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传民:养护工16年无偿献血近4万毫升 带动身边人参与公益(图)

发布时间:2018-08-24 17:01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8年7月 | 查看:924次



人物故事:

  人物简介:马传民,男,1966年7月出生,淮北市杜集区高岳街道高岳社区居民,淮北矿业集团铁运处公务段养护工。

  事迹简介:16年间,他无偿献血38200毫升,其中机采血小板达到103个治疗量,献出的全血和血小板是他全身血液的10倍,3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在他的带动下,家人和同事也积极加入公益队伍。

  16年时间里,无偿献血38200毫升,其中,机采血小板达到103个治疗量,折合献血量34800毫升。先后三次荣获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安徽省2015年度“献血公益之星”、“淮北好人”、2016年度第五届淮北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大大小小的荣誉证书和16本鲜红的献血证差不多铺满整张桌面……这一连串的数字和荣誉把马传民的非凡之举一点点展现了出来。

  “人的生命有限,但在有限的生命里捐献出血液,挽救其他人的生命,很有意义。”马传民对笔者说。

  今年51岁的马传民是淮北矿业铁运处烈山工务段朱庄领工区的线路工,2002年2月14日,马传民与献血结缘。

  当时,他到市区办事时注意到路边停着一辆采血车,车身上“无偿献血,无尚光荣”八个字瞬间吸引了他。怀着好奇的心理,他登上了采血车。经过咨询了解,使他知晓,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能够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能够刺激人体造血功能更加旺盛;而且危急时刻自己和直系亲属也可以无偿用血。这种救死扶伤、利人利己的善举打动了他的心。他果断坐下,伸出手臂、挽起袖管……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捐献,他也知道了自己的血型是AB型。领到《献血证》,他激动了一个下午,感觉很神圣,像有一股暖流在心中涌动。并下定决心,“只要身体健康,符合国家献血的规定,自个儿就得一直献下去!” 从此以后,马传民每年都会定期献血两次。截至目前,他捐献全血3400毫升。

  2011年11月的一天,对马传民来说又是其献血历程的一个特殊时刻。马传民从血站医务人员口中得知,血库里用于救助危重病人的血小板临床上应用广泛,需求量较大,却总是供应紧张,他了解清楚情况以后,便毫不犹豫地报名加入了血小板捐献者的队伍。这几年来,马传民坚持每月捐献一次血小板,累计捐献血小板103个治疗量。

  16年来,如果按一个成年人全身血量为4000毫升计算,马传民献的全血和血小板是他全身血液的10倍。如果按救助一个病人平均需要800毫升血液计算,他所献的血已能救活48个病人。

  虽然坚持无偿献血十几年,但是,马传民并没有把献血的事情告诉单位和同事。

  直到有一天,一群人把一面锦旗送到了正在线路上施工的马传民手中,一位女子向他身边的工友说,她的丈夫因为交通事故引发大出血,紧急送往市人民医院抢救,当时急需输血,可是与伤者血型相符的血浆用完了,血站拨通了马传民的电话,休班在家的马传民立即打车来到血站献血。由于输血及时,男子这才化危为安。直到此时,单位的同事才知道马传民这么多年来无偿献血的事迹。面对着工友们一个个竖起的大拇指,一句句敬佩的夸奖,马传民只是腼腆地笑笑说,“没啥大不了的,每个人都能做到。”

  16年的献血路上,马传民挽救过交通事故的伤者、大出血的产妇、年轻的癌症患者……一次又一次,他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延续了他人的生命。有人问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动力?”“看到自己的血液能够挽救他人的生命,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马传民如是说。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2010年,马传民主动报名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不仅如此,马传民还通过自己的献血感受,向询问他的每个人宣传无偿献血的知识和好处,在他的带动下,很多人都积极参加了无偿献血队伍。工友刘东、万剑、孙炳武等人都成了固定献血者。

  16年如一日,没有豪言壮语,不求惊天动地,马传民在付出中体会着收获和快乐,在奉献中感受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虽然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但在我们心中他就是英雄,英雄不一定要惊天动地,也可以在平凡中伟大!马传民,淮北市无偿献血界一个响亮的名字,他用自己的无私与爱心美丽着这个社会,浇灌着一朵朵绚丽的生命之花。

来源:安徽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