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8-24 16:49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8年7月 | 查看:872次
人物故事:
强银娣,女,1951年3月生,中共党员,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六龙社区居民,洛社镇文化站退休站长。担任文化站站长的30多年里,把一个仅有几间屋子的文化站发展成为“金三带”文化翘楚,在全国农村文化工作交流会进行交流发言。退休后她更是热心于公益文化事业。强银娣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工作者、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优秀社区志愿者,其所在家庭被评为无锡市十佳书香家庭。
自1970年起的30多年,强银娣担任洛社镇文化站站长,凭着对文化工作满腔热情,她立志要把地方文化发展起来。30多年里她没有周末、没有年休,一心钻研业务,集结了一帮“交心”的文化挚友,通过“以商养文”,把一个仅有几间屋子的文化站发展成为“金三带”文化翘楚,更是走上全国农村文化工作交流会进行交流发言。退休后,她热心于公益文化事业和慈善事业,筹资32万元排练大型锡剧《焦裕禄》《江姐》并在全区巡演,巡演所得酬劳全数存进洛社镇文体联账户。多年来,她资助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帮助他人筹集善款治病,帮助了更多的人实现梦想,帮助他们精神致富。
稚龄挑重担,文化美名扬。说起“江南文化一枝花”强银娣,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作为第一批下海经商的公职人员,强银娣经历了从“一无所有”到“盆钵满满”再到“一无所有”的人生历程。强银娣身上的光环太多,唯独没有财富,为了群众的幸福,强银娣散尽家财,一生致力于让群众的物质生活美起来,让群众的精神生活富起来,身体力行地实践了一名共产党员最朴素的坚守与信仰。
白手起家,她是“江南文化一枝花”
从领导的手里接过仅有几间屋子的公社文化站,强银娣才19岁。物资匮乏的年代,如何将文化事业经营起来?强银娣想到了“以商养文”的路子。经商,下海,白手起家,一切只为了她最爱的文化事业。
1970年,强银娣19岁,在那个年代“以粮为纲”,文化工作是“配角”,长期小打小闹。强银娣上任的第一天,就发现缺资金、缺场地、缺人手“三缺”现象严重,根本没有施展拳脚的可能。年少气盛,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强银娣觉得一定要自找出路,她想,只要钱解决了,场地、人手都不是问题。
“那个时候的政策比现在宽松,公职人员可以自行开展经济工作,但是要自负盈亏,”强银娣回忆,“既然是自负盈亏,那我只能想尽办法挣钱。”她盘算着在文化站辟出一个沿街的小隔间,办一个小卖部,可当时的物资远没有现在丰富,小店要进货还要去上海。每次,强银娣都是坐一晚上的火车去上海进货,打早扛着一蛇皮袋的“战利品”回到洛社,为的是一包香烟能多赚一块钱。当年,有个江西橘洲的果农在文化站楼下卖橘子,橘子不好卖,强银娣就留他住在站里,每天帮着他把橘子搬上搬下,帮着吆喝,一来二去,两人成了朋友,强银娣就想着做卖橘子的经销商,每年到橘子上市,她都是一张硬座票几天几夜到江西进货,帮着文化站做起橘子生意。接下来,办厂、办旅馆哪个挣钱她就干哪个······说起洛社镇中心的“江南娱乐城”,很多“老洛社”都知道。这家集宴饮、住宿、图文制作于一体的饭店正是由强银娣所承包,因为菜品可口、价格适中,一度成为该镇请客宴请的首选饭店。
近十年的奔波,让强银娣积累起一笔丰厚的资金,“以商养文”让文化站的底子逐渐厚了起来。1979年,“以商养文”的模式基本成型,公社文化站和镇文化站合并起来,场地、人手问题都一步步解决了,她想,既然“温饱问题”解决了,下一步要让精神层面也富起来。
