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伦:基层干部34年心系群众冷暖 用生命诠释为民情怀(图)

发布时间:2018-07-07 10:29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年10月 | 查看:1290次



人物故事:

  孙明伦,男,1957年7月7日生,中共党员,生前系凤台县钱庙乡长郢村民兵营长。2015年6月下旬,淮南市遭遇50年来最强降雨,该市下辖的长郢村一处圩堤突发渗漏险情,堤内800亩水稻即将不保。危急关头,年近花甲的民兵营长孙明伦挺身而出,带领突击队员奋战10多个小时堵住漏洞。第二天,他带领大家手提肩扛运回上千斤的水泵电机,然后又跳到齐腰深的泥水中安装调试。历经4天4夜苦战,稻田终于保住,而孙明伦却因极度疲劳诱发心脏病,不幸倒在排涝站。

  2015年6月末,淮南市已连续降雨一个星期,气象台几乎每天都在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大暴雨天气造成淮南市农田和采煤沉陷区大面积被淹,局部地区积水深度达1米左右。

  6月29日零晨,大雨又一次滂沱而至。躺在床上的孙明伦辗转反侧,因为他心里放不下港河湾里的800亩水田。天还没亮,彻夜未眠的孙明伦便要起床去查看汛情。临走时,老伴刘继敏心疼地埋怨他不顾身体。原来从2015年5月20日开始,作为民兵营长和巡逻队队长的孙明伦一直坚守在秸秆禁烧工作一线。四十多天时间里,他带领队员们24小时巡逻,足迹踏遍全村每个角落,吃住在田间的临时帐篷里。队员们可以轮换值班,可他始终坚守一线,饿了吃方便面,渴了喝凉水,困了就在地头临时帐篷内打个盹。毕竟是年近六旬的老人,身体已经严重透支。用妻子的话说,“他把整个人都献给村里了”。

  孙明伦冒着大雨,踏着泥泞来到港河湾,他看到圩堤节制闸出现渗漏,洪水源源不断地涌向堤内,已经漫过了秧苗,800亩秧苗岌岌可危。危急时刻,孙明伦立刻通知村里的十多名党员干部和民兵,组成一支突击队冲了上去。孙明伦建议一方面开机排涝,一方面挖土堵漏。然而,当合上电闸时,排涝站电机没有任何反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明刚立即向乡里汇报,随即赶往县里调运电机。风雨中,年近六旬的孙明伦带着大伙挖土装袋,一次次扛起百十斤重的土袋跳入水中,奋力堵漏。经过十多个小时的奋战,漏洞终于被堵上。

  6月30日晚8时许,重达上千斤的电机几经周折被运到离排灌站1000多米处,无法用车辆运输了。孙明伦带着村里的党员干部手抬肩扛,硬是把电机搬到排涝泵房,此时已是夜里12点。安装电机和装卸水泵是技术活,作为兼职排涝站管理员的孙明伦身先士卒,先是校准电机位置,后又跳到齐腰深的沟里安装水泵……他一直忙到7月1日早上8点。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7月1日早上,大伙纷纷赶回家吃顿热饭。孙明伦只是匆匆跑回家换身衣服后便又返回排涝站,独自一人与电机、抽水泵为伴……老伴刘继敏劝他在家休息一天,可他说的还是那句话,“我是一名共产党员、退伍军人,我应该带头去!”可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一去,竟是永别。7月2日凌晨2点,刘继敏手机里传来老伴刘明伦微弱的声音:“快送药来,我心里好难受……”刘继敏知道孙明伦的病犯了,马上找到药丸,深一脚浅一脚地奔向排涝站。当她赶到时,面色苍白的孙明伦已经停止了呼吸,紧闭的双唇再也塞不进药丸。

  1981年,孙明伦惜别六年半的军营,光荣退伍返乡,并于次年担任长郢村民兵营长一职,一干就是34年。他是个十里八村群众公认的“热心肠”。不管是谁,不管多难办的事,只要张嘴,他都是有求必应,而且从来不收别人任何酬谢。这几年前前后后有十几位在外务工的村民委托孙明伦全权帮助在家乡翻建新房。孙明伦每次都会像给自己家建房一样认真负责,从不收一分钱报酬。午收期间,他组织起民兵午收队,抽空帮没有劳动力的困难户收割小麦,而自家的小麦他却无暇问津。

进入网友互动

来源:安徽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