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起大罐的人——杨建强(图)

发布时间:2008-10-22 08:00 | 来源:克拉玛依 2008-9-7 | 查看:1354次

杨建强

  在茫茫的油区,你一定见过一座又一座宏伟的大型储罐,它是油田生产必需的设备和容器。制造这些大型储罐的,是油建公司压力容器厂。发明既好又快、安全制作大型储罐倒装法工艺的,是油建公司压力容器厂总工程师——杨建强。

  制造储罐,是油建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油建公司自50年代成立以来,在制作储罐工艺方面,经历了艰难的发展历程。随着新疆油田公司建设现代化大油气田的推进,大型储罐制作,成了油建公司面临着的重要课题。

  大型储罐的传统制作,是用“正装法”施工,也就是把钢板从底部一层一层的焊接起来,做成储罐。这种施工方法的弊端在于:随着罐体的升高,工作面也不断向上升起,员工在高空作业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同时,重达5吨的钢材要在空中进行衔接,不仅工序难以控制,焊接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那么,怎样才能既好又快,安全的制作大型储罐呢?当时,身为油建公司工程四队队长的杨建强动起了脑筋。他首先认真研究了公司几十年来制作储罐方面的技术和工艺,通过总结分析,找出了规律。最终,杨建强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倒装”。“倒装”,顾名思义,就是把储罐由原本的正装法,改成倒着安装。从此,他在“倒装’上下起了功夫。

  2001年,在六九区的一次施工中,由于罐内工艺复杂,传统施工是先做罐再安装工艺,身为压力容器厂总工程师的杨建强提出了“随罐起工艺安装法”的新工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劳动时间。但他并没有满足现状,仍不断摸索大型储罐倒装法工艺技术。

  技术攻关的日子是艰难的,为了攻克难关,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写方案,计算推理公式,整天满脑子都是数字和方案,有时,一个公式要计算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因为,这关系到油田各个角落大型储罐的安全和质量,必须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和侥幸。

  当年冬季,他向公司技术委员会递交了“倒装法”施工方案。经认真审查,公司技术委员会认为他的方案还不够成熟,不能用于油田大型储罐的制作。当时的杨建强心酸极了,强忍着没让眼泪落下来,但他很清楚,科学技术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于是,他又开始反复论证,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使这套工艺技术日趋完善成熟。

  2003年,杨建强利用向罐内中心柱加导向杆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

  2004年,他采用拱顶罐钢质内浮顶整体吊装施工技术,提高工效达2倍多,工装材料节省了10多万元。

  同年年底,他又向公司技术委员会提交了自己的方案。经过技术论证,最终,赢得技术委员会的一致通过,认为,杨建强的方案已经成熟,完全可以用于大型储罐制作。

  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来临了,中哈管道的阿拉山口要建5万立方大型储罐。听闻后,公司立即投入资金,购置设备,按杨建强的方案改制自动焊机,培训施工人员,一切紧张有序地进行着,万事俱备,只等中标。

  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啦,公司中标了!阿拉山口5万立方米大型储罐工程,确定由杨建强带领的队伍进行施工。一场新工艺、新技术拉开了序幕。对如此大型的储罐采用倒装法施工,这在全国还是首次,集团公司中哈管道项目部对该项施工高度重视,专门派去了专家审查团,杨建强作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对专家提出的技术性问题一一做了详细的论证,审查团满意的走了。而对于杨建强来说,挑战才刚刚开始。他夜以继日的奔波在工地现场,严密精细地关注每一道工序,经过95天的紧张有序施工,杨建强带领的施工队伍提前5天,完成全部任务。主体焊接一次合格率高达98 %以上。面对着首战告捷的5万立方米大型储罐,杨建强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充满激情的杨建强又开始向10万立方米大储罐的制作迈开步伐。

  2006年,机遇再一次亲睐这位执著于技术创新的人。油建公司中标,承建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项目10万立方米储罐。这是油建公司承建的第一座10万立方米大型储罐,也是全国第一座采用液压顶升倒装施工工艺的大型储罐。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杨建强对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仔细的反复检查,发现问题,就及时改进,使施工更安全、更稳定。他研制出的倒装自动焊设备,实现全部焊接自动化,提高焊接工效30%,大大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由于是在地面组对焊接,施工始终在底部进行,大大增强了安全系数,员工对此交口称赞。在这次10万立方米储罐施工的“擂台”上,由于新疆油建采用了液压提升法施工,施工速度和工程质量相比独山子炼建和吉林化建的传统施工法遥遥领先。

  由于这次施工采用倒装法液压顶升自动焊技术在全国尚属首例,在国际上也无应用先例。为此,凤凰卫视专程到施工现场进行了采访报道,在国际享有盛誉的英国《储罐》杂志也刊登了这项技术,该工艺的使用引起了国内外同行业的广泛关注。

  今年在鄯善商业储备油库,由于杨建强发明的大型储罐液压顶升倒装新工艺、新技术,新疆油田中标了10座10万立方大罐工程的总承包,油建公司承建了其中的4座。

  在鄯善原油商业储备库施工现场,新疆油建公司与号称中国罐王的中油一建、长庆油建、吐哈油建一比高低,我们施工的四座大型储罐在同行中遥遥领先。10座10万方大型储罐已经错落有致地巍然矗立在鄯善首站,它们犹如钢铁“战士”,威风凛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工艺新技术的使用,使油建公司走在了制作大型储罐的前列。

  凭着痴心科研的钻劲和不畏险阻的韧劲,在他工作短短的13年时间里,他带领着相关科技人员进行多项技术创新,申请国家专利10项,截至目前获得授权的有8项;先后获国家级、集团公司级、自治区级工法2项;获得局级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英国《储罐》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篇;国内国家级、部级专业杂志发表论文8篇;他本人先后荣获自治区、集团公司、全国级青年岗位能手等多项荣誉称号。最近他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敬业奉献模范提名。

  《大型储罐倒装自动焊焊接施工工法》被申报了国家级工法,杨建强成了制罐专家,但他没有满足,他先是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机电一体化的全国自学考试,毕业后接着又参加了同一专业的研究生考试,不停地为自己“充电”。同时他通过举办培训班、技术比赛、现场传帮带等多种形式为年轻的技术员们营造了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毫无保留的把知识传授给大家,要带动更多的人都投入到科技创新的行列之中。

  杨建强爱思考、勤动手、肯钻研在油建公司是出了名的,常常是在灵感一现之时,就触发了他技术创新的奇思妙想,常在夜深人静的梦醒时分,会突然找到解决技术难题的方法,于是便通宵达旦直到有了最佳结果。也正是这股钻劲,爱思考的习惯使他在工作中屡创佳绩,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的路子。

  对于自己的付出他并不在意,他说:“是石油工业的需要让我有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在油建公司这块沃土里,有领导的支持和同事的帮助才成就了我的事业。”朴实的语言折射出杨建强既敢于创新,也勇于放弃的境界,正是凭着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志向,他不畏艰难,披荆斩棘,勇于探索,敢于攻坚,在制作大型储罐的领域开拓出了一片新天地,树立起了新时期敬业奉献的楷模,技术创新的典范。(作者:李斌)

(责任编辑:祁建梅)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