没有一个周末,没有一个年休,有的就是加班、通宵,一步步摸索。那时,没有专业印刷厂,一个会标,她常常需要徒手刻一个通宵,一次观摩演出的节目,她需要靠回忆熬一个通宵把一场剧复写出来,她说她记忆最深刻的是排《三岔口》,领导在外地看了很有触动,要让她想办法排出来,让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仅仅是用了一个星期,从剧本、排练到演出,她就像把原版的舞台搬到了洛社影剧院,对于一个毫无基础的门外汉来说,是何等的不易。365天,没有哪天不加班,连她的女儿都抱怨说“妈妈,你怎么从来不陪我睡觉”。每次听到这话,强银娣的眼泪不由在眼眶里打转,她想说,其实妈妈每天都陪你睡觉,只不过我回来的时候你已经睡着,我走的时候你还没有醒来。文化工作就像她的小女儿,但比大女儿让她倾注了更多的精力。
多年的努力,让洛社镇一跃成为当时乡镇文化的翘楚。很多乡镇前来取经,最多的一年接待了289批团队。这时强银娣意识到文化联合的重要性。她多方奔走,积极会商,于1989年成立“金三带”群众文化联谊会。把浒墅关、洛社、戚墅堰三镇的文化资产联合起来,取长补短,互融共进。1990年,洛社镇文化站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先进文化站,强银娣被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993年,时任文化部副部长长高占祥参观后,欣然提笔写下“江南文化一枝花”。1998年,强银娣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劳动模范。强银娣作为受邀的唯一一个乡镇文化站长在全国农村文化工作交流会上作经验介绍。
两袖清风,她是草根艺术团里的“大傻子”
财富是基础,文化才是根本。多年来,为了文化事业的兴旺和发展,为了草根艺术团的成立与壮大,强银娣不仅付出了心力,也付出了财力。70、80年代,正赶上经商下海的好时候。在那个时候闯进商海的弄潮儿,如今大多成为名震一方的企业家。强银娣适逢其会,白手起家,可是多年过去,她的钱却在她的“挥霍”下踪影全无。
“这么多年,即使最苦、最累、工作最难做的时候,我都没有跟领导报过一张发票。”
强银娣一直说她的工作是很多“傻子”帮她干起来的,其实认真讲起来,她才是最大的那个“傻子”。多年以来,强银娣不向“公家”要钱,都是自己出资。有一年,锡山市锡剧团去常州演出走台,路上出了车祸又逢下雨,车被扣了。因为洛社镇邻近常州,强银娣得知后马上自己租了一辆车,给每个人都买了一把伞,及时地把这个团队送到了常州。那时候,每逢演出搭台,工作人员的吃住都在强银娣家里,其好友徐老师说印象最深的就是“红豆粥+炖鸡蛋”管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羽龙”在长城表演时,她一下火车就四处给每个队员找军大衣,当队员说需要酒来取暖但需要40元一瓶时,她二话不说就出资买了好几箱······在强银娣退休前夕,很多老队员、老搭档找到她,想要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成立一个老年合唱团。她毫不犹豫就把76位平均年龄超过68岁的老同志集结起来,取名“大运河合唱艺术团”,自己出资帮他们找老师、找场地排练,“五月的鲜花”在全区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2年来,她资助不断,让艺术团一直保持着每周五排练的传统,让所有人看到老年人的顽强毅力和勃勃生机。
她对子女说:“党和人民给了我一辈子的文化工作财富,我不能丢了。”就因为这样一份承诺,她自掏腰包,热热闹闹地开展起她的公益文化事业。2015年,为纪念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她有了把电影《焦裕禄》以锡剧的形式搬上舞台的想法。一天之内她把65位平均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集中起来。由于舞台基础几乎空白,强银娣出资请专业的老师手把手地教;排练场地需要经费,她毫不犹豫地自己垫付;成员排练受伤了,她忙前忙后地在医院照顾。前后共垫出23万,锡剧《焦裕禄》先后在全镇、全区公益巡演共22场,反响强烈,受到全区群众的赞颂。中新网以“无锡65位老人自筹9万元自编自演现代锡剧《焦裕禄》”为题进行了报道,人民网、凤凰资讯、搜狐网、网易新闻等多家媒体进行了转载。