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07 20:39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年10月 | 查看:2065次
人物故事:
马雪琴,1964年8月出生,住开封市禹王台区官坊办事处铁路社区材料厂东街69号。系92岁抗战老兵张海州四儿媳。多年来,马雪琴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淳朴的爱悉心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日常起居,为公公导尿、清理大便,让这位92岁的抗战老兵在身体状况很差的情况下,仍能“健康”的生活着,仍能与人沟通,仍能讲抗战的故事,她孝老爱亲的故事在当地群众中广泛流传,感动着每一个开封人。
抗战老兵张海州,1925年12月26日出生,1940年1月入伍,在原杞县三十团一营三连服役,火线入党。参加了睢、杞战役、淮海战役。参加过杞县、柘城、毫县、太康、淮阳、扶沟、兰考等战斗、战役。在杞县北马集与日寇展开数日厮杀,最终艰难获胜。为日军无条件投降奠定了坚实基础。1948年6月解放开封期间,国民党飞机对开封进行狂轰滥炸,投掷大量燃烧弹,张海州及连队逐街逐巷和敌人展开激烈巷战,激战数天数夜,张海州因转移群众受伤,在开封养伤至今。返乡后的张海州被安排到原开封地区搬运队工作,1984年退休后一直在家休养。
如今的张海州已是耄耋老翁,患大小便失禁已经两年多了,是儿媳妇马雪琴天天给他导尿和清理大便。说起每天给公公插导尿管、清理大便,50多岁的马雪琴很自然地说:“没有啥,和自己的亲爹一样。俺公公是抗战英雄,俺尊敬他。他原来在睢杞太水东支队30团打鬼子,解放开封时脚踝受伤被送到后方医院养伤,后来没有赶上大部队,到了原开封地区搬运队工作。现在他老了,身体不好,照顾好他是我应尽的职责。”张海州老人常对人讲:“娶来个儿媳妇又多个妞,她又是媳妇又是妞,比亲闺女照顾的还好哩!”
马雪琴丈夫张银生下岗多年,一直在私营企业打工,每天6点多就出门,晚上8点多才回家,照顾老人的重担全部落在马雪琴身上。第一次给公公导尿是在2012年,时年89岁的公公患有前列腺炎,需要经常到医院插管导尿。有一天,天下着大雨,公公的导尿管出了问题,尿排不出来,脸憋得通红,不停地拍打自己的头。在一旁的马雪琴也急得满头大汗。在把公公送到医院导尿后,马雪琴便主动学习插导尿管的方法。“导尿技术学会了,自己在家就可以给公公导尿了,也不用来回奔波了。”马雪琴说。过了三四天,公公需要导尿了,这一次,马雪琴自己在家里要给公公插导尿管,但是公公说什么也不肯。当天正好丈夫张银生在家,也在一旁劝父亲。最后,张海州勉强同意让儿媳妇给他导尿。过了一段时间,马雪琴发现公公喝水比以前少了许多,以为他身体又出什么毛病了。后来才发现,公公是怕喝水多尿就多,给她添麻烦才有意减少喝水的。得知原因后,马雪琴对公公说不要顾虑太多,要多喝水。
人老病就多,解决了导尿问题,大便失禁问题又来了。公公的肛门严重萎缩,已经失去了伸缩性,大便随时会流出来。一天上午,马雪琴买菜回来,发现公公的导尿管脱落,床上还有大便,赶紧给公公清理。这时,公公张海州像个孩子一样哭了起来,马雪琴劝了半天,公公才露出了笑容。现在,马雪琴每天要给公公导一次尿,两天清理一次大便。早上起来,马雪琴都会给公公洗脸擦身子,然后买菜做饭,晚上还要给公公洗澡。马雪琴的每一天都是这样度过的,平凡又简单。
马雪琴说,丈夫有心脏病,不能熬夜,自己便把照顾公公的事全部包下来。公公患有大脑萎缩症,有一次犯病,躺在床上不停地拍打,整夜不睡觉。为了照顾公公,她就打个地铺,直到半个月后公公的病情好转能够正常入睡,她才搬回自己屋。马雪琴的大姑姐说:“这几年她一直在天津为女儿看孩子,只有寒暑假才回开封住几天,照顾父亲的重担全是弟妹一个人承担,他们姐弟几个都十分感动,每次来看望爸爸,爸爸都会拉着他们的手一直说儿媳妇好。”
马雪琴娘家在曹门居住,兄妹6个,她是最小的。在娘家时,她也没有干过什么活,1987年和丈夫结婚后,先是照顾孩子,后来孩子长大了,婆婆又生病了。照顾婆婆一年多,2005年,婆婆在她的怀中去世。现在女儿也出嫁了,自己每天陪伴着公公,最大的任务就是让老公爹这位曾经保家卫国的抗战老兵安度晚年。
来源:河南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