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武:转业军人无私奉献实现新价值 锤炼本领一心为民赢点赞(图)

发布时间:2018-07-10 21:26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年12月 | 查看:1343次



人物故事:

  脱下军装  仍是那棵最挺拔的松柏  

  最美的转业军人,是有智慧的人,他懂得将个人才干融入岗位中才有价值。转业后,黄云武时刻牢记军人天职,在107国道北改造工程征地拆迁中无私奉献、倾尽全力,从而锤炼出过硬的本领,散发出独特的魅力,谱写出动人的篇章,打赢了转业后第一场重要的战役。 

  最美的转业军人,是有使命的人,他懂得将个人目标融入工作中才有价值。转业后,黄云武始终心系人民群众,在客运枢纽这个平台中锐意进取、求真务实,为百姓办了一件又一件的好事,为职工做了一桩又一桩的实事,在省会矗立起全新的客运窗口,赢得了群众的忠心点赞。 

  最美的转业军人,是有担当的人,他懂得将个人利益融入集体中才有价值。转业后,黄云武深知组织交给的担子有多重,几年来,他以单位为家,以增收为任,以创新为魂,在人生第二次事业舞台上精彩演绎、纵横驰骋,真正践行了一个军人不变的承诺。 

  视奉献为天职,要干就树起口碑 

  2010年,转业到公路处工作的黄云武,被一纸“进军107、奋战107、决胜107”的命令,调到了107北改造工程征地拆迁的前沿阵地。大家都知道,征地拆迁是整个道路改造工程的重点、热点,更是难点。在刚刚接受征地拆迁任务时,黄云武满脑子都是疑惑和迷茫,对于这个烫手的“山芋”,他思想上转不过弯来。后来,局领导找到他,语重心长地说:“作为一名转业干部,你要有所作为。能有机会完成这样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对你是个很好的锻炼啊!”听罢领导的教诲,他陷入了沉思……黄云武想,这是组织给予我莫大的信任,一定用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想大发展,干大事业,铸大成就,这样的人生才能有所建树。 

  现在有句口头禅就是:千难万难,征地拆迁工作最难。为做好工作,黄云武既要敢于坚持原则,又要把沿线单位的利益放在心上,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初,有一家私企,由于参照标准有误,对征地补偿期望值特别高。刚开始,对他的到来不屑一顾,甚至连大门也不让进,并多次放出口风来,达不到补偿标准免谈。为尽快拿下这个“钉子户”,他一方面为之争取最大利益,另一方面又请好友和领导出面助威,大打感情这张牌。去一次不行,去两次;去两次不行,去多次;鞋不怕磨破,嘴不怕说干,他总是不厌其烦与其谈政策、讲利弊,私企老板有时候避而不见,有时候心不在焉,可他却总是耐心等候、笑脸相迎。有一次等到下班都没见到老板的影子,随行年长几岁的同事问他:“小黄,公家的事你是图啥?非要把凳子‘座穿’吗?”他憨憨一笑,说:“我们当过兵的人就有这股傻劲和倔劲,这块硬骨头我必须拿下!”随着多番的较量,政策也日见明朗,铁石心肠的私企老板终于良心发现,很快就签订了征地拆迁协议。 

  城市道路施工,通信管线迁移是前奏。起初,某单位抵触情绪大,把对其它工程的不满强加给107。为求得理解,黄云武带领征地拆迁的同志主动上门,多次与部门协商无果后,又找到了主管局长,谈工程的重要性,谈工期的紧迫性,谈资金的安全性,但该领导还是以资金无法保障为由推拖。万般无奈,他通过多方联系找到了单位“一把手”,刚一见面,这位领导不问青红皂白对他就是一通训斥,说:“哪来的回哪去,你凭什么和我谈,资金有保障吗?什么时间能到位?我们单位损失你能承担吗?”面对这一连串强势反问,这次谈判搞得不欢而散。拖时间就是拖工期,拖时间就是耗资金,黄云武想,坚决不能这样等下去,必须要给这位“一把手”好好“洗洗脑”。为不影响其他工作,他每天晚上找资料,向相关人员请示政策,几天下来,厚厚的笔记已经写满整整一本。当所有准备工作全部到位后,他就像一个胸有成竹的战士,通过三次面谈,就彻底征服了这位“一把手”。在最后一次交谈中,这位领导很欣赏地说“小黄,你这个人诚恳又真挚,是交通行业的一个好兵!”随后,这位领导还破例为通信管线迁移做了安排,顺利吹响了各种管线迁移的冲锋号。 