《焦裕禄》的成功,并未让强银娣停下脚步。2016年11月,经过一系列的构思、规划后,50余名老人又一次被集合起来,大型锡剧《江姐》的排练正式启动。为使《江姐》展现出更专业的艺术效果,使更多的人感受到江姐的革命精神,她一次性拿出9万元,供剧组排练演出使用。由于排练时间紧,团队成员主动放弃了春节休假,过年期间仍坚持排练,强银娣除了做好节目统筹、后勤工作,每天排练结束后,还要对节目效果不断模拟修正。那些夜晚,她犹如回到过去工作时的状态,挑灯夜战、伏案工作。终于在2017年3月8日,《江姐》在洛社镇进行首次公演圆满成功,让群众再一次领略到强银娣式的草根文艺魅力。巡演结束,强银娣却把巡演获得的酬劳全数存进洛社镇文体联这个组织的账户中,对于自己垫出的23万,分文未取。
诸善奉行,她是贫困学子口中的“强阿姨”
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强银娣有一副热心肠,这份热心一半在文化上,另一半在慈善上。多年来,强银娣一直默默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资助贫困学子,捐献过冬衣物,将爱心播撒到需要的人群中。
2008年是她参与慈善公益活动的起始年。那年,她从报纸上得知贵州有5名儿童因贫失学,焦急万分,连夜联系当地教育部门,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捐款来保障他们的学业。于是,每年9月初,在当地新生入学的时候,贫困的学生们一定会准时收到来自洛社强阿姨的爱心助学金,每次不是3000就是5000。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捐助从未间断。靠着这些助学金,学生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8年的时间里,有数十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其中还有两名学生表现突出,成绩优秀,考进了理想的大学。在这场不间断的学业资助行动中,强银娣累计捐款10万余元,她还经常深入山区,与孩子们交谈,鼓励他们学知识、学技能,“资金的事情不要担心,有强阿姨。”她这样向学生们承诺着。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从此强银娣的慈善公益事业一发不可收拾。在电视里看到广西山区的群众缺少衣物过冬的新闻,她马上发起“爱心衣尚”公益行动,和一帮老姊妹在广场摆摊,制作展板,风雨无阻,吆喝着呼吁大家捐出多余衣服来帮助广西人民。至今很多参与的人们还记得强银娣在广场上吆喝的情景:瘦弱的身躯蕴藏着极大的能量,她的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每个路过的人们都会被她的这种笑容打动,被她这种行为感动,从而纷纷解囊加入了捐助队伍。10天下来,“爱心衣尚”共募得衣物8000余件,强银娣又带着大家集中清洗、熨烫、打包,并自贴运费3000元,这批爱心衣物在10月底送到了广西群众手中,让他们得以过上一个暖和的冬天······
“每到过年,我家的年货就没有了。”强银娣笑着说道。原来,一到过年的时候,她就把自己、丈夫、女儿和女婿单位发的年货,都拿去看望较为困难的团队成员,有时不够还要自己掏钱买。
多年攒下的身家,就这样被强银娣一点一点地“挥霍”光了。现在,她出门都是步行,住在洛社镇一间小小的三居室中,三餐清淡,衣着朴素,稍微有点存款,马上又会用到文化活动或者贫困群众上面去。从白手起家,到两袖清风,强银娣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工作、无私奉献践行着她对党的忠诚、对文化事业的热爱。用她的话说:“我的所有都来自于党和人民,回报社会是我的责任和义务,这些年来我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让老百姓的精神生活富起来,让困难群众的生活美起来,这些都让我乐在其中,我觉得,这就是我的‘致富经’。”
来源:江苏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