥留之际拉着我的手说,其他的孩子都能自立,惟独4岁的小儿子阿卜拉需要人照顾。”郝向荣流着泪向喀迪尔许诺,一定会好好照顾阿卜拉,将他像亲儿子一样对待。
女儿:受父亲感染,帮他延续这份亲情
阿卜拉从小寄养在喀迪尔的弟弟家,但郝向荣只要有时间就会去看望阿卜拉,好吃的、好玩的也第一时间送去给他。
阿卜拉也记得郝向荣对自己的好。2001年,郝向荣和妻子作为男方父母去给阿卜拉提亲。“郝爸爸以最高标准为我办了婚礼,在婚礼上握着我的手说,看着我成家,他终于能放心了”。
阿卜拉回忆,在他婚后,已退休一年的郝向荣终于答应搬往和田市养老。但只要阿卜拉需要帮助,郝向荣都会从200公里之外赶到村里给他送钱、送物,排忧解难。
郝俊莲记得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说精力有限,就把她送回河南老家寄养。直到家里情况好转,才接她回来。“当年,父亲就将‘知恩报恩’挂在嘴边。这些年我才渐渐明白,他是在用实际行动报答喀迪尔叔叔的恩情”。
母亲徐玉英也对她说过:“喀迪尔是咱家的恩人,咱们娘儿几个的命都是他救的。你父亲从来是个重情义的人,恩人的亲骨肉也是你的亲兄弟。咱们不能只想着自己好过呀。”
这些年,在父亲的感染下,郝俊莲和弟妹也对阿卜拉如亲人一般,已退休的她时常和丈夫开车去看望阿卜拉一家。“父亲用他的一生来践行当初的诺言。这份亲情,我们也要帮他延续下去。”
来源:新疆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