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兰:“养女”不外嫁 坚持照顾养母51年(图)

发布时间:2018-08-24 20:3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8年7月 | 查看:894次

人物故事:

  人物简介:

  董玉兰,女,1952年8月出生,东营市广饶县陈官镇董庄村村民。

  事迹概述:

  李如莲是一位建国前老党员,51年前董玉兰成了她的“养女”。为了照顾养母,董玉兰唯一的“择偶标准”便是出嫁不出村。如今李如莲已瘫痪6年,为方便答应她叫,董玉兰一直都在她身边和衣睡沙发。

  董玉兰家住在陈官镇董庄村。每天早上五点半,她便起床给养母喂好药,然后做饭、喂饭,再把换下的尿布清洗干净。这是67岁的董玉兰每天都要重复的“工作”。

  51年前,为了照顾体弱多病膝下无子的李如莲两口子,董玉兰的父母将十五岁的女儿“送”给了哥哥嫂嫂。“叫了十五年妗子,忽然叫娘还真有点不习惯”。

  那时候妗子李如莲患病需要人照顾,舅舅眼睛二级残疾,无法劳动,于是她被父母安排到这边,由外甥女认作养女,从此董玉兰一边种地一边照顾两位老人,身体的辛苦加内心的苦闷使她对自己的亲生父母有诸多抱怨。“上面一个姐姐,下面一个妹妹,怎么偏偏是我被父母安排过来照顾二老呢”,董玉兰说,那时候,她还曾偷偷地跑回过自己家,“但后来听说养父母在家难受的吃不下饭,我心软了,就又回来了。”

  “娘是个利索、雷厉风行又有大局观的人。”1927年出生的李如莲是广饶县陈官镇董庄村的一位建国前老党员,如今已经72年党龄了,说起她的革命历史,“养女”董玉兰如数家珍。建国后,李如莲由村里的妇救会会长成了村里的妇联主任,组织劳动生产,协调处理邻里关系……一干就是三四十年,也没顾上要孩子,直到干不动了,就退下来了。董玉兰说,跟养母生活久了,感受着她的为人,也老听村里老人讲起养母的过去,渐渐地对养母越来越佩服,越来越亲近,才安心住了下来。

  董玉兰说起年轻时候的“择偶标准”,“ 一个体弱多病,一个眼睛看不见,我要是嫁远了,他们生活咋办。所以,别的村的根本不考虑。”于是22岁的董玉兰嫁给了本村的退伍军人董玉文。

  董玉文也是个大孝子,从此夫妻俩一边抚育孩子,一边照顾老人。2005年前后,是董玉兰最辛苦的时候。那时,丈夫在外地上班,家里全靠董玉兰一个人支撑,养父瘫痪在床。“那时候真是累啊,白天要下地干活,晚上就要在旁边照顾老人,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会偷偷掉眼泪。”看到妻子一个人非常辛苦,后来董玉文辞去了工作,回到家中与妻子一起照看老人。二老虽然疾病缠身,但在夫妻二人的照顾下,都很长寿。

  2012年,85岁的养父急病突然去世,把李如莲老人的精神击垮了,李如莲开始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董玉兰为了照顾养母,就搬来个单人沙发,一住就是六年。

  “养父6年前去世以后,紧接着,养母就瘫痪了。从那以后,大部分时间我就睡在这张沙发上。”董玉兰说,“晚上俺娘要起夜,我睡她旁边,她喊起来比较方便。”

  走进91岁革命老人李如莲的房间,虽简陋却干净,老人面容清瘦,但穿戴整齐,头发一丝不乱,在她床的旁边就是那张窄窄的沙发,沙发的一端是叠着的被子、枕头,“这是闺女睡觉的地方”,李如莲指着沙发声音低哑,“我生病的这6年,最累的就是她。没有她,或许我早就死了”。

  “现在我每天的工作就是照顾母亲”,董玉兰说,早晨五六点先帮养母翻身,给她穿戴整齐,帮她洗漱完毕,自己再赶紧清洗养母换下来的尿布芥子,天气暖和的时候就跟老伴一起把养母抱到轮椅上推到院子里晒晒太阳,看看鸡鸭鹅,散散心,晚上给养母洗脚、擦身体、按摩,防止她得褥疮。

  如今,董玉兰的孩子们也都大了,她现在就盼着母亲能健健康康的。她说,“一日叫娘,终身是母”。这位善良的农村妇女,上演着“久病床前有孝女”的感人故事。

来源:山东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