  征地拆迁工作千头万绪,千难万险,来不得半点懈怠,也容不得半点虚伪。在征地拆迁过程中,黄云武同志响应领导“吃住在指挥部,工作在第一线”的号召,从一开始就将铺盖卷搬到了工地,面对“百姓刁难不好沟通、社情民情复杂尖锐”的现实,他通过“逐村过、逐事听、逐人问”的方法,深入村镇,走进企业,遍访百姓,事必躬亲,仔细摸排,做到了不留死角,详实具体,全面彻底。在拆迁过程中,个别村庄对征地拆迁拒不配合,成了典型的“老大难”。面对这种僵持不下的尴尬局面,他没有打退堂鼓,力求理解和支持。当多次被村主任拒之门外时,他没有灰心,还三次在市政府召开的调度会上为其呼吁。最后,村主任见多年未能解决的问题有了转机,松开了征地拆迁的口子。还有一次,有一家公司擅自将供水公司的管道挖断,造成村庄在建的大棚被淹,损失严重。为求得赔偿,当地村民私自将施工机械全部扣留,机手们群情激奋,双方矛盾一触即发。在得知情况后,他二话没说,立即和同事赶到现场,进行劝和化解,并在第一时间到通信公司进行沟通。最终使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避免了有可能引发的群殴事件。 

  把机遇当挑战,要干就做出成绩 

  2012年,带着组织的厚望与重托,黄云武同志调任枢纽中心担任党委书记、主任,一下子从行政事业单位来到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又担任“一把手”,他的心突然变得忐忑起来。早就听说枢纽中心所属的5个客运站是省会的窗口,承担着394条线路的旅客运输工作,平均每天约有7万余人进出于此。如何搞好这么大的一个单位,履行好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实现客运行业的跨跃与发展,是他人生中迎来的又一次重大考验。一到枢纽中心,他的心就凉了半截:1.2亿的资金包袱、不景气的客运市场、懒散软的职工队伍,让领导和群众都不满意。面对这种局面,他想到的是:困难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开弓没有回头箭,困难再多、压力再大,也得向前冲,这就是军人的性格。 

  来到枢纽中心后,朋友们问黄云武:“你来枢纽这么拼命是为什么?”他笑着说,“枢纽中心有个大包袱,1.2亿啊!我不拼能行吗?”虽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拼命工作早已成为他的一种习惯,因为身边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很严,对工作也从未有过一丝丝懈怠。上任“一把手”后,第一道难题就摆在面前——建设枢纽信息指挥中心6000余万元的资金。表面看,枢纽中心下属的客运站生意红火,但实际收入却与支出呈现反差。因为所有客运站都是贷款建站,需要偿还本金和利息,加上日常的管理与修缮,已经没有银行愿意拨付这么庞大数目的贷款去建设信息指挥中心。黄云武就想:既然银行大路走不通,我们为何不尝试过过独木桥。在做了大量市场调查和分析后,他想到一个好办法,就是融资建设,即将入股的建设资金变为租金,把指挥中心闲置的楼层提早出租出去,从而解决建设资金。这个办法虽好,但要实施起来会有很大困难,会有单位愿意提早投入这么大额的租金吗?黄云武没有犹豫,下定决心要把这件事办成!随后,他托熟人、找关系,把能用的力量全部利用起来,一次次敲开了意向合作单位的大门。有一次,一位老板问他:“你们大楼建设的地方既不是商业区,也不是繁华地,给的租期又短,要的租金却最高,真把我们当傻子了?”对于这样的冷嘲热讽,黄云武也不是听了一次两次了,可他能却愈战愈强。因为他坚信:这家不行,找别家;这家不干,他家干;总有一天,会找到的!就是在这种信念的影响下,就是在这种坚持的努力下,他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为建设中的信息指挥中心找到了合作伙伴,解决了枢纽中心最大的困难。可在这些日子中,谁也没有注意他拖着疲惫身躯偷偷喝下的药水,谁也没有见到他为了跑办资金受尽的白眼,谁也没有经历他为修改合同而渡过的不眠之夜。当最终合同签订的那一瞬间,黄云武觉得一切都值了! 

  “忠诚党,奉献人民”是军人的本色,更是黄云武终生的追求。他总说:“党和人民把这副重担给我,我就要把服务当作最高职责,担当起这份重任,用真诚的奉献和服务,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面对严峻的客运形势,不服输的性格促使黄云武整天琢磨如何把客运事业搞上去,如何在客运事业上做出大文章。经过一番调研,在与枢纽中心党委其他成员研究后,决定在下辖5个客运站深入开展“做文明服务标兵、展公路枢纽风采”主题创建活动。在动员大会上,黄云武掷地有声讲到:“我们代表着省会,代表着窗口,代表着亮点,如何发挥好城市‘名片’ 的作用,让乘客走得舒心、走得安心、走得开心、走得放心,加强优质窗口建设,势在必行!”为搞好这次活动,黄云武身先力行、率先垂范,每天早出晚归,放弃假日休息时间,多次亲自到枢纽所属各站实地调研,督导、检查活动进展情况,并及时召开现场调度会,听取各站主题创建工作专题汇报。特别是春运、国庆和小长假客流高峰期,他亲自带领机关人员盯守一线,有时候下了班,饭也顾不上吃一口……同时,他紧密结合枢纽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利用业余时间,亲自撰写了具有思想性、针对性和趣味性的万余字的党课教材,为推动主题创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精神食粮。活动开展期间,为进一步改善客运站的场站面貌,他在枢纽中心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拿出58万元,对客运站公厕进行了改造,购买了航空座椅,硬化了破损路面。同时,他还积极跑办社会资金百万余元,为客运站安装了彩色LED显示大屏、“讲文明、树新风”展示灯箱和“遵德守礼”系列展牌等,使候车大厅全部亮了起来、美了起来。硬件好了,软件也要跟上。为切实提高客运服务,他提出对全系统综合服务处进行升级改造,并按照“郭娜陆地航空班”的服务标准,在服务台备齐意见箱、募捐箱、急救箱等便民设施,挑选出业务熟、素质高的人员,统一开展培训,统一定制航空服装,细化服务程序,在全系统初步建立起一个具有航空服务标准的全新岗位,成为引领枢纽服务新风尚的带头人。据不完全统计,主题创建活动开展近3年来,以黄云武为班长的党委一班人,带领枢纽系统干部职工,在客运班线不断萎缩的情况下,主业收入增长2.8%;在旅客出行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收到表扬电话、信件和锦旗 606件(起),使主题创建活动在每个客运窗口都结出了累累硕果! 

  用实干谱新篇,要干就闯出名堂 

  近几年,随着动车高铁的开通,公交车的外延和私家车的增多,人们的出行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可这些多样化却给枢纽客运站的生存带来了巨大冲击。据不完全统计,仅10年的时间,枢纽2条客运线路因高铁开通,基本处于瘫痪状态;5条客运线路划归城市公交,造成年损失客流285万人次;同时,全部线路还都因与日俱增的私家车,客流下降了15%左右。如今,表面上依然熙熙攘攘的枢纽客运站,其实早已不复当年红红火火的场面。“是进还是退?是保还是闯?是维持还是创新?是坚守还是拼搏?”这就像是一道道选择题,摆在了黄云武的面前,可他却总是斩钉截铁的说:“来到枢纽中心不是选择题,不埋头苦干,枢纽就不会出成绩;不真刀真枪的实干,枢纽就不会有发展;不找出新思路的真干,枢纽就不会有光明的未来。” 

  “想到就要行动,说到必须做到”。黄云武没有失言,自从他来到枢纽中心,他就把自己定位成一只陀螺,每天都在不停的旋转。如何让枢纽中心生存和发展,这是他思考最多,也是最让他头疼的首要任务。上任之初,事务工作再忙的黄云武都要抽出时间到各客运站走一走,每次他不搞陪同,轻车从简。有时还怕被大家认出来,他要带上墨镜和帽子,别人不理解,笑话他说:“你这官当的,倒像是个地下工作者”,可是黄云武却从不解释。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当黄云武亲自到客运站去调研工作时,他都能一针见血地把存在的问题全部指出来。他说:“刚来到枢纽,我两眼一抹黑,好话倒是听了一箩筐,可问题却没说几个。一个月的时间,我不给你们班子打招呼,却每天都到客运站转转,就是要看看我们客运站真实的状况,看看我们问题到底出在哪,看看我们枢纽今后的路应该怎么走!”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说得在场的客运站班子成员哑口无言。黄云武就是这样一个事必亲躬,身体力行的人,他用自己对工作的态度、对工作的热情和对工作的干劲,深深影响着枢纽人,影响着枢纽的发展。为尽快规范客运管理制度,杜绝跑冒滴漏,做到“颗粒归仓”,他亲自组织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并全程协调、参与、修改了站务管理规定,对涉及站务管理的调整班次、增加站点、变动票价、延长售票及加班收费等内容进行了完善和补充,从根本上消除了发人情车、收人情费、办人情事的现象。为做到开源节流,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在他的主张下,枢纽中心还对给客运站经费的拨付办法进行了调整,明确了经营收入和经费支出的有关要求,制定下发了《经费拨付管理使用规定》,大大压缩了不必要的经费开支,使枢纽中心走上了良性发展之路。起初,有人不理解,有人抹黑他,更甚者说他扣下了职工的福利。清者自清,在一次集中教育会上,黄云武对大家讲道:“枢纽是个大家庭,这么多人,这么大的花销,如果我这个做家长的不看紧点,大家的工资从哪来,办公的经费从哪来,我要对组织的信任负责,要对枢纽的未来负责,更要对枢纽400余人的饭碗负责!”是啊,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现在在枢纽工作了三年的黄云武,已经再也听不到大家的非议,大家都说:“黄主任来枢纽后,踏踏实实为枢纽办正事、办实事、办好事,主业的收入他看得最紧,职工的工资他看得最重,办公的经费他看得最严,真是难得的好领导啊!”自此,“三看主任”的雅号也不胫而走,这也成为实干主任黄云武的代名词。 

  工作理顺了,业务规范了,可黄云武却始终放不下肩上的担子,因为他知道仅仅这些对枢纽中心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转变思路,才有出路”。枢纽中心要健康持续和谐发展,就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努力依托现有的客运市场寻求新的出路。为此,他经过深思熟虑,在征求班子成员意见的基础上,选派精兵强将远赴杭州、沈阳、张家口等地学习先进的客运理念,还多次组织业务人员召开座谈会,想尽一切办法为客运主业增收创收。众所周知,枢纽的许多客运班线涉及到旅游景点很多,黄云武就想,这么好的中短途旅游资源为什么不好好利用起来。为此,他与客运站领导反复沟通协调,组织相关人员去景点和客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在与合作方达成一致意见后,相继在两个个客运站成功开通了旅游直通车,创造了“门对门”、“点到点”的旅游新概念,受到社会广泛赞誉。面对取得的些许成绩,黄云武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将视野投向了远方。心中目标笃定的他,要将“客运旅游”这个概念做大、做强、做好。他想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青睐自助游,选择到目的地以后自主旅游,我们何不为他们担建起这个平台,而此时,他已将目标瞄准了新兴的“旅游集散中心”——这个能为旅客提供旅游服务、信息咨询、票务服务、交通集散、住宿餐饮等多项内容的产业。为促成这项工作,他亲自找领导谈,给有关部门做解释,并对这项工作相关细节和程序一一过目和修改,在他的坚持和努力下,6月19日,旅游集散中心正式在枢纽揭牌运营,标志着枢纽事业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与此同时,他还在其他方面积极拓展业务,特别是小件快递业务,一直在客运站开展的不温不火,要怎么才能突破这个瓶颈,是黄云武考虑的最多的事,而时下物流作一个“朝阳”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什么不把我们小件快递的资源与物流的优势结合起来呢?只要认准的事,就扎扎实实地去做。黄云武积极考察市场,认真走访调查,反复论证推敲,最终选择了一家有实力、有影响、有信誉的物流公司进行合作经营,为小件快递业务拓展了全新的空间,也为困境中的单位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春华秋实、厚积薄发,像这样为枢纽事业实干的事,黄云武还有很多,很多……而在这背后,是他没日没夜地付出的辛劳,是他舍家为公奉献的心血,当妻子生病住院,他顾不上多照顾一天;当女儿毕业找工作,他也没去求人走关系。因为,在他的字典里,没有怨言,只有付出,用他最朴实话语来说,就是:“我来枢纽是干工作的,不能愧对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希望,我要用我的双手,把枢纽建得更加美好!” 

  脱下军装,他仍是那棵最挺拔的松柏!对黄云武来说,他用自已坚定的信念迎接着每次工作的任务和挑战,用自己的言行践行了一名转业干部的承诺和责任,抒写出新时代共 产党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新风采! 

来源:河北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