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8-24 22:0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8年7月 | 查看:1644次
人物故事:
人物简介:周湘虎,男,湖南湘潭人,1978年10月出生,2001年6月入伍,现任文昌发射场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师。
事迹简介:在接近失明的情况下,他全程参与了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建设,搭建起了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两型运载火箭的通天塔,荣立一等功1次。2014年被评为第五届“全国自强模范”,2016年被评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受到习近平主席亲切接见。2017年7月,荣获2017“感动文昌”十大人物特别奖。
眼没有任何光感,右眼裸视仅为0.04,戴上1200度眼镜矫正后也仅够0.25,这近乎失明的双目没有阻拦周湘虎追梦的脚步,更没有成为他离开工作岗位的理由。周湘虎用超出常人的努力坚守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搭建起了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两型运载火箭的通天塔,当他听到火箭升空的巨响,模糊的双眼中看到的是星空的浩瀚。
周湘虎是文昌发射场工程建设指挥部的工程师,“航天事业的需要,就是航天战士的选择。”2009年,周湘虎主动请缨,和战友从西昌卫星发射场转战到了文昌。
海南气候潮湿、炎热,当时的场区是一大片原生椰林、灌木丛林覆盖,遍布沼泽、滩涂,蛇、蚊、蚂蟥等不计其数。周湘虎每天背着测量设备在烈日下穿梭在灌木丛林,被各种蚊虫叮咬得浑身是包,烈日把他晒得全身脱皮,双脚因为长时间的奔走总是起泡。
有一次,周湘虎走在最前面“开路”,经过一片湿地时,他以为是积水坑,踩进去才发现是淤泥,整个人开始下陷,瞬间就淹到了腰际。他赶快提醒后面的战友注意安全,战友们赶紧合力用棍子把他拉出来。
尽管工作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但周湘虎没有放弃,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2011年,发射场工程建设进入抢工期、保质量的攻坚决战阶段。作为技术最复杂、质量要求最高的发射塔架建设,在紧锣密鼓推进。身为现场管理代表,周湘虎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就像一颗楔在工地上的钉子。
9月初,导流槽进行混凝土浇筑,一次浇筑量高达3000多立方。由于浇筑不能停,周湘虎连续30多个小时待在施工现场。烈日炙烤,钢筋表面温度超过60℃,汗水、蒸汽夹杂着水泥灰,连续照射的电弧光、高强度射灯,这一切都让人的眼睛泪流。
本就高度近视的周湘虎在工作中看东西越发感觉看不清,一天工作中,他突然感到眼前一片模糊,战友把他扶回宿舍后,经过休息,他仍然看不清。“我会不会瞎了?”周湘虎这个硬汉第一次感到不安,经过医疗专家的全力救治,他左眼仍完全失明,右眼视力仅有0.04。
走路会摔跤,近在手边的水杯也会因看不见而被碰掉,基本生活都受到很大影响,周湘虎对工作会如何选择?“既然选择了航天事业,我就一定要坚持,这只眼(右眼)献出来也可以!”经过短暂修养,他谢绝了调整岗位的建议,回到了施工现场。
周湘虎的眼睛正在术后恢复期,又红又肿,阳光一照、海风一吹、饭菜的热气一熏,泪水总是止不住。而且密密麻麻的数据,一个都不能错,视力严重下降的周湘虎更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视力降了,标准决不能降!”周湘虎随身带着放大镜,眼睛贴在图纸上一行一行读、一点一点记,每隔几分钟记牢后再看。就这样,周湘虎把2个工位摞起来1米多高的图纸一张张刻进了脑子里。
2016年6月25日晚20时,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站在人群中的周湘虎默默听着火箭升空的轰鸣,此刻的他笑着就像个孩子。
对发射场这个“家”,周湘虎倾注了所有的感情,7年来,他亲手检测钢筋1.5万多吨、型钢1.1万多吨、混凝土9万多立方米、钢柱焊缝9000多米,无一纰漏;参与探索创新12种新型施工技术和工艺;负责监造的两个发射工位被评为全军质量安全检查优秀项目。
但周湘虎对自己的家庭却亏欠许多,父亲患尿毒症多年,直至2015年年初离世,周湘虎都没能抽出时间照顾;母亲的坐骨神经痛时常发作,他只能在电话里叮嘱安慰;与妻子结婚十多年,至今两地分居,聚少离多,对自己的女儿也只能通过电话和视频联系...
虽然心怀愧疚,但周湘虎没有后悔,在他看来,自己监造的建筑承载着祖国未来航天事业的征程,他觉得一切都值得。
来源:海南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