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10 21:38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年12月 | 查看:1234次
人物故事:
徐鉴华,男,1962年7月生,中共党员,1983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在基层派出所、巡特警大队、交警大队等岗位工作,历任慈溪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综合室副主任、主任,长河派出所指导员,交警大队横河中队指导员等职,生前是交警大队城区中队民警,一级警督。
2015年8月5日18时40分左右,徐鉴华同志在执勤中被一辆超载工程车撞倒并碾压,经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20时36分不幸因公牺牲,终年53岁。从警33年来,徐鉴华同志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忘我的工作态度战斗在基层一线,曾多次受到个人嘉奖,多次荣获年度优秀公务员,因公牺牲后,被中共慈溪市委追授为市优秀共产党员。徐鉴华同志将青春、热血、直至生命献给了热爱的公安事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是践行“三严三实”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典型代表。8月31日,慈溪市委发出开展向徐鉴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一、从不推却工作,却没能躲过这场劫难
很多在徐鉴华身边的人都记得,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做人做事,要认真负责,选择这一行,就要认真做下去”。
出事前一个多月,组织上考虑到徐鉴华年纪大了,就将他安排到浒山街道交管站工作,希望可以相对减轻他的工作任务和压力。不曾想,看到大队警力紧张,徐鉴华还是主动要求参加整治行动,他跑到浒山街道对综治办主任马岳校说:“有什么需要配合工作的,尽管告诉我。”
如果,徐鉴华能够“服老”,不主动要求工作;如果,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那辆货车逃走,那么,这场悲剧就都可能避免。然而,并没有如果,一切只因徐鉴华身上的这份职责,以及他对待这份职责的认真执着的态度。在同事的回忆中,他从不推却工作,对于执法就是有一股较真到底的精神。
二、向来认真踏实,认定的事要做到最好
在徐鉴华牺牲前,他和刚刚怀孕的女儿约定,周末去厦门看她,还预定了8月9日的车票。如今,他永远失约了。
“他是只有加班没有请假的人,这次好不容易‘破例’,人却走了。”交警大队城区中队副队长孙茂说。中队的人都服徐鉴华,不仅是因为他的年纪,更是因为他对岗位的尽忠职守和以及业务能力的卓越。
这次请假,是徐鉴华多年来请的第一个年休假,之前因为队里人手一直紧张,他很多年没休过假。他说,他的家人在慈溪,那些外地来的同事更需要假期,而他正好可以帮忙顶班。
在同事们眼里,徐鉴华对工作非常认真主动,无论是接处警,还是事故处理、调解,都很有经验。做事认真踏实,有耐心又执着,总能在处理事故时准确抓住要害。
2010年5月,交警大队接到报警,在慈溪南门大街有一个单向事故,一辆路虎车撞到了路旁的隔离栏,反光镜、车身等多处损坏。徐鉴华接警抵达现场后,车主滔滔不绝向他解释自己是如何撞上去的,希望徐鉴华赶紧出事故鉴定报告,他正赶时间。
徐鉴华没有草草了案,而是仔细勘察起了现场。他觉得车辆反光镜处的刮擦痕迹高度与隔离栏不符,存在疑点。后来找到附近视频监控一查,发现路虎车由附近一处地下车库驶出,随后他在车库一处墙体上发现有明显的刮擦痕迹,且高度也与路虎车车身痕迹吻合。此时,车主神情顿时变了,承认是想骗保。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徐鉴华的业务能力是有目共睹的,究其原因,源于他从事公安工作以来一贯秉持的认真负责的行事作风。
1983年,徐鉴华从浙江省人民警察学校毕业,到长河区派出所工作。当时作为潭南乡(现已撤乡)特派员,他主要负责乡里的治安工作。他做事认真、稳重,很快得到当地百姓的认同。现在回想起当年的徐鉴华,当地年长的百姓没有一个不认识他的,也没有一个不说他好的。
“90年代有个涉黑团伙,横行乡里,老百姓都怕他,专案组开展侦查,徐鉴华主动要求加班加点开展工作,当时很多群众有思想包袱,不愿作证,徐鉴华就选择晚上上门做工作。群众相信他,愿意把掌握的事情告诉他,就这样,他在晚上工作收集的证据最多最有力。”当年共事的同事王少军回忆道,徐鉴华就是有一股劲,认定的事就一定要做好。老百姓提起他,都认为他处事认真公正,态度和善,因此都很信服。
三、从不“安分守己”,有大局观甘为后辈分担
在徐鉴华的从警生涯中,总会出现一些让同事感觉温暖却非常细微的事,这些事,他自己从来不说,而一直跟着他的徒弟协警潘科杰则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在潘科杰看来,师傅徐鉴华是一个经验丰富、做事踏实,又很有善心的人。无论何时,只要遇到需要救助的人,徐鉴华总是毫不犹豫伸出援手。2013年7月,两人在国道线巡逻,经过柴弄桥时,发现一起行人与轿车相撞的事故。当时围观群众很多,他俩扒开人群进入事故中心时发现,机动车道上躺着一名老太太和一名六七岁的小女孩。此时老太太已受伤昏迷,小女孩吓得说不出话来。
徐鉴华赶紧拨打了120,被告知运力紧缺,要从较远的医院调车过来。徐鉴华当即决定送两人去医院。后来,小女孩被救活,医生说,再晚一点就迟了。
和徐鉴华朝夕相处,潘科杰也受教颇多。从师父身上,他看到了比职责更多的东西,那就是担当。每回接处警,老徐总要告诉指挥中心,如果有事故发生马上通知他,因为他已在路面,能比其他交警更快到达现场。所以别的民警出一回警就是一趟,他往往是三四趟。去年,他接处警近3000起,快速处理事故1213起,排在中队接警组第二名。
交警大队城区中队食堂每天中午11点半开饭,可徐鉴华总要迟到半小时,甚至1小时才去吃。中队指导员黄惠君很纳闷,忍不住问他,他笑着回答:“队里人手紧张,万一午饭时间有警情,我就能顶上。”他没有午休的习惯,每天午饭后还会去值班室走走,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事情。
为中队着想,为后辈分担,徐鉴华似乎有着一颗永远操不完的心。今年3月,事故处理民警蔡炯接到一起电动自行车撞人逃逸的案件,由于下雨天视线不佳,且现场证据被雨水破坏,破案难度较大。中午12点多,他带目击证人回来做笔录时,正好被徐鉴华碰到,老徐就主动要求帮忙,分工合作,尽快破案。
在事故处理民警们的眼中,徐鉴华每次移交的案件,质量也都很高,不仅现场图非常清晰,而且有需要注意的地方,他都会事先跟他们交代清楚,这样一来,就减轻了他们的压力,提高了办案效率。
四、总爱多管“闲”事,讲原则又有颗暖心
徐鉴华殉职前的一小时,城区中队民警戚岳军仍然记得那个情景:“他匆匆在食堂吃完饭,说晚上有整治行动。那天,他和联合执法的街道干部早已做好准备,还说‘超载工程车不整治,好比在道路上埋了地雷。’”
跟着师父处理事故的潘科杰感受到工作的危险性,徐鉴华看出了他的迟疑,对他说:“我们工作认真一些,路上行人受到的危险就少一分了。”……
在几乎所有熟悉的人当中,大家对徐鉴华的印象就一个字:好。好在哪里?工作认真负责,从不抱怨,做事规范,不擅言辞但随和,有耐心,宽容大气,热心有善心……
在同事杨冬冬看来,感触最深的是他的善心和热心。小杨是城区中队的一名协警,就在今年3月,老徐的一个举动让他感激不已。
原来,小杨的母亲查出患有癌症,需要大笔治疗费,而他的妻子又刚怀孕,正需用钱,这个家庭一时陷入了困境。徐鉴华获悉这一情况后,立即个人拿出一万元现金资助小杨,并发动单位同事捐款,共筹集到8万多元爱心款解了小杨家的燃眉之急。而事后,小杨才知道一万多元是徐鉴华自己给的。因此,徐鉴华在他的心中,就跟父亲一般温暖。中队有100多名协警,两人接触并不多,但他却打心眼里关心着身边的同事。之后,徐鉴华还经常打电话关心小杨,问他家里的情况,钱够不够用。
其实,徐鉴华自家也并不富裕,家里经济全靠他一人。多少年来,他住在拥挤的老小区里,用的还是一款三四百元的手机。
交警大队城区中队206室是徐鉴华以前的办公室,对很多民警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以前,每到午休前,大家都会自动集聚到这个办公室,一起聊天交流工作。有些民警在工作上遇到压力和群众的不理解,就会倒苦水,老徐总是安静地听着,然后慢慢跟大家说要学会控制情绪,多换位思考,这样一来感觉就会好很多。而大家也从徐鉴华平时工作中,也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这个老同志爱岗敬业的态度和甘于奉献的精神。
久而久之,在这个办公室“吐槽”的人也少了,气氛变得更加积极。对大家而言,这个多年来不成文的会议,是交流工作更是谈心的会。
从警30多年,没有惊心动魄的警察故事,只有平凡如初的尽忠职守。徐鉴华,一生踏实勤恳,凡事认真执着,平凡而又高尚。他留给世人的,是满满的思念与敬仰。
来源:浙